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79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混料设备包括混料箱体和喷气装置。混料箱体的混料腔内设置有用于混合物料的搅拌装置。喷气装置的出气口朝向混料腔的侧壁,可以将混料过程中的粘壁料吹离混料腔内壁,提高物料的混匀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混料装备可通过喷气装置向混料腔内引入具有一定压强的喷吹气流,将粘壁料吹离内壁,并进入主体物料中,避免了因在混料过程中产生较严重粘壁料,进而导致的物料成分偏离设计值的问题,同时避免了人工手动清理粘壁料可能带来杂质的影响以及不同批次混合物料之间的干扰,提高了物料的混合均匀性和混合效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成本较低。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料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物料搅拌装置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混料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比能量、高倍率性能、长循环寿命等特点,目前主流的正极材料有钴酸锂、磷酸铁锂、镍锰钴酸锂等材料,这些材料的合成工艺主要包括混料、烧结和破碎,其中混料工艺在实际生产中为使用混料机将原料混合均匀,以在烧结工序中达到反应均匀的目的,混料工艺是制备高性能正极材料的关键工序之一。随正极材料使用电压的逐渐升高,正极材料制备的每个环节对最终性能影响逐渐变大,正极材料的混合均匀性对高电压正极材料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0003]如图1和图2所示,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混料机的结构包括电控系统、进料系统2,出料系统5和搅拌系统,作为混料动力源的搅拌系统包括设置于混料机底部的搅拌桨4,搅拌桨4起到搅拌和上扬物料的效果,搅拌桨4由驱动电机1驱动;部分混料机的搅拌系统还包括设置于侧壁上的小飞刀3,小飞刀3起到剪切被上扬物料的效果。搅拌桨4和小飞刀3通过机械混合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基体和添加剂的宏观均匀混合。
[0004]由于常规的混料工艺中,搅拌桨的转速范围为800rpm

1600rpm,高速转动的桨叶与物料摩擦后会产生高温,使得物料水分因高温蒸发,部分水分在上升过程中与混料机上部的低温壁处接触,凝结成液态;底部物料在搅拌桨的高速转动下被高速扬起,被扬起的物料与混料机内腔壁接触时接近相对静止,与液态水接触后部分物料会粘结在混料机内腔上部壁上成为粘壁料。
[0005]粘壁料的主要部分为未混合均匀的物料,其物质成分与主体物料有差异,会导致主体物料成分与设计目标有差异;同时由于不同批次物料在混料过程中会与粘壁料部分交换,从而导致每个批次的混合料成分有一定区别。
[0006]因此,如何减少物料在混料过程中的粘壁,以提高物料的混匀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料设备,以减少物料在混料过程中的粘壁,提高物料的混匀度。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混料设备,包括:
[0010]混料箱体,所述混料箱体的混料腔内设置有用于混合物料的搅拌装置;
[0011]喷气装置,所述喷气装置的出气口朝向所述混料腔的侧壁,用于通过喷吹气流将粘壁料与所述混料腔的侧壁实现分离。
[0012]优选地,在上述的混料设备中,所述喷气装置包括:
[0013]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气源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混料箱体并伸入所述混
料腔内;
[0014]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为与所述进气管连通的多根,所述出气管远离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为所述出气口。
[0015]优选地,在上述的混料设备中,所述出气管以所述进气管为圆心,周向均匀布置。
[0016]优选地,在上述的混料设备中,所述出气管的数量为6根~12根,长度为所述混料腔内径的35%~45%,内径为1cm~5cm,所述气源提供的气体的压强为150KPa~240KPa。
[0017]优选地,在上述的混料设备中,所述出气管设置于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为环状。
[0018]优选地,在上述的混料设备中,所述固定支架的半径为所述出气管长度的50%~80%。
[0019]优选地,在上述的混料设备中,所述进气管设置于升降装置上,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出气口沿所述混料箱体的高度方向进行升降动作,以在所述搅拌装置的混料间隙带动所述出气口下降到所述混料箱体的中上部并吹动粘壁料。
[0020]优选地,在上述的混料设备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
[0021]第一搅拌桨,设置于所述混料腔的底部;
[0022]第二搅拌桨,设置于所述混料腔的侧壁。
[0023]优选地,在上述的混料设备中,所述混料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用于进料的进料口,所述混料箱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卸料的出料口。
[0024]优选地,在上述的混料设备中,所述混料箱体上开设有用于排气的排气口。
[0025]本技术提供的混料设备包括混料箱体和喷气装置。混料箱体的混料腔内设置有用于混合物料的搅拌装置。喷气装置的出气口朝向混料腔的侧壁,可以将混料过程中的粘壁料吹离混料腔内壁,提高物料的混匀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混料装备可通过喷气装置向混料腔内引入具有一定压强的喷吹气流,将粘壁料吹离内壁,并进入主体物料中,避免了因在混料过程中产生较严重粘壁料,进而导致的物料成分偏离设计值的问题,同时避免了人工手动清理粘壁料可能带来杂质的影响以及不同批次混合物料之间的干扰,提高了物料的混合均匀性和混合效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现有的混料机的主视图;
[0028]图2为现有的混料机的俯视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混料设备的主视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混料设备的俯视图;
[003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喷气装置的主视图;
[003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喷气装置的俯视图。
[0033]其中,1为驱动电机,2为进料系统,3为小飞刀,4为搅拌桨,5为出料系统;
[0034]100为混料箱体,110为进料口,120为出料口,130为排气口,200为第一搅拌浆,210为第二搅拌桨,300为驱动电机,400为喷气装置,410为进气管,420为出气管,430为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5]本技术的核心在于公开一种混料设备,以减少物料在混料过程中的粘壁,提高物料的混匀度。
[0036]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0037]结合图3~图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混料设备包括混料箱体100和喷气装置400。混料箱体100的混料腔内设置有用于混合物料的搅拌装置。喷气装置400的出气口朝向混料腔的侧壁,可以将混料过程中的粘壁料吹离混料腔内壁,提高物料的混匀度,同时避免了不同批次混合物料之间的干扰。
[003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混料装备可通过喷气装置400向混料腔内引入具有一定压强的喷吹气流,将粘壁料吹离内壁,并进入主体物料中,避免了因在混料过程中产生较严重粘壁料,进而导致的物料成分偏离设计值的问题,同时避免了人工手动清理粘壁料可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箱体(100),所述混料箱体(100)的混料腔内设置有用于混合物料的搅拌装置;喷气装置(400),所述喷气装置(400)的出气口朝向所述混料腔的侧壁,用于通过喷吹气流将粘壁料与所述混料腔的侧壁实现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装置(400)包括:进气管(410),所述进气管(410)的一端与气源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混料箱体(100)并伸入所述混料腔内;出气管(420),所述出气管(420)为与所述进气管(410)连通的多根,所述出气管(420)远离所述进气管(410)的一端为所述出气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420)以所述进气管(410)为圆心,周向均匀布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420)的数量为6根~12根,长度为所述混料腔内径的35%~45%,内径为1cm~5cm,所述气源提供的气体的压强为150KPa~240KPa。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建王康翟建勇王欣全封锡胜吴孟涛陈要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