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表箱频繁停电治理支撑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004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压表箱频繁停电治理支撑系统及方法,涉及配电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停电治理终端,所述停电治理终端的前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停电治理终端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数据接口,所述停电治理终端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所述停电治理终端的右端底部设置有移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连接套、顶板、顶紧弹簧、齿板、驱动轮、螺纹杆、螺纹滑块、连接杆、防护挡板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顶紧弹簧顶动顶板,从而通过齿板能够带动驱动轮进行转动,并通过螺纹杆能够带动螺纹滑块进行移动,从而通过连接杆能够带动防护挡板进行转动,使得防护挡板挡在连接套的内部,对接口进行防护,避免了灰尘的侵蚀,防止了接口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表箱频繁停电治理支撑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低压表箱频繁停电治理支撑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低压表箱因电路出现故障而频繁停电时,供电部门的调度中心会通过低压表箱频繁停电治理支撑系统的终端对故障的范围进行确定,并通知抢修人员到位进行抢修复电。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治理系统的终端在进行使用时,需要通过数据接口对数据传输的导线进行连接,而现有的接口缺乏有效的防护,从而使得接口容易受到空气中灰尘的侵蚀,从而使得接口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2、现有的治理系统的终端在进行使用时,长时间的使用,会使得设备的内部出现大量的热量,现有的设备散热效果较差,从而容易对设备内部的电子器件造成损坏,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3、现有的治理系统的终端在进行使用时,现有的设备不具备移动的功能,从而在需要对设备的位置进行更换时,变得很不方便,从而使得治理系统的终端使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压表箱频繁停电治理支撑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压表箱频繁停电治理支撑系统,包括停电治理终端,所述停电治理终端的前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停电治理终端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数据接口,所述停电治理终端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所述停电治理终端的右端底部设置有移动机构。
[0006]所述数据接口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固定连接在停电治理终端的右侧顶部,所述连接套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紧弹簧,所述顶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的侧面活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活动连接在连接套的内部,所述螺纹杆的侧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块,所述螺纹滑块的侧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防护挡板,所述防护挡板活动连接在连接套的内侧。
[000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挡板包括转动挡板,所述转动挡板活动连接在连接套的内侧,所述转动挡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垫,所述转动挡板的内部设置有推紧弹簧,所述推紧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底端与防护垫的内侧固定连接。
[000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箱,所述散热箱固定连接在停电治理终端的侧面,所述散热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吸热铜板,所述吸热铜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箱的内部开设有排热室,所述散热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吸热铜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端延伸至排热室的内部。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活动连接在停电治理终端的侧面,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活动连接在停电治理终端的内部,所述主动轮的侧面啮合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侧面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活动连接在停电治理终端的内部,所述升降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移动轮。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腿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在升降板的底端,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固定连接在升降板的底端,所述固定卡块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固定连接在拉板的内部。
[00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低压表箱频繁停电治理支撑的方法,该低压表箱频繁停电治理支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用户数据收集;步骤二:故障模型匹配;步骤三:关联用户信息;步骤四:故障用户分类;步骤五:故障维修处理。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还包括以下步骤:A1:根据用户用电数据对故障的模型进行确定;A2:根据用户用电数据与所定的故障模型进行匹配,从而生成第一故障用户列表;A3:分析第一故障用户列表中故障用户,并对故障用户的用电数据进行故障模型匹配度的拟合,从而生成第二故障用户列表。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还包括以下步骤:B1:对第二故障用户列表中的故障信息进行关联,生成故障用户信息列表;B2:通过回溯算法对故障用户信息列表中的所有故障用户进行分析;B3:获得不同变压器台区下对应的故障用户列表数据,从而对故障进行确定。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还包括以下步骤:C1:将分类后的故障用户列表数据,生成相对应的工单;C2:通知维修人员对照生成的工单,对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一用于保护停电治理终端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垂直地面下陷的坑洞、固定在地面上且绕所述坑洞设置的环形座体、对应环形座体固定设置在停电治理终端上方的上方体;所述环形座体上设置有下转动环;所述上方体上对应下转动环设置有上转动环;所述下转动环与上转动环之间连接有一根或
多根空心棒体;所述空心棒体朝向停电治理终端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出风细缝;一散热泵由空心棒体上端可开闭的泵入空气并由出风细缝加压吹出散热;一灭火泵由空心棒体下端可开闭的泵入二氧化碳且由出风细缝加压吹出灭火;所述停电治理终端底部安装有一活塞座、顶部安装有一绝热板;所述活塞座与坑洞内壁上部密封滑动配合,与坑洞围合成的密封空腔内加压填充有二氧化碳以承托所述停电治理终端;所述坑洞底部设置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与灭火泵进气口连通;所述绝热板可与坑洞内壁上部密封嵌套。
[001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坑洞内壁包括上实体部和下双层部;所述上实体部具有位于其上部的倾斜面和位于其下部的竖直面;所述活塞座与所述竖直面密封滑动配合;所述倾斜面由上至下内径逐渐减小至与所述竖直面内径相同;所述下双层部包括多通孔的内筒和实体的外筒;所述内筒内径与上实体部的竖直面内径相同且连接处圆滑过渡;所述内筒与外筒间距设置围合出气流通道;所述活塞座下沉越过上实体部时,坑洞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内筒的通孔,经气流通道向上流动并再次通过内筒的通孔喷出吹拂停电治理终端表面;所述绝热板外圆周面具有与所述上实体部的倾斜面对应的斜面,在停电治理终端下沉末期使绝热板可与上实体部密封嵌套;所述空心棒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波纹伸缩形变管。
[001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环形座体上开设有下环形凹槽;所述下转动环通过环形轴承盘或滚轮转动嵌设在下环形凹槽内;所述下转动环一侧开设有下环形进风槽孔;所述下环形进风槽孔与空心棒体连通;所述下环形进风槽孔上下方分别设置有密封滑动垫圈;所述密封滑动垫圈、下转动环以及下环形凹槽内壁围合成下密封进风腔;所述下环形进风槽孔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表箱频繁停电治理支撑系统,包括停电治理终端(1),所述停电治理终端(1)的前端设置有显示屏(11),其特征在于:所述停电治理终端(1)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数据接口(2),所述停电治理终端(1)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3),所述停电治理终端(1)的右端底部设置有移动机构(4);所述数据接口(2)包括连接套(21),所述连接套(21)固定连接在停电治理终端(1)的右侧顶部,所述连接套(2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顶板(22),所述顶板(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紧弹簧(23),所述顶板(2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齿板(24),所述齿板(24)的侧面活动连接有驱动轮(25),所述驱动轮(2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6),所述螺纹杆(26)活动连接在连接套(21)的内部,所述螺纹杆(26)的侧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块(27),所述螺纹滑块(27)的侧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杆(28),所述连接杆(28)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防护挡板(29),所述防护挡板(29)活动连接在连接套(21)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表箱频繁停电治理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挡板(29)包括转动挡板(291),所述转动挡板(291)活动连接在连接套(21)的内侧,所述转动挡板(29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垫(292),所述防护垫(29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垫(293),所述转动挡板(291)的内部设置有推紧弹簧(294),所述推紧弹簧(29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杆(295),所述推动杆(295)的底端与防护垫(292)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机构(3)包括散热箱(31),所述散热箱(31)固定连接在停电治理终端(1)的侧面,所述散热箱(3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吸热铜板(32),所述吸热铜板(3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33),所述散热箱(31)的内部开设有排热室(34),所述散热箱(3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网(35),所述防尘网(3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风机(36),所述吸热铜板(3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37),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7)的一端延伸至排热室(34)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表箱频繁停电治理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驱动杆(41),所述驱动杆(41)活动连接在停电治理终端(1)的侧面,所述驱动杆(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42),所述主动轮(42)活动连接在停电治理终端(1)的内部,所述主动轮(42)的侧面啮合连接有从动轮(43),所述从动轮(4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4),所述转动杆(4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凸轮(45),所述凸轮(45)的侧面设置有升降板(46),所述升降板(46)活动连接在停电治理终端(1)的内部,所述升降板(4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7),所述支撑腿(47)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移动轮(48);所述支撑腿(47)包括支撑柱(471),所述支撑柱(471)设置在升降板(46)的底端,所述支撑柱(47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弹簧(472),所述固定弹簧(47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卡块(473),所述固定卡块(473)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拉板(474),所述拉板(474)固定连接在升降板(46)的底端,所述固定卡块(473)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475),所述滑动槽(47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动块(476),所述滑动块(476)的固定连接在拉板(474)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低压表箱频繁停电治理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低压表箱频繁停电治理支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用户数据收集;步骤二:故障模型匹配;步骤三:关联用户信息;步骤四:故障用户分类;
步骤五:故障维修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压表箱频繁停电治理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还包括以下步骤:A1:根据用户用电数据对故障的模型进行确定;A2:根据用户用电数据与所定的故障模型进行匹配,从而生成第一故障用户列表;A3:分析第一故障用户列表中故障用户,并对故障用户的用电数据进行故障模型匹配度的拟合,从而生成第二故障用户列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压表箱频繁停电治理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还包括以下步骤:B1:对第二故障用户列表中的故障信息进行关联,生成故障用户信息列表;B2:通过回溯算法对故障用户信息列表中的所有故障用户进行分析;B3:获得不同变压器台区下对应的故障用户列表数据,从而对故障进行确定;所述步骤五还包括以下步骤:C1:将分类后的故障用户列表数据,生成相对应的工单;C2:通知维修人员对照生成的工单,对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低压表箱频繁停电治理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保护停电治理终端(1)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垂直地面下陷的坑洞(51)、固定在地面上且绕所述坑洞(51)设置的环形座体(52)、对应环形座体(52)固定设置在停电治理终端(1)上方的上方体(53);所述环形座体(52)上设置有下转动环(521);所述上方体(53)上对应下转动环(521)设置有上转动环(531);所述下转动环(521)与上转动环(531)之间连接有一根或多根空心棒体(54);所述空心棒体(54)朝向停电治理终端(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出风细缝;一散热泵(55)由空心棒体(54)上端可开闭的泵入空气并由出风细缝加压吹出散热;一灭火泵(56)由空心棒体(54)下端可开闭的泵入二氧化碳且由出风细缝加压吹出灭火;所述停电治理终端(1)底部安装有一活塞座(58)、顶部安装有一绝热板(59);所述活塞座(58)与坑洞(51)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朝阳蔡继东郑宏林罕张健彬高敏董美蓉兰枫林歆陈宇峰王长志吴启立杨灿榕傅智海陈伟林凯彤翁辉叶跃骈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