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式水生动物放流滑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88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渔业设备领域。一种伸缩式水生动物放流滑道,包括滑道本体,滑道本体为伸缩滑道,滑道本体包括滑动连接的子导向槽,子导向槽的断面呈开口朝上的U形,子导向槽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有的子导向槽中位于顶部的子导向槽连接有用于固定在流放船的围栏上的挂架;所有的子导向槽中位于顶部的子导向槽连接有一置物台;置物台与挂架上下设置;还包括一缓冲板,缓冲板与所有子导向槽中位于最下方的子导向槽的底板相连,缓冲板呈弧形;还包括可伸缩支撑脚,可伸缩支撑脚的顶部与滑道本体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挂架以及可伸缩支撑脚,实现安装在放流船上。实现安装在放流船上。实现安装在放流船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伸缩式水生动物放流滑道


[0001]本技术涉及渔业设备领域,具体是流放滑道。

技术介绍

[0002]放流方式是影响增殖放流效果的关键因素,对流放生物的死亡率和流散率具有重要影响。
[0003]目前,渔业增殖放流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海面直接放流,放流装置放流和人工潜水放流。海面直接流放方式工作量小、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但该方式对流放生物的物理伤害大,不仅无法达到增殖放流预期的效果,还造成了苗种大量死亡,形成资源浪费。而人工潜水放流能够达到较好的增殖放流效果,但该方式工作量大,成果过高,难以普及大部分水生生物。
[0004]因此,基于工作量、成本核算、物理伤害等方面的考虑,目前多采用安置放流装置于放流船上进行放流。由于各地放流船只规格、放流水域情况、放流物种等存在差异,单一的固定放流装置难以满足多样化放流需求。
[0005]因此,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放流装置,减缓放流时对苗种产生的冲击力,提高增殖放流成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伸缩式水生动物放流滑道,以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伸缩式水生动物放流滑道,包括滑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本体为伸缩滑道,所述滑道本体包括滑动连接的子导向槽,所述子导向槽的断面呈开口朝上的U形,所述子导向槽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
[0008]所有的子导向槽中位于顶部的子导向槽连接有用于固定在流放船的围栏上的挂架;
[0009]所有的子导向槽中位于顶部的子导向槽连接有一置物台;
[0010]所述置物台与所述挂架上下设置;
[0011]还包括一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所有子导向槽中位于最下方的子导向槽的底板相连,所述缓冲板呈弧形;
[0012]还包括可伸缩支撑脚,所述可伸缩支撑脚的顶部与所述滑道本体相连。
[0013]本技术通过挂架以及可伸缩支撑脚,实现安装在放流船上。通过可伸缩支撑脚的长度调节,便于实现滑道本体倾斜角度的调节。通过伸缩滑道的长度调整,便于实现尽可能贴近水面(<20厘米)。通过缓冲板,便于实现放流至水面的过渡缓冲。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缓冲板是漂浮板。能到漂浮在水面上,减慢苗种下滑速度、缩短与水面的距离,进一步降低苗种与水面的冲击力,减少放流时对苗种的损伤。
[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漂浮板与位于最下方的子导向槽滑动连接。
[0016]便于漂浮板根据液位的变化,漂浮板上下浮动。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缓冲板是充气板,所述充气板的底部设有充气嘴。
[00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可伸缩支撑脚包括至少两个顺序连接的H架,相邻的H架滑动连接,且相邻的H架通过锁止机构可拆卸连接。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支撑脚和滑道均具有伸缩功能,适用于放流渔船上使用,可控制放流时滑道与水平面的角度以及滑道长度,使滑道能最大程度贴近水面,减少放流苗种损伤,提高了放流苗种的生存率。
[0021]本装置适用于多种水生生物的增殖放流,具有广泛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另一视角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1为滑道本体,2为置物台,3为挂架,4为可伸缩支撑脚,5为缓冲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6]参见图1至图2,具体实施例1:一种伸缩式水生动物放流滑道,包括滑道本体1,滑道本体1为伸缩滑道,滑道本体1包括滑动连接的子导向槽,子导向槽的断面呈开口朝上的U形,子导向槽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有的子导向槽中位于顶部的子导向槽连接有用于固定在流放船的围栏上的挂架3;所有的子导向槽中位于顶部的子导向槽连接有一置物台2;置物台2与挂架3上下设置;还包括一缓冲板5,缓冲板5与所有子导向槽中位于最下方的子导向槽的底板相连,缓冲板5呈弧形。还包括可伸缩支撑脚4,可伸缩支撑脚4的顶部与滑道本体1相连。本技术通过挂架3以及可伸缩支撑脚4,实现安装在放流船上。通过可伸缩支撑脚4的长度调节,便于实现滑道本体1倾斜角度的调节。通过伸缩滑道的长度调整,便于实现尽可能贴近水面(<20厘米)。通过缓冲板5,便于实现放流至水面的过渡缓冲。可伸缩支撑脚与滑道本体相连构成锐角。可伸缩支撑脚从左至右倾斜向上。
[0027]相邻的子导向槽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更换子导向槽的个数调节滑道的长度。也可以通过子导向槽的相对滑动伸缩的调节实现滑道长度的调节。子导向槽的槽口的两侧可以通过连接杆相连。提高强度。子导向槽的槽口连接有框架。置物台2与挂架3分别与框架相连。
[0028]缓冲板是向上突出的弧形结构。便于实现缓冲。缓冲板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导流部以及第二导流部,第一导流部与滑道本体的导流方向构成小于180
°
的夹角。缓冲板上设有条状突起。进一步实现缓冲。滑道本体的导流方向为从左至右倾斜向下。条状突起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缓冲板可以与位于最下方的子导向槽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
[0029]缓冲板5是漂浮板。能到漂浮在水面上,减慢苗种下滑速度、缩短与水面的距离,进一步降低苗种与水面的冲击力,减少放流时对苗种的损伤。漂浮板与位于最下方的子导向槽滑动连接。便于漂浮板根据液位的变化,漂浮板上下浮动。位于最下方的子导向槽的下侧设有滑轨。漂浮板的顶部上设有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缓冲板5是充气板,充气板的底部
设有充气嘴。
[0030]可伸缩支撑脚4包括至少两个顺序连接的H架,相邻的H架滑动连接,且相邻的H架通过锁止机构可拆卸连接。锁止机构可以是锁紧螺钉,锁紧螺钉穿过一个H架后与另一个H架相抵。H架包括并排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通过连接杆相连。相邻的H架的支撑杆滑动连接。
[0031]本装置使用前,根据放流船规格,将挂架置于放流船体边缘围栏处适宜位置固定,通过改变可伸缩支撑脚的长度,使滑道倾斜角度的调整,滑道本体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50度。通过滑道本体长度的调整,尽可能贴近水面(<20厘米)。
[0032]在放流过程中,船只缓慢移动,放流人员将装有放流苗种的放流袋或放流桶搁置在置物平台上,随后将袋或桶倾斜,使得放流苗种从滑道上端缓慢放下,以避免集中放流。
[0033]具体实施例2,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有子导向槽的最上方的子导向槽的顶部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条状出水口,条状出水口的出水方向朝向子导向槽的底板。进而减少放流时苗种与滑道之间的摩擦力。排水管通过水泵连接供水机构。供水机构可以是伸入水中的水管。
[0034]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式水生动物放流滑道,包括滑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本体为伸缩滑道,所述滑道本体包括滑动连接的子导向槽,所述子导向槽的断面呈开口朝上的U形,所述子导向槽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有的子导向槽中位于顶部的子导向槽连接有用于固定在流放船的围栏上的挂架;所有的子导向槽中位于顶部的子导向槽连接有一置物台;所述置物台与所述挂架上下设置;还包括一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所有子导向槽中位于最下方的子导向槽的底板相连,所述缓冲板呈弧形;还包括可伸缩支撑脚,所述可伸缩支撑脚的顶部与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广朋赵峰张涛黄晓荣宋超杨刚耿智王思凯张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