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吸剪线结构及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803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吸剪线结构及缝纫机。该侧吸剪线结构,包括针板、压脚、侧板以及切刀组件,压脚与针板平行布置,且能够靠近或远离针板,侧板与针板侧面贴合且与针板相对固定;侧板贯通开设有吸线口,侧板远离针板的一侧固设有吸风管,吸风管的进风口与吸线口对应,切刀组件至少部分位于吸风管内,以切断进入吸线口内的线辫;压脚的前端面与吸线口后端内壁之间的间距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吸剪线结构及缝纫机


[0001]本技术涉及缝纫机相关
,特别是涉及侧吸剪线结构及缝纫机。

技术介绍

[0002]缝纫完毕后,缝纫机在无缝料的情况下继续缝纫动作,针线自连会形成成串的线辫,需要对线辫进行剪线处理;
[0003]目前侧吸剪线在包缝机的线辫处理中存在较为广泛的应用,现有包缝机的侧吸剪线,大多通过压脚上吹气垫块的吹气作用,将面料的线辫吹进侧吸剪线刀的吸风口中进行剪线;
[0004]但是,此类侧吸剪线方式下,由于开始剪线时线辫长度较长,吹入吸风口后线辫剪线位置容易发生偏差,从而使得剪线后与面料相连的线辫仍然较长;此外,吹气垫块的吹气作用也容易将面料吹入吸风口内导致砍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侧吸剪线方式下,容易出现剪线后线辫长、面料砍布等问题,提供一种剪线后线辫较短且不易发生面料砍布的侧吸剪线结构及缝纫机。
[0006]本申请首先提供一种侧吸剪线结构,包括针板、压脚、侧板以及切刀组件,所述压脚与所述针板平行布置,且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针板,所述侧板与所述针板侧面贴合且与所述针板相对固定;所述侧板贯通开设有吸线口,所述侧板远离所述针板的一侧固设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的进风口与所述吸线口对应,所述切刀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吸风管内,以切断进入所述吸线口内的线辫;所述压脚的前端面与所述吸线口后端内壁之间的间距在
±
5mm之内。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脚的前端面与所述吸线口后端内壁齐平设置。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风管的吸力为0.3Mpa~0.5Mpa。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风管的吸力为0.4Mpa。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线口包括呈矩形的吸线开口以及呈三角形的切线开口,所述切线开口位于所述吸线开口前侧且与所述吸线开口连通;所述吸线开口沿送布方向的长度为10mm。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线口包括呈矩形的吸线开口以及呈三角形的切线开口,所述切线开口位于所述吸线开口前侧且与所述吸线开口连通。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线开口呈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直角边与所述吸线开口连通,另一个直角边与所述吸线开口远离所述针板一侧的内壁齐平,斜边位于靠近所述针板一侧。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线开口的斜边内壁与所述吸线开口的前端内壁之间具有互相的导向段。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刀组件包括定刀以及动刀,所述定刀相对所述侧板
固定且与所述侧板贴合,所述定刀的刀刃与所述切线开口靠近所述针板侧的内壁对应,所述动刀与所述定刀贴合且能够相对所述定刀活动。
[0015]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缝纫机,包括上述的侧吸剪线结构。
[0016]上述侧吸剪线结构,通过限制压脚的前端面与吸线口后端内壁之间的间距在
±
5mm之内,以使得后剪线后面料残留的线辫相对较短且线辫的吸入成功率相对较高,此外,在前、后剪线过程中,不易发生因面料被误吸入吸线口内而导致砍布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申请的侧吸剪线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A处在后剪线状态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A处在前剪线状态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2中隐藏吸风管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00、线辫;200、面料;10、针板;20、压脚;30、侧板;31、吸线口;311、吸线开口;312、切线开口;313、导向段;40、切刀组件;41、定刀;42、动刀;50、吸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1]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侧吸剪线的后剪线过程时,为保证线辫松弛且能够被吸风口吸入,缝纫机需要空缝一段拉长线辫,通常需要空缝至面料的后端离开吸风口,此时线辫一端与布料连接,另一端与针脚连接且被压脚压紧固定;通过吹气垫块将线辫吹入吸风口并剪断,以完成后剪线。...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吸剪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板(10)、压脚(20)、侧板(30)以及切刀组件(40),所述压脚(20)与所述针板(10)平行布置,且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针板(10),所述侧板(30)安装于所述针板(10)靠近所述切刀组件(40)的一侧;所述侧板(30)贯通开设有吸线口(31),所述侧板(30)远离所述针板(10)的一侧固设有吸风管(50),所述吸风管(50)的进风口与所述吸线口(31)对应,所述切刀组件(4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吸风管(50)内,以切断进入所述吸线口(31)内的线辫(100);所述压脚(20)的前端面与所述吸线口(31)后端内壁之间的间距在
±
5mm之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吸剪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20)的前端面与所述吸线口(31)后端内壁齐平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吸剪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管(50)的吸力为0.3Mpa~0.5Mp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吸剪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管(50)的吸力为0.4Mpa。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吸剪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线口(31)包括呈矩形的吸线开口(311)以及呈三角形的切线开口(312),所述切线开口(312)位于所述吸线开口(311)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峰符志诚金琳徐孝磊
申请(专利权)人: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