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控制储量的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9550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控制储量的预测方法,首先根据预测水平井基础大数据,建立耦合不同影响因素的缝网控制体积预测模型,并预测水平井全井段微地震监测缝网控制体积;其次根据水平井所在储层物性参数建立地质模型,并将全井段微地震监测缝网控制体积导入地质模型中得产能预测模型;最后根据水平井生产动态参数,利用产能预测模型,计算有效缝网控制体积,进一步根据储层物性参数定量的计算缝网控制储量,并定义水平井缝网控制储量指数,定量的评价水平井体积压裂开发效果,解决了油藏数值模拟预测精度不高的难题,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压裂优化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的指导作用。的指导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控制储量的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开发领域,尤其是水力压裂领域中一种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控制储量的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盆地致密油储层的持续开发,体积压裂技术与储层匹配性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通过矿场水平井各压裂段产液剖面测试大数据显示,各压裂段产能贡献差异大。水平井体积压裂参数是否和储层地质力学参数最佳匹配,目前难以评价。其中水平井压裂后缝网控制储量(即缝控储量)是直接评价体积压裂参数是否与储层匹配的直接重要指标,其值越大,压裂改造效果越好,因此,缝控储量对提升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至关重要。但由于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强,压裂施工参数差异大,且各参数在不同层次上对压裂效果起不同作用,使得缝网控制储量确定十分困难。
[0003]目前主要采用微地震监测技术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来确定缝网控制体积,其中微地震监测技术可直获取水力裂缝形态和缝网控制体积,但大量产能数值模拟得出有效缝网控制体积远小于微地震监测体积,无法获取真实水力压裂缝网控制体积,进而无法准确计算缝网控制储量。同时,目前非常规储层通常采用多段多簇压裂,不可能每一段利用微地震监测技术,其测试周期长,测试费用高,在油田难以全井段测试与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可快速获取水平井全井段缝网控制体积,进而计算缝网控制体积储量,但其模型基于大量室内实验获取物性参数,同时模型假设条件较多,模拟结果与实际差异较大,难以评价水力压裂改造效果。因此,亟需一种可靠的、经济的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控制体积储量预测方法,进一步助推非常规油气高效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控制储量的确定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水平井各压裂段的地质力学与体积压裂改造参数大数据,建立耦合不同影响因素的缝网控制体积预测模型,定量的计算预测压裂段与已测压裂段之间的相似系数,预测水平井全井段的微地震监测缝网控制体积。其次根据水平井所在储层物性参数建立非均质地质模型,并将水平井全井段缝网控制体积植入地质模型中得到产能预测模型。最后,根据水平井生产动态参数,利用产能预测模型,计算有效缝网控制体积,进一步根据储层物性参数定量的计算缝网控制储量,从而到确定目的。
[0005]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控制储量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获取并根据预测水平井基础大数据,建立耦合不同影响因素的缝网控制体积预测模型,并进一步预测水平井全井段的微地震监测缝网控制体积;
[0008]S2,根据水平井所在储层物性参数建立非均质地质模型,并将水平井全井段微地震监测缝网控制体积导入地质模型中得到产能预测模型;
[0009]S3,根据水平井生产动态参数,利用产能预测模型,计算有效缝网控制体积,进一步根据储层物性参数定量的计算缝网控制储量,并定义水平井缝网控制储量指数,定量的评价水平井体积压裂开发效果。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获取并根据预测水平井基础大数据,建立耦合不同影响因素的缝网控制体积预测模型,并进一步预测水平井全井段的微地震监测缝网控制体积,具体包括:
[0011]步骤S101,获取基础大数据:包括收集预测水平井各压裂段地质力学参数和体积压裂改造参数,以及同平台水平井已测段的微地震监测的缝网控制体积;
[0012]步骤S102,根据步骤S101获取的基础大数据,分析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控制储量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建立缝网控制体积预测矩阵M和预测参考列M0,其中预测矩阵元素为水平井已测段地质力学参数和体积压裂改造参数;预测参考列元素为水平井未测段地质力学参数和体积压裂改造参数;
[0013]步骤S103,耦合步骤S102的预测矩阵M和预测参考系列M0,建立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控制体积预测模型A;
[0014]步骤S104,分别对步骤S102建立的缝网控制体积预测矩阵元素、预测参考系列元素和步骤S103建立的水平井体积预测模型元素进行标准化处理;
[0015]步骤S105,根据步骤S104获得的缝网控制体积预测矩阵标准化元素,定量计算水平井预测压裂段与已测压裂段之间的相似系数;
[0016]步骤S106,将步骤S105计算的水平井预测压裂段与已测压裂段之间的相似系数进行排序,将最大相似系数对应的已测压裂段缝网控制体积赋值给预测压裂段;
[0017]步骤S107,根据步骤S106预测的单段微地震监测缝网控制体积,计算水平井全井段的微地震监测缝网控制体积。
[0018]更进一步地,步骤S101中,所述地质力学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泥质含量、脆性指数、水平应力差、破裂压力;所述体积压裂改造参数包括裂缝密度、施工排量、压裂液量、支撑剂量。
[0019]更进一步地,步骤S102中,所述缝网控制体积预测矩阵M和预测参考列M0分别采用公式(Ⅰ)和公式(Ⅱ)计算:
[0020][0021]M0=[M0(1),M0(2),

,M0(n)]ꢀꢀꢀ
(Ⅱ)
[0022]式中:M为缝网控制体积预测矩阵;
[0023]M
i
(j)为预测矩阵元素;
[0024]m为水平井体积压裂已测段段数;
[0025]n为影响水平井已测段缝网控制体积因素个数;
[0026]M0为预测参考列,预测参考列元素为水平井未测段地质力学参数和体积压裂施工参数。
[0027]更进一步地,步骤S103中,所述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控制体积预测模型A采用公式(Ⅲ)计算:
[0028][0029]式中:A为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控制体积预测模型。
[0030]步骤S104中,所述缝网控制体积预测矩阵标准化元素采用公式(Ⅳ)进行标准化处理,缝网控制体积预测模型元素采用公式(

)进行标准化处理,
[0031][0032][0033]式中:为缝网控制体积预测矩阵标准化元素,
[0034]A
*
为缝网控制体积预测矩阵标准化矩阵。
[0035]更进一步地,步骤S105中,所述水平井预测压裂段与已测压裂段之间的相似系数采用公式(

)计算:
[0036][0037]式中:SI
i
为水平井预测压裂段与已测压裂段之间的相似系数,无因次;
[0038]为缝网控制体积预测矩阵标准化元素;
[0039]为预测参考列标准化元素。
[0040]更进一步地,步骤S107中,所述水平井全井段的微地震监测缝网控制体积采用公
式(

)计算:
[0041][0042]式中:SRV为水平井全井段微地震监测缝网控制体积,104m3;
[0043]SRV
i
为水平井单段微地震监测缝网控制体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控制储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并根据预测水平井基础大数据,建立耦合不同影响因素的缝网控制体积预测模型,并进一步预测水平井全井段的微地震监测缝网控制体积;S2,根据水平井所在储层物性参数建立非均质地质模型,并将水平井全井段微地震监测缝网控制体积导入地质模型中得到产能预测模型;S3,根据水平井生产动态参数,利用产能预测模型,计算有效缝网控制体积,进一步根据储层物性参数定量的计算缝网控制储量,并定义水平井缝网控制储量指数,定量的评价水平井体积压裂开发效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控制储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获取并根据预测水平井基础大数据,建立耦合不同影响因素的缝网控制体积预测模型,并进一步预测水平井全井段的微地震监测缝网控制体积,具体包括:步骤S101,获取基础大数据:包括收集预测水平井各压裂段地质力学参数和体积压裂改造参数,以及同平台水平井已测段的微地震监测的缝网控制体积;步骤S102,根据步骤S101获取的基础大数据,分析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控制储量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建立缝网控制体积预测矩阵M和预测参考列M0,其中预测矩阵元素为水平井已测段地质力学参数和体积压裂改造参数;预测参考列元素为水平井未测段地质力学参数和体积压裂改造参数;步骤S103,耦合步骤S102的预测矩阵M和预测参考系列M0,建立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控制体积预测模型A;步骤S104,分别对步骤S102建立的缝网控制体积预测矩阵元素、预测参考系列元素和步骤S103建立的水平井体积预测模型元素进行标准化处理;步骤S105,根据步骤S104获得的缝网控制体积预测矩阵标准化元素,定量计算水平井预测压裂段与已测压裂段之间的相似系数;步骤S106,将步骤S105计算的水平井预测压裂段与已测压裂段之间的相似系数进行排序,将最大相似系数对应的已测压裂段缝网控制体积赋值给预测压裂段;步骤S107,根据步骤S106预测的单段微地震监测缝网控制体积,计算水平井全井段的微地震监测缝网控制体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控制储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中,所述地质力学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泥质含量、脆性指数、水平应力差、破裂压力;所述体积压裂改造参数包括裂缝密度、施工排量、压裂液量、支撑剂量。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控制储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2中,所述缝网控制体积预测矩阵M和预测参考列M0分别采用公式(Ⅰ)和公式(Ⅱ)计算:
M0=[M0(1),M0(2),

,M0(n)]
ꢀꢀꢀꢀ
(Ⅱ)式中:M为缝网控制体积预测矩阵;M
i
(j)为预测矩阵元素;m为水平井体积压裂已测段段数;n为影响水平井已测段缝网控制体积因素个数;M0为预测参考列,预测参考列元素为水平井未测段地质力学参数和体积压裂施工参数。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控制储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3中,所述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控制体积预测模型A采用公式(Ⅲ)计算,步骤S104中,所述缝网控制体积预测矩阵标准化元素采用公式(Ⅳ)进行标准化处理,缝网控制体积预测模型元素采用公式(

)进行标准化处理,)进行标准化处理,)进行标准化处理,式中:A为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控制体积预测模型;
为缝网控制体积预测矩阵标准化元素,A
*
为缝网控制体积预测矩阵标准化矩阵。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密油藏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矿生刘汉斌唐梅荣杜现飞马兵吴顺林张同伍陶亮鲜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