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智能决策及随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061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骨质疏松症智能决策及随访系统,其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输出模块和数据库。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患者信息,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患者信息并根据骨质疏松症最新版本的诊治指南进行数据分析,智能判定骨质疏松症结果及其对应的检查及治疗方案。输出模块用于显示患者的骨质疏松症智能判定结果及其对应的检查及治疗方案。数据库用于存储患者信息、患者的骨质疏松症智能判定结果及其对应的检查及治疗方案。本申请的骨质疏松症智能决策及随访系统,依据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和患者的骨密度、骨代谢等指标,智能化分析并输出规范化的诊治方案,并设置合理的随访时间及用药提醒等功能。时间及用药提醒等功能。时间及用药提醒等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质疏松症智能决策及随访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疗系统内的骨质疏松症智能决策及随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骨质疏松症具有“两高三低”的显著特点,即发病率高,患者的知晓率、诊断率和治疗率低,由此导致的结果是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发,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不仅会加重患者和国家的医疗负担,还会影响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影响老年群体的预期寿命。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随着分级诊疗的不断推进,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将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症这一慢性疾病的主要场所之一。由于没有同质化的骨质疏松专科医学教育,骨质疏松症诊治水平存在差异。同时,骨质疏松症患者都需要长期用药,定期随访,存在患者失访率偏高,用药不规范、药物漏服、药物延迟使用等问题,会影响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开发一套骨质疏松症智能决策及随访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质疏松症智能决策系统,其包括:
[0005]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患者信息,所述患者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绝经年龄、主诉、既往史、直系亲属有无骨折及其骨折部位、用药史以及骨质疏松症相关检查史;
[0006]数据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患者信息并根据骨质疏松症最新版本的诊治指南进行数据分析,智能判定骨质疏松症结果及其对应的检查或治疗方案:
[0007]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用于显示患者的骨质疏松症智能判定结果及其对应的检查或治疗方案;
[0008]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患者信息、患者的骨质疏松症智能判定结果及其对应的检查或治疗方案。
[0009]进一步地,对于未做过骨质疏松症检查的初诊者,根据OSTA指数评分标准,智能判断骨质疏松症风险程度,并给出相对的检查方案;对于已做过骨质疏松症检查的复诊者,根据双能X线诊断标准,智能判断骨密度,并给出相对的治疗方案。
[0010]进一步地,对于未做过骨质疏松症检查的初诊者,当OSTA指数大于

1时,判定为骨质疏松低风险;当OSTA指数在

1至

4之间时,判定为骨质疏松中风险;当OSTA指数小于

4,判定为骨质疏松高风险。
[0011]进一步地,对于未做过骨质疏松症检查的初诊者,(1)骨质疏松低风险对应的检查方案为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2)骨质疏松中风险对应的检查方案为骨密度检查、无机元素检查、骨代谢检查以及肝肾功能检查;(3)骨质疏松高风险对应的检查方案为骨密度检
查、无机元素检查、骨代谢检查以及肝肾功能检查。
[0012]进一步地,对于已做过骨质疏松症检查的复诊者,当骨密度T值≥

1.0时,判定为骨量正常;当骨密度T值在

1.0至

2.5之间时,判定为骨量减少;当骨密度T值≤

2.5时,判定为骨质疏松;当骨密度T值≤

2.5且伴脆性骨折时,判定为严重骨质疏松。
[0013]进一步地,对于已做过骨质疏松症检查的复诊者,(1)骨量正常对应的治疗措施为: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2)骨量减少对应治疗措施为: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基础治疗措施(示例地,主要是补充钙和维生素D),必要时口服阿仑膦酸钠;(3)骨质疏松对应的治疗措施为:采用基础治疗措施(示例地,主要是补充钙和维生素D),并根据T值大小使用不同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当T值在

2.5至

3.0之间时,抗骨质疏松药物为阿仑膦酸钠,当T值大于等于

3.0时,抗骨质疏松药物为地舒单抗60mg半年一次,或者唑来膦酸5mg一年一次;(4)严重骨质疏松对应的治疗措施为:采用基础治疗措施(示例地,主要是补充钙和维生素D),并根据骨折部位使用不同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当腰椎或者髋部骨折时,抗骨质疏松药物为地舒单抗60mg半年一次,或者唑来膦酸5mg一年一次,或者特立帕肽1天一次;当腰椎或者髋部之外的其他部位骨折时,抗骨质疏松药物为阿仑膦酸钠一周一片或者地舒单抗60mg半年一次,或者唑来膦酸5mg一年一次,或者特立帕肽1天一次。
[0014]进一步地,所述用药史包括有无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有,用药剂量和时长。
[0015]进一步地,对于使用糖皮质激素超过3个月的患者,无论有没有做过骨质疏松症检查,数据分析模块均智能判定为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对应的检查为:骨密度检查、无机元素检查、骨代谢检查;治疗措施为:减少或者停用激素,基础治疗措施(示例地,主要是补充钙和维生素D),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0016]进一步地,骨质疏松症智能决策系统进一步包括提醒模块,所述提醒模块用于向患者手机自动发送用药提醒信息和复查随访提醒信息。
[0017]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申请的骨质疏松症智能决策系统,依据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和患者的骨密度、骨代谢等指标,智能化分析并输出规范化的诊治方案,并设置合理的随访时间及用药提醒功能,最终将有助于医生快速给出诊治决策,并提醒骨质疏松症患者及时用药和随访,从而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骨质疏松症智能决策系统的结构模块图;
[0020]图2为骨质疏松症智能决策方法的流程图;
[0021]图3为骨质疏松症智能决策方法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本实施例中的骨质疏松症智能决策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输出模块,数据库以及提醒模块。
[0024]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患者信息,所述患者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身高、
体重、绝经年龄、主诉、既往史、直系亲属有无骨折及其骨折部位、用药史以及骨质疏松症相关检查史。
[0025]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患者信息并根据骨质疏松症最新版本的诊治指南进行数据分析,智能判定骨质疏松症结果及其对应的检查或治疗方案。
[0026]输出模块用于显示患者的骨质疏松症智能判定结果及其对应的检查或治疗方案。
[0027]数据库用于存储患者信息、患者的骨质疏松症智能判定结果及其对应的检查或治疗方案。
[0028]提醒模块用于向患者手机自动发送用药提醒信息和复查随访提醒信息。
[0029]采用上述骨质疏松症智能决策系统进行骨质疏松症智能决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S1:数据采集模块获取患者信息。
[0031]所述患者信息包括基本信息、主诉、既往史、直系亲属有无骨折及其骨折部位、用药史以及骨质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质疏松症智能决策及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患者信息,所述患者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绝经年龄、主诉、既往史、直系亲属有无骨折及其骨折部位、用药史以及骨质疏松症相关检查史;数据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患者信息并根据骨质疏松症最新版本的诊治指南进行数据分析,智能判定骨质疏松症结果及其对应的检查及治疗方案: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用于显示患者的骨质疏松症智能判定结果及其对应的检查及治疗方案;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患者信息、患者的骨质疏松症智能判定结果及其对应的检查及治疗方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质疏松症智能决策及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于未做过骨质疏松症检查的初诊者,根据OSTA指数评分标准,智能判断骨质疏松症风险程度,并给出相对的检查方案;对于已做过骨质疏松症检查的复诊者,根据双能X线诊断标准,智能判断骨密度,并给出相对的治疗方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质疏松症智能决策及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未做过骨质疏松症检查的初诊者,当OSTA指数大于

1时,判定为骨质疏松低风险;当OSTA指数在

1至

4之间时,判定为骨质疏松中风险;当OSTA指数小于

4,判定为骨质疏松高风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质疏松症智能决策及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未做过骨质疏松症检查的初诊者,(1)骨质疏松低风险对应的检查方案为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2)骨质疏松中风险对应的检查方案为骨密度检查、无机元素检查、骨代谢检查以及肝肾功能检查;(3)骨质疏松高风险对应的检查方案为骨密度检查、无机元素检查、骨代谢检查以及肝肾功能检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质疏松症智能决策及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已做过骨质疏松症检查的复诊者,当骨密度T值≥

1.0时,判定为骨量正常;当骨密度T值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荣广吴韦高志光张鹏王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