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e-N-CMFs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6045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e

N

C MFs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设计设计纳米酶催化
,具体一种Fe

N

C MFs纳米酶的制备 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纳米酶是一类具有酶学特性的纳米材料,它同天然酶一样能够催化酶的底物 发生变色反应,并且具有酶促反应动力学的特征,是一种新型的人工模拟酶。与 天然酶相比,纳米酶具有活性高、稳定性好、成本低和易于制备等优点。在生物 传感、环境治理、抗氧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3]为了提高纳米酶的催化活性,我们通过模拟天然金属酶的活性位点,而 M

N

C类化合物(M指的是过渡金属)与天然金属酶M

Nx的活性位点相似,近几 年引起广泛的关注。典型的M

N

C类化合物Fe

N

C因为易于制备和与天然酶的 活性位点相似,被广泛用于酶催化与电催化当中。因此开发高性能、高稳定性的 Fe

N

C纳米酶用于比色检测依旧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Fe

N

C MFs纳米酶的制备 及其应用。首先通过合成ZnHMT微米花,并以此为模板,在其上面进行聚合反 应形成聚合物包覆模板的催化剂,再引入Fe源使其与聚合物进行配位,然后合 成的催化剂再经高温碳化得到Fe

N

C MFs纳米酶前驱体,最后再经酸洗,干燥 等步骤得到Fe

N

C MFs纳米酶。该材料呈现出一种精美的花状结构,表现出优 异的类氧化物酶活性和稳定性。
[0005]为了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Fe

N

C MFs纳米酶的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将六水合硝酸锌的乙醇溶液加入到环六亚甲基四胺的乙醇溶液中,然后 将其进行静置,在进行离心分离,乙醇洗涤,最后再经冷冻干燥得到ZnHMT微 米花模板;Zn
2+
与HMT的摩尔比为2:1;
[0007]其中:ZnHMT微米花模板根据已知方法合成并进行了一定的改进。Zn
2+
与 HMT的摩尔比为2:1,用冷冻干燥代替之前的干燥方式。
[0008](2)将席夫碱聚合物两种单体与步骤一合成的模板分散到溶液中,搅拌6~12h, 得到聚合物包覆模板的催化剂,将Fe源引入到该聚合物中,使得Fe与聚合物进 行配位,配位反应6~12h,反应结束后进行离心干燥,即可得到掺杂Fe的聚合 物包覆ZnHMT模板的微米花纳米酶;
[0009]步骤(2)中的聚合物单体为对苯二胺、对苯醌,对苯二胺与对苯醌质量比为 1:0.1

5,Fe盐加入的物质的量为0.01

20mM;
[0010]Fe盐的形式为氯化铁、硫酸铁、乙酰丙酮铁中的一种;
[0011](3)将步骤二得到的微米花纳米酶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进行高温碳化,碳化 过程
中掺杂Fe的聚合物和ZnHMT模板会发生分解,同时有无机物的产生,得 到Fe

N

C MFs纳米酶前驱体;
[0012]步骤(3)所述的高温碳化气氛为氮气、氩气中的一种,碳化温度为800~1000℃, 升温速率为2℃/min~5℃/min,碳化时间为1~5h;
[0013](4)将步骤(3)得到的Fe

N

C MFs纳米酶前驱体进行酸洗6~12h,去除金属 Fe氧化物,再经离心,洗涤,干燥得到Fe

N

C MFs纳米酶。
[0014](5)将步骤(4)得到到催化剂加入到含有3,3

,5,5
’‑
四甲基联苯胺(TMB)的缓冲 溶液中,并在室温下反应5min。
[0015]优选的,步骤(2)所述的溶液为水、乙醇中的一种。
[0016]优选的,步骤(2)中席夫碱聚合物两种单体,对苯二胺与对苯醌质量比为的 质量比为1:0.1

2,Fe盐加入的物质的量为0.01

15mM。
[0017]优选的,步骤(4)所述的酸洗溶液为0.1~1mM的H2SO4硫酸溶液、0.1~5mM 的HCl溶液中的一种,Fe

N

C MFs纳米酶前驱体与酸洗溶液质量体积比为0.1~1 g:50~100mL,酸洗温度为80~120℃。
[0018]优选的,步骤(2)中Fe盐加入的物质的量为0.1mM,步骤(4)酸洗溶液为0.1~5 M的HCl溶液。
[0019]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0020](1)将1.06g的六水合硝酸锌的乙醇溶液加入到0.25g的环六亚甲基四胺的 乙醇溶液中,然后将其进行静置1h,再进行离心分离,乙醇洗涤,最后再经冷 冻干燥得到ZnHMT微米花模板;
[0021](2)将0.54g的对苯二胺与0.54g的对苯醌与1g的ZnHMT模板分散到含有0.075g氯化锌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在75℃下搅拌6h,得到聚合物包覆模板的 催化剂,将0.1mM的FeCl3加入到该聚合物中,使得Fe与聚合物进行配位,配 位反应6h,反应结束后进行离心,100℃下干燥,即可得到掺杂Fe的聚合物包 覆ZnHMT模板的微米花纳米酶;
[0022](3)将步骤二得到的微米花纳米酶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氮气气氛条件下 950℃,5℃/min进行高温碳化2h,碳化过程中掺杂Fe的聚合物和ZnHMT模 板会发生分解,同时有无机物的产生,得到Fe

N

C MFs纳米酶前驱体;
[0023](4)将步骤(3)得到的1g Fe

N

C MFs纳米酶前驱体在80mL 1M盐酸溶液中, 100℃下酸洗8h,去除金属Fe氧化物,再经离心,洗涤,干燥得到Fe

N

C MFs 纳米酶。
[0024]为了解决本专利技术另一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为:根据以上方法制备得到 的Fe

N

C MFs纳米酶。
[0025]为了解决本专利技术另一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Fe

N

C MFs纳 米酶的应用,Fe

N

C MFs纳米酶具有类氧化物酶的性质,可用于催化反应。
[0026]优选的,Fe

N

C 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e

N

C MFs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六水合硝酸锌的乙醇溶液加入到环六亚甲基四胺的乙醇溶液中,然后将其进行静置,在进行离心分离,乙醇洗涤,最后再经冷冻干燥得到ZnHMT微米花模板;Zn
2+
与HMT的摩尔比为2:1;(2)将席夫碱聚合物两种单体与步骤一合成的模板分散到溶液中,搅拌6~12h,得到聚合物包覆模板的催化剂,将Fe源引入到该聚合物中,使得Fe与聚合物进行配位,配位反应6~12h,反应结束后进行离心干燥,即可得到掺杂Fe的聚合物包覆ZnHMT模板的微米花纳米酶;步骤(2)中的聚合物单体为对苯二胺、对苯醌,对苯二胺与对苯醌质量比为1:0.1

5,Fe盐加入的物质的量为0.01

20mM;Fe盐的形式为氯化铁、硫酸铁、乙酰丙酮铁中的一种;(3)将步骤二得到的微米花纳米酶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进行高温碳化,碳化过程中掺杂Fe的聚合物和ZnHMT模板会发生分解,同时有无机物的产生,得到Fe

N

C MFs纳米酶前驱体;步骤(3)所述的高温碳化气氛为氮气、氩气中的一种,碳化温度为800~1000℃,升温速率为2℃/min~5℃/min,碳化时间为1~5h;(4)将步骤(3)得到的Fe

N

C MFs纳米酶前驱体进行酸洗6~12h,去除金属Fe氧化物,再经离心,洗涤,干燥得到Fe

N

C MFs纳米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e

N

C MFs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溶液为水、乙醇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e

N

C MFs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席夫碱聚合物两种单体,对苯二胺与对苯醌质量比为的质量比为1:0.1

2,Fe盐加入的物质的量为0.01

1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e

N

C MFs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酸洗溶液为0.1~1mM的H2SO4硫酸溶液或0.1~5mM的HCl溶液中的一种,Fe

N

C MF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董艳吴秀平刘优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