一种复配姜黄素油悬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103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配姜黄素油悬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复配添加剂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包括:S1、制备天然低共熔溶剂;S2、以豌豆分离蛋白和葡萄糖为原料,在S1所述天然低共熔溶剂体系下基于美拉德反应制备了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S3、以S2所述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与姜黄素醇溶液混合搅拌制备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配姜黄素油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复配添加剂
,具体涉及一种复配姜黄素油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姜黄素是从姜科、天南星科中的一些植物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化学成分,是植物界很稀少的具有二酮的色素,为二酮类化合物。医学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炎、利胆、抗氧化等作用。姜黄素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天然食用色素之一,是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以及多国准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姜黄素还存在一定缺陷,如溶解度不高、稳定性差、吸收率低,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其在食品和药品领域中的应用。此外,根据GB 2760

2014规定,姜黄素不能作为添加剂直接应用于食用油中。为了解决上述的应用瓶颈问题,本专利技术根据GB 26687

2011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将姜黄素负载于蛋白纳米颗粒,并与单甘脂添加到核桃油中,物理混均,制备一种姜黄素油悬液,将其作为一种复配姜黄素添加剂应用于食品体系。
[0003]中国专利CN115176989A公开了一种透明姜黄素油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专利技术所述的姜黄素油溶液,需添加姜黄素结晶抑制剂和姜黄素稳定剂,且需真空乳化溶解步骤,其制备方法所需配料及设备较为复杂,其在应用中的食品安全性与稳定性有待商榷;同时该专利技术并未报道相关“分散性”与“稳定性”的验证数据,仅文字表述所制备溶液的“均一性”,故其应用于食品体系中的品质变化有待考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姜黄素溶解性,耐光性、耐热性等理化特性较差,极大限制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体系中的应用。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6687

2011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定义可知,复配食品添加剂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品种的食品添加剂,经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物理混均后,应用于食品体系中。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配姜黄素油悬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天然低共熔溶剂的制备:氯化胆碱与葡萄糖混合搅拌,加热反应,得到均匀透明的溶液;
[0007]S2、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的制备:称取S1制得所述均匀透明的溶液、水和天然豌豆分离蛋白混合均匀,加热反应,冷却后离心,将离心后的沉淀透析,之后冷冻干燥得到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
[0008]S3、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

姜黄素纳米颗粒的制备:称取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加入PBS溶液,搅拌,制得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溶液,再配制的姜黄素乙醇溶液,然后将姜黄素乙醇溶液添加到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溶液中,搅拌之后离心,取上清液,冻干,得到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

姜黄素纳米颗粒;
[0009]S4、复配姜黄素油悬液的制备:称取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

姜黄素纳米颗粒和单甘
脂,加入到油中,物理剪切使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

姜黄素纳米颗粒和单甘脂均匀溶解在油中,得到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

姜黄素纳米颗粒制备的姜黄素油悬液。
[0010]进一步的,S1中所述的氯化胆碱与葡萄糖的摩尔比为(0.5

1.5):1,具体可选为1:1。
[0011]进一步的,S1中所述的加热反应为在85

95℃下加热3

5小时,具体可选为在85℃下加热4小时。
[0012]进一步的,S2中所述的均匀透明的溶液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4

6)g:2mL,具体可选为5g:2mL。
[0013]进一步的,S2中所述的均匀透明的溶液和天然豌豆分离蛋白的质量比为(4

6):0.25,具体可选为5:0.25。
[0014]进一步的,S2中所述的加热反应为在75

85℃下加热1

3小时,具体可选为在80℃下加热2h。
[0015]进一步的,S2中所述的离心操作为以8000

10000g(g表示相对离心力,即重力加速度)离心20

40min。
[0016]进一步的,S2中所述透析是使用MD44,3.5kDa的透析袋。
[0017]进一步的,S3中所述PBS溶液浓度为0.01M,pH为7.0。
[0018]进一步的,S3中所述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样品和PBS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0.4

0.6)g:100mL,具体可选为0.5g:100mL。
[0019]进一步的,S3中所述姜黄素乙醇溶液的浓度为4

6mg/mL,具体可选为5mg/mL。
[0020]进一步的,S3中所述姜黄素乙醇溶液和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溶液的体积比为1:45

55,具体可选为1:49。
[0021]进一步的,S3中的离心操作为以8000

10000g(g表示相对离心力,即重力加速度)离心15

20min。
[0022]进一步的,S3中的姜黄素乙醇溶液和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溶液搅拌为避光搅拌,搅拌时间为6~10h。
[0023]进一步的,S4中复配姜黄素油悬液的制备中所述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

姜黄素纳米颗粒和单甘脂的质量比为0.5:(0.3~0.1),具体可选为0.5:0.2。
[0024]进一步的,S4中复配姜黄素油悬液的制备中所述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

姜黄素纳米颗粒和核桃油的质量比为0.5:(95~105),具体可选为0.5:99.3。
[0025]进一步的,S4中复配姜黄素油悬液的制备中所述的油为食用油,食用油具体可选为核桃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椰子油、棕榈油。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配姜黄素油悬液。
[0027]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复配姜黄素油悬液可以应用于食品添加剂领域。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9](1)本专利技术基于天然低共熔体系糖基化修饰天然豌豆分离蛋白,再经过自组装行为负载姜黄素,制备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

姜黄素纳米颗粒,相比于天然豌豆分离蛋白

姜黄素纳米颗粒,糖基化酵母蛋白

姜黄素纳米颗粒因葡萄糖提供的空间排斥作用,使得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与姜黄素之间具有更高的结合力,纳米颗粒具有更均匀的颗粒尺寸,进而赋予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

姜黄素纳米颗粒良好的分散性。
[0030](2)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

姜黄素纳米颗粒粒径更小,增大了其在油脂中的接触表面积分散更均匀,可有效抑制蛋白质在姜黄素油悬液中的沉降聚集,进而促进姜黄素与体系中自由基的相互作用,即基于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

姜黄素纳米颗粒制备的复配姜黄素油悬液可有效减缓其在加速氧化贮藏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配姜黄素油悬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天然低共熔溶剂的制备:氯化胆碱与葡萄糖混合搅拌,加热反应,得到均匀透明的溶液;S2、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的制备:均匀混合S1所述均匀透明的溶液、水和天然豌豆分离蛋白,加热反应,冷却后离心,将离心后的沉淀透析,之后冷冻干燥得到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S3、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

姜黄素纳米颗粒的制备:称取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加入PBS溶液,搅拌,制得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溶液,再配制的姜黄素乙醇溶液,然后将姜黄素乙醇溶液添加到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溶液中,搅拌之后离心,取上清液,冻干,得到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

姜黄素纳米颗粒;S4、复配姜黄素油悬液的制备:称取步骤S3制得的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

姜黄素纳米颗粒和单甘脂,加入到油中,物理剪切使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

姜黄素纳米颗粒和单甘脂均匀溶解在油中,得到糖基化豌豆分离蛋白

姜黄素纳米颗粒制备的姜黄素油悬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的氯化胆碱与葡萄糖的摩尔比为(0.5

1.5):1;S1中所述的加热反应为在85

95℃下加热3

5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的均匀透明的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亮徐航谭智峰邵振文姜鹏飞周大勇朱蓓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