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针灸治疗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9926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针灸治疗的辅助装置,属于针灸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底板、位于底板同侧的围边及筋条,所述围边的数量为多条并沿着底板的外周间隔排布,围边之间形成燃烧物容纳腔;所述筋条位于燃烧物容纳腔的内侧,筋条为片状结构,筋条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有顶帽,所述顶帽呈盲管状,顶帽的开口端朝向燃烧物容纳腔;底板的中部还设置有针孔。本方案用于固定艾绒或艾条,具有防烫伤、可控制燃烧速度和传热快的特点。可控制燃烧速度和传热快的特点。可控制燃烧速度和传热快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针灸治疗的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针灸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针灸治疗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中,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量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其中,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其他的还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最为常见的是艾灸。
[0003]温针灸(又称温针)是用艾绒等方法加热刺入体内的针柄,将针法与艾灸相结合治疗疾病的方法,其综合了针刺与艾灸的功效,以针刺为主,并借助热力,通过针体传入腧穴以温通经脉,宣行气血,用来治疗寒滞经络,气血痹阻等疾病。
[0004]现有温针灸在实施过程中,均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艾火烫伤皮肤,传统手法为在艾火的可能跌落区域铺设纸片。其他的,现有技术中也具有通过抽吸的方式、设置专用垫片、设置艾火盒等方式解决艾火烫伤问题,但相应装置结构复杂,使用相对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针灸治疗的辅助装置,用于固定艾绒或艾条,具有防烫伤、可控制燃烧速度和传热快的特点。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针灸治疗的辅助装置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用于针灸治疗的辅助装置,包括底板、位于底板同侧的围边及筋条,所述围边的数量为多条并沿着底板的外周间隔排布,围边之间形成燃烧物容纳腔;所述筋条位于燃烧物容纳腔的内侧,筋条为片状结构,筋条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有顶帽,所述顶帽呈盲管状,顶帽的开口端朝向燃烧物容纳腔;底板的中部还设置有针孔。
[0007]现目前,温针用的燃烧物多为艾绒和艾条,在使用时,艾绒包裹在毫针顶部,艾条扦插在毫针顶部,艾绒或艾条被点燃后,热量通过毫针、热辐射传递至人体达到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等目的,待艾绒或艾条燃尽后,更换新的燃烧物,直至完成整个针灸过程。同时,现目前所采用的防艾火跌落烫伤的方式中,铺设纸片的方式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但需要时刻关注灰烬掉落情况,避免大块灰烬掉落可能发生的烫伤可能;采用抽吸方式需要一套负压设备,管路数量以及铺设均对针灸操作不利;采用专用垫片能够避免垫片覆盖皮肤不被烫伤,但艾火滚落至垫片外部时依然存在烫伤可能;艾火盒设置在燃烧物的下方,并承接掉落下的灰烬,但现有艾火盒的体积较大,一般需要通过毫针之外的部件固定于体表,如采用吸附的方式进行固定时,体表毛发、表层软组织弹性和厚度均影响固定效果,同时可能牵拉毫针,故该方式并不适合于很多穴位针灸。
[0008]关于以上问题,申请人提供一种新的用于针灸的辅助装置。
[0009]本方案的使用方式为:底板设置有围边以及筋条的一侧为顶侧,另一侧为底侧,围边之间形成的燃烧物容纳腔用于容纳艾绒或艾条,当燃烧物为艾绒时,为避免艾绒过多进入筋条内侧,可通过先将毫针通过针孔的底侧穿过底板且毫针的顶部嵌入顶帽并支撑于顶帽的内侧,而后再在向燃烧物容纳腔中填充艾绒;当燃烧物为艾条时,由顶帽的顶侧,使得顶帽、筋条穿过艾条,同时使得艾条进入到围边围成的燃烧物容纳腔内,此时只需要注意避免艾条对筋条的挤压,使得毫针不能透过艾条而到达顶帽的内侧,具体解决办法是通过设置合适的筋条刚度、在艾条中心预先设置中心孔等。
[0010]本方案的特点为:在采用艾绒时,通过在燃烧物容纳腔中设置合适的艾绒填充量,在艾绒燃烧时,围边为燃烧物/艾绒灰烬提供侧面支撑,底板为燃烧物/艾绒灰烬提供底侧支撑,这样可有效降低艾火跌落的可能,达到防烫伤目的;同理,在燃烧物采用艾条时,所述围边和底板依然能够为燃烧物/艾条灰烬提供侧面和底面防跌落保护,达到防烫伤目的。其他的,由于提供侧面防护的围边并非完整筒状、设置有透气孔的整体结构,故通过牵拉、弯曲围边的方式可以控制围边对艾绒的夹紧程度,这样,通过夹紧程度调节,可一定程度地控制艾绒的燃烧速度。其他的,由于提供侧面防护的围边并非完整筒状、设置有透气孔的整体结构,在本辅助装置被使用后,可通过围边之间的间隙,非常便捷地剔除掉燃烧物容纳腔中的灰烬,从而方便燃烧物更换。其他的,本方案通过顶帽即可支撑于毫针顶部,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其他的,由于筋条为片状结构,故燃烧物可直接与毫针顶部侧壁接触,这样不仅更符合燃烧物与毫针的接触特点,同时可加快燃烧物与毫针之间的传热。
[0011]可以理解的,以上采用间隔排布的围边虽然并不能为燃烧物、灰烬提供全面的防跌落效果,但间隔排布的围边依然能够为燃烧物、灰烬提供推力以使得燃烧物、灰烬处于平衡状态,而由毫针上取下本装置时,该过程为人为参与并且相对于毫针整个使用过程为短暂的过程,操作人员在本过程中关注和解决跌落物烫伤皮肤即可;同理,为促进燃烧物燃烧,也可在底板上设置透气孔,此时,底板依然能够为避免艾火跌落而达到防烫伤具有有益效果。
[0012]更优的:
[0013]所述底板为中心设置圆形针孔的圆盘,筋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筋条均匀分布在底板的外边缘;筋条的数量为两条,筋条和顶帽形成的结构体与针孔同轴线,筋条的内侧与针孔的外边缘相接。本方案中,以上圆形真空用于适配毫针顶部外形,方便控制针孔与毫针外壁之间的空隙宽度,根据现有常见的艾绒和艾条,筋条设置4根即可达到可靠的艾火放跌落效果,筋条与在底板上的位置用于充分利用底板的支撑面积以扩大燃烧物容纳腔的容积;筋条的数量以及相对于底板的位置不仅方便设置艾绒和艾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小本装置对毫针带来的歪斜量,利于针灸位置准确性,并且利于保持燃烧物与毫针的接触状态。
[0014]所述筋条的内表面为圆心位于针孔轴线上的圆弧面。本方案中,以上筋条的形状设定用于保持筋条内侧与毫针侧面的接触状态,对毫针顶起本装置的稳定性有利。
[0015]所述顶帽的上端为封头状。本方案中,以上顶帽的形状设定用于限定毫针旨在顶帽中的位置,使得毫针尽可能与顶帽同轴,对毫针顶起本装置的稳定性有利。
[0016]顶帽位于燃烧物容纳腔的外部。本方案中,燃烧物相当于本装置上的配重,采用本方案,配重以悬挂的方式被支撑于毫针顶部,对毫针顶起本装置的稳定性有利。
[0017]所述围边为弹簧片。本方案中,针对以上调整燃烧物夹紧程度的运用,目的在于使得围边约束被释放后能够弹性复位,以维持燃烧物容纳腔稳定的容积。较优的实现方式为采用抗高温能力好的材料,避免围边在反复的升温和降温过程中老化而失去弹性或弹性恢复过于缓慢。
[0018]还包括通过牵拉围边,用于改变燃烧物容纳腔大小的牵拉装置。本方案为适配以上采用弹簧片的运用,当采用非弹性材料的围边时,牵拉装置依然能够发挥作用。但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牵拉装置采用卡扣、铁丝、抱箍等均能实现相应目的,故牵拉装置并不一定设置成成套产品的一部分。
[0019]还包括用于对针灸用毫针进行加热的电加热装置。本方案的设置目的在于使得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针灸治疗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位于底板(2)同侧的围边(1)及筋条(3),所述围边(1)的数量为多条并沿着底板(2)的外周间隔排布,围边(1)之间形成燃烧物容纳腔(6);所述筋条(3)位于燃烧物容纳腔(6)的内侧,筋条(3)为片状结构,筋条(3)的一端与底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有顶帽(4),所述顶帽(4)呈盲管状,顶帽(4)的开口端朝向燃烧物容纳腔(6);底板(2)的中部还设置有针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针灸治疗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为中心设置圆形针孔(5)的圆盘,筋条(3)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筋条(3)均匀分布在底板(2)的外边缘;筋条(3)的数量为两条,筋条(3)和顶帽(4)形成的结构体与针孔(5)同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红玲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