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桶的自动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999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装桶的自动排气装置,包括桶盖以及安装于桶盖内部的排气阀,在所述桶盖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阀包括上阀座、上阀芯、阀孔、下阀座、下阀芯;上阀座为柱状且其内部中空、顶面开放底面封闭,所述排气孔与上阀座相连通,阀孔贯穿设置于上阀座底面,与阀孔形状匹配的上阀芯安装在阀孔内控制阀孔的通闭;下阀座安装在上阀座的底部,下阀座为顶面宽、底面窄的锥形且其内部中空、顶面与底面开放,下阀芯为安装在下阀座内部的圆球,用于控制下阀座的通闭;本包装桶的自动排气装置可在桶体内气压升高至一定程度时,通过气压压力将阀芯顶起,利用排气通道将产生的气体自动排出,起到防止胀桶、提高包装桶的安全性的效果。性的效果。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桶的自动排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盛装容器
,具体涉及一种包装桶的自动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包装桶指各类桶装包装容器,主要用于盛放各种液态产品,其中以塑料包装桶使用最为广泛,塑料包装桶具有不易碎、不生锈、质轻等良好的特性,可以用来盛装化学药剂、微生物除臭剂、液体肥等物品。
[0003]以微生物除臭剂为例,现行生产的微生物除臭剂大多采用塑料包装桶(一般为25kg容量)进行分装,塑料包装桶包括桶体和桶盖,桶体的上方开设有进出料口,桶盖与进出料口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对桶体的封装,但是微生物除臭剂在存放过程中由于微生物新陈代谢等原因会产生气体,导致桶内压力升高,出现“胀桶”现象,当码放为多层时,会发生歪斜,造成不稳甚至倾倒的情况,特别是在长时间存放后,若桶内气体没有中途排出,桶内高气压会导致在打开桶盖的一瞬间气体得到释放带来一定的冲击力,同时少量微生物除臭剂也可能跟随气体喷涌而出,使塑料包装桶使用的安全性较低,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在长期存放过程中将包装桶内产生的气体自动排出,防止胀桶、提高包装桶的安全性的包装桶的自动排气装置。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技术目的:一种包装桶的自动排气装置,所述包装桶包括桶体,桶体上设有进出料口,所述自动排气装置包括与进出料口螺纹连接的桶盖以及安装于桶盖内部的排气阀,在所述桶盖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阀包括上阀座、上阀芯、阀孔、下阀座、下阀芯;r/>[0006]上阀座为柱状且其内部中空、顶面开放底面封闭,所述排气孔与上阀座相连通,阀孔贯穿设置于上阀座底面,与阀孔形状匹配的上阀芯安装在阀孔内控制阀孔的通闭;
[0007]下阀座安装在上阀座的底部,下阀座为顶面宽、底面窄的锥形且其内部中空、顶面与底面开放,下阀芯为安装在下阀座内部的圆球,用于控制下阀座的通闭。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阀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上阀芯与下阀芯之间的阀杆。
[0009]优选地,所述阀孔为沿竖直方向开设的顶面宽、底面窄的圆台孔,所述的上阀芯为与所述圆台孔匹配的圆台式阀芯。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下阀座底部开口处固设有外凸成球面状的液体阻隔头,在液体阻隔头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开缝,所述排气开缝呈十字形或一字形或Y字形。
[0011]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阀还包括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安装在上阀座或下阀座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桶盖内设置有密封圈。
[0013]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排气装置还包括密封塞,其包括与排气孔匹配的密封柱与安装于密封柱一端的手柄,密封柱控制排气孔的通闭。
[0014]优选的,所述密封塞通过连接带连接在所述桶盖上。
[0015]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较好的实现了其专利技术目的,本包装桶的自动排气装置可在桶体内气压升高至一定程度时,通过气压压力将阀芯顶起,利用排气通道将产生的气体自动排出,起到防止胀桶、提高包装桶的安全性的效果;同时当桶体内气压恢复正常时,阀芯由于重力回落将排气通道关闭,有助于防止外部环境中的灰尘等进入桶体;防水透气膜能够作为内外部气交换的过滤层,同时也能够防止包装桶发生倾斜或晃动时排气通道的漏液,液体阻隔头可一定程度上防止桶内的流体进入排气阀内的排气通道。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是本技术中自动排气装置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2是本技术中液体阻隔头27的仰视图。
[0018]附图3是本技术中密封塞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4是具有所述自动排气装置的包装桶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见如下表格。
[0021]标记数字标记名称标记数字标记名称1桶盖126阀杆2611排气孔1127液体阻隔头2712密封圈12271排气开缝2712排气阀228防水透气膜2821上阀座213密封塞322上阀芯2231密封柱3123阀孔2332手柄3224下阀座244桶体425下阀芯2541进出料口4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对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参照说明书附图1、4,一种包装桶的自动排气装置,所述包装桶包括桶体4,桶体4上设有进出料口41,所述自动排气装置包括与进出料口41螺纹连接的桶盖1以及安装于桶盖1内部的排气阀2,在所述桶盖1中部开设有排气孔11;所述排气阀2包括上阀座21、上阀芯22、阀孔23、下阀座24、下阀芯25;在所述桶盖1内设置有密封圈12,保证桶盖1与进出料口41螺纹连接后进出料口41端部的密封性;
[0025]上阀座21为柱状且其内部中空、顶面开放底面封闭,通过上阀座21开放的顶面连接安装在所述桶盖1内部,使排气孔11与上阀座21竖直方向相对应且相连通,阀孔23贯穿设置于上阀座21封闭的底面,与阀孔23形状匹配的上阀芯22安装在阀孔23内控制阀孔23的通
闭,具体的,所述阀孔23为沿竖直方向开设的顶面宽、底面窄的圆台孔,所述的上阀芯22为与所述圆台孔匹配的圆台式阀芯,圆台式阀芯可将所述圆台孔封闭,使排气通道关闭;
[0026]下阀座24安装在上阀座21的底部,下阀座24为顶面宽、底面窄的锥形且其内部中空、顶面与底面开放,下阀芯25为安装在下阀座24内部的圆球,圆球外球面与下阀座24的内锥面环形接触可使下阀座24封闭,使排气通道关闭;
[0027]上述的排气通道从内至外依次是:下阀座24开放的底面、下阀座24中空的内部、下阀座24开放的顶面、阀孔23、上阀座21中空的内部、上阀座21开放的顶面、排气孔11。
[002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1,所述排气阀2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上阀芯22与下阀芯25之间的阀杆26,通过阀杆26可实现上阀芯22与下阀芯25的联动与同步,使上下两个阀座同开同闭,一方面可增加不排气时阀芯的密封性,另一方面在排气时同步打开可提高排气效果。
[0029]具体的,当桶体4内的气压压力大于上阀芯22、下阀芯25与阀杆26的总重力时,气压压力将上阀芯22、下阀芯25与阀杆26顶起,此时排气通道打开,桶体4内的气体排出,当桶体4内的气压压力小于上阀芯22、下阀芯25与阀杆26的总重力时,上阀芯22、下阀芯25与阀杆26由于重力回落将排气通道关闭。
[0030]采用上述上阀座21与下阀座24的双阀座的目的在于:如果单纯使用锥形的下阀座24,下阀芯25为圆球,那么封闭排气通道时是圆球外球面与下阀座24的内锥面接触,接触部位是一条线的密封形式,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桶的自动排气装置,所述包装桶包括桶体(4),桶体(4)上设有进出料口(4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排气装置包括与进出料口(41)螺纹连接的桶盖(1)以及安装于桶盖(1)内部的排气阀(2),在所述桶盖(1)上开设有排气孔(11);所述排气阀(2)包括上阀座(21)、上阀芯(22)、阀孔(23)、下阀座(24)、下阀芯(25);上阀座(21)为柱状且其内部中空、顶面开放底面封闭,所述排气孔(11)与上阀座(21)相连通,阀孔(23)贯穿设置于上阀座(21)底面,与阀孔(23)形状匹配的上阀芯(22)安装在阀孔(23)内控制阀孔(23)的通闭;下阀座(24)安装在上阀座(21)的底部,下阀座(24)为顶面宽、底面窄的锥形且其内部中空、顶面与底面开放,下阀芯(25)为安装在下阀座(24)内部的圆球,用于控制下阀座(24)的通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2)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上阀芯(22)与下阀芯(25)之间的阀杆(2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气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俏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泽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