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线轧机压下辊缝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072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线轧机压下辊缝调节装置,涉及高线轧机压下辊缝调节装置技术领域,该调节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需要人员加热除锈添加干油脂,不能根本解决锈死问题,操作复杂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调节装置包括上连接法兰和下连接法兰、固定连接在上连接法兰下端的上接手、固定连接在下连接法兰上端的下接手;其中,上连接法兰上开设有第一通槽,上接手上开设有与第一通槽上下对齐的第二通槽,该调节装置利用上连接法兰、下连接法兰、上连接轴和下连接轴的配合使用,实现同步调整,且上连接法兰可拆卸,可以单独调节辊缝上下压下,可以避免拨叉手动分离方式卡死无法脱开分离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锈死问题,单人即可操作。单人即可操作。单人即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线轧机压下辊缝调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线轧机压下辊缝调节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高线轧机压下辊缝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线轧机压下辊缝调节装置由于原设计的是拨叉手动分离方式,当上压下进出跟下压下进出时候不同步不同行程距离需要在使用中拨叉脱离调整同步后再使用。
[0003]现在出现的状况是由于长期生产水淋在连接杆上,连接杆锈死,需要人员加热除锈添加干油脂,活动接手设计是轴键连接,接手上下滑动脱离,导致卡死无法脱开分离使用,在更换压下时候,连接轴和齿接手拆除后有些能经过加热除锈加干油脂后还能使用,费事费力,但是不能根本解决锈死问题,严重的只能报废处理,每次操作压下辊缝调节装置需要2人,一人推动装置,一人校对拨叉,操作人员多,成本增加。
[0004]因此,针对上述容易锈死和调整不方便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调节装置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线轧机压下辊缝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需要人员加热除锈添加干油脂,不能根本解决锈死问题,操作复杂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高线轧机压下辊缝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包括上连接法兰和下连接法兰、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连接法兰下端的上接手、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连接法兰上端的下接手;其中,所述上连接法兰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上接手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上下对齐的第二通槽,所述下连接法兰上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下接手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通槽上下对齐的第四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内插接有上连接轴,所述第四通槽内插接有下连接轴,所述上连接轴下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下连接轴下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轴承内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螺纹套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转动轴外侧安装有圆环,所述下连接轴上端开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导向孔,所述上连接轴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导向孔相对应的导向柱,所述上连接法兰上开设有环形等距分布的第一安装孔,所述下连接法兰上开设有环形等距分布的第二安装孔。
[0009]使用本技术方案的调节装置时,上连接轴插入下接手下端的第二通槽内,下连接轴插入下接手上端的第四通槽内,转动圆环,圆环内的转动轴在轴承内转动,转动轴上端的螺纹柱旋转,在螺纹套的作用下,上连接轴和下连接轴的距离变远,同时导向柱在导向孔内滑动,使上连接法兰和下连接法兰分别与上下两端贴合,然后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
孔内的M20的不锈钢螺丝,分别将上连接法兰和下连接法兰固定,实现同步调节上下压下,当需要单独调节上下压下时,松脱上连接法兰内的M20的不锈钢螺丝,让上连接法兰自由落下,上下连接断开,可以单独调节辊缝上下压下。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法兰、下连接法兰、上接手和下接手为同心结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槽和第四通槽为相同的规格,且第二通槽和上连接轴的内壁间隙小于0.3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轴和下连接轴为相同的规格,所述上连接轴和下连接轴的截面为正方形。
[0013]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柱的高度大于上连接轴高度的一半,所述螺纹柱下端与转动轴上端相连。
[0014]进一步地,所述圆环安装在下连接轴的上方,且圆环的直径小于下连接轴的边长。
[0015]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往导向孔内延伸的高度大于螺纹柱在上连接轴内可调节的高度。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数量均不少于4个,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孔径与M20的不锈钢螺丝相适配。
[0017](3)有益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调节装置利用上连接法兰、下连接法兰、上连接轴和下连接轴的配合使用,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同步调整,且上连接法兰可拆卸,可以单独调节辊缝上下压下,现场使用效果良好,可重复使用,有效降低备件损耗,可以避免拨叉手动分离方式卡死无法脱开分离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锈死问题,不需要报废处理,节约设备成本,单人即可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作业人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调节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调节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调节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角度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调节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螺纹套和螺纹柱的组装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调节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轴承、转动轴和圆环的组装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调节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的标记为:1、上连接法兰;2、下连接法兰;3、上接手;4、下接手;5、第一通槽;6、第二通槽;7、第三通槽;8、第四通槽;9、上连接轴;10、下连接轴;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轴承;14、螺纹套;15、转动轴;16、螺纹柱;17、圆环;18、导向孔;19、导向柱;20、第一安装孔;21、第二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高线轧机压下辊缝调节装置,其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调节装置包括上连接法兰1和下连接法兰2、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连接法兰1下端的上接手3、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连接法兰2上端的下接手4;所述上连接法兰1上开设有第一通槽5,所述上接手3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5上下对齐的第二通槽6,所
述下连接法兰2上开设有第三通槽7,所述下接手4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通槽7上下对齐的第四通槽8,所述第二通槽6内插接有上连接轴9,所述第四通槽8内插接有下连接轴10,所述上连接轴9下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下连接轴10下端开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凹槽12内固定连接有轴承13,所述第一凹槽11内固定连接有螺纹套14,所述轴承13内安装有转动轴15,所述螺纹套14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6,所述转动轴15外侧安装有圆环17,所述下连接轴10上端开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导向孔18,所述上连接轴9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导向孔18相对应的导向柱19,所述上连接法兰1上开设有环形等距分布的第一安装孔20,所述下连接法兰2上开设有环形等距分布的第二安装孔21。
[0027]其中,所述上连接法兰1、下连接法兰2、上接手3和下接手4为同心结构,所述第二通槽6和第四通槽8为相同的规格,且第二通槽6和上连接轴9的内壁间隙小于0.3mm。
[0028]同时,所述上连接轴9和下连接轴10为相同的规格,所述上连接轴9和下连接轴10的截面为正方形,所述螺纹柱16的高度大于上连接轴9高度的一半,所述螺纹柱16下端与转动轴15上端相连。
[0029]另外,所述圆环17安装在下连接轴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线轧机压下辊缝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包括上连接法兰(1)和下连接法兰(2)、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连接法兰(1)下端的上接手(3)、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连接法兰(2)上端的下接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法兰(1)上开设有第一通槽(5),所述上接手(3)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5)上下对齐的第二通槽(6),所述下连接法兰(2)上开设有第三通槽(7),所述下接手(4)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通槽(7)上下对齐的第四通槽(8),所述第二通槽(6)内插接有上连接轴(9),所述第四通槽(8)内插接有下连接轴(10),所述上连接轴(9)下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下连接轴(10)下端开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凹槽(12)内固定连接有轴承(13),所述第一凹槽(11)内固定连接有螺纹套(14),所述轴承(13)内安装有转动轴(15),所述螺纹套(14)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6),所述转动轴(15)外侧安装有圆环(17),所述下连接轴(10)上端开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导向孔(18),所述上连接轴(9)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导向孔(18)相对应的导向柱(19),所述上连接法兰(1)上开设有环形等距分布的第一安装孔(20),所述下连接法兰(2)上开设有环形等距分布的第二安装孔(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线轧机压下辊缝调节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顺杰王智翔李乃伟李外明王佐琰叶汝山何青华张俊叶惠民王红波罗佩娜谢桂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