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式壶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96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背包式壶体结构,包括壶体,在壶体的底壁的中部位置设置向内凹陷的凹陷部,壶体底部被凹陷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凹陷部上设置有与壶体的底壁端面齐平的第三腔室,第三腔室包括中间部位设置的用于容纳抽吸泵抽吸水管的容置座,容置座的两侧设置有分别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连接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壶体底部分隔为第一、第二、第三腔室,由于第三腔室的底壁和第一、第二腔室的底壁齐平,因此壶体在放置时不会受到影响;且将第三腔室设置为具有更深的腔室深度,壶体在使用时,可将喷洒头的吸液管管件伸入至与第三腔室底部靠近位置,此时可将壶体底部的药液全部吸收喷洒出去,而不产生堆积。而不产生堆积。而不产生堆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包式壶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在喷洒器上使用的背包式壶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喷洒器在壶体内药液喷洒完后总会残留很多药液积留在壶体底部,可通过将喷洒头的吸液管管件伸入至尽可能靠近壶体底部来尽可能将壶体底部的药液抽吸至喷洒头喷射。然而,上述设置依旧不能彻底解决壶体底部药液积留的问题。
[0003]基于以上问题,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背包式壶体结构。
[000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背包式壶体结构,包括壶体,在所述壶体的底壁的中部位置设置向内凹陷的凹陷部,壶体底部被凹陷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所述凹陷部上设置有与壶体的底壁端面齐平的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包括中间部位设置的用于容纳抽吸泵抽吸水管的容置座,容置座的两侧设置有分别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连接筋,所述第三腔室较所述第一、第二腔室具有更深的腔室深度。
[0006]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对一侧的侧壁设置为倾斜。
[0007]其中,所述壶体前侧面下端内凹形成缺口部,在所述缺口部上设置有排空口。
[0008]其中,靠近所述排空口一侧的第一腔室具有比另一侧的第二腔室更小的底壁面积。
[0009]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壶体底部分隔为第一、第二、第三腔室,由于第三腔室的底壁和第一、第二腔室的底壁齐平,因此壶体在放置时不会受到影响;且将第三腔室设置为具有更深的腔室深度,壶体在使用时,可将喷洒头的吸液管管件伸入至与第三腔室底部靠近位置,此时可将壶体底部的药液全部吸收喷洒出去,而不产生堆积。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3,背包式壶体结构,包括壶体1,在所述壶体1的底壁的中部位置设置向内凹陷的凹陷部2,壶体1底部被凹陷部2分隔为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在所述凹陷部2上设置有与壶体1的底壁端面齐平的第三腔室13,所述第三腔室13包括中间部位设置的用于容纳抽吸泵抽吸水管的容置座130,容置座130的两侧设置有分别连通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的连接筋131,所
述第三腔室较所述第一、第二腔室具有更深的腔室深度。
[0014]上述结构中,由于第三腔室的底壁和第一、第二腔室的底壁齐平,因此壶体在放置时不会受到影响;且将第三腔室设置为具有更深的腔室深度,壶体在使用时,可将喷洒头的吸液管管件伸入至与第三腔室底部靠近位置,此时可将壶体底部的药液全部吸收喷洒出去,而不产生堆积。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相对一侧的侧壁100设置为倾斜。以防止药液在第一、第二腔室积留。
[0016]其中,所述壶体1前侧面下端内凹形成缺口部3,在所述缺口部上设置有排空口4。排孔口设置在上述位置,即可以被所述缺口部3保护,防止凸设的排空口与外物碰撞至发生形变而产生泄露等问题,也可以方便使用者打开排空口。
[0017]其中,靠近所述排空口4一侧的第一腔室11具有比另一侧的第二腔室12更小的底壁面积。使用时,操作者会背负整个壶体,因此上述设置,可更加利于药液不会积留在第一腔室中。
[001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本申请中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上述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背包式壶体结构,包括壶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壶体(1)的底壁的中部位置设置向内凹陷的凹陷部(2),壶体(1)底部被凹陷部(2)分隔为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在所述凹陷部(2)上设置有与壶体(1)的底壁端面齐平的第三腔室(13),所述第三腔室(13)包括中间部位设置的用于容纳抽吸泵抽吸水管的容置座(130),容置座(130)的两侧设置有分别连通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的连接筋(131),所述第三腔室较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皓永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永星喷雾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