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远专利>正文

自动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492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笔,其结构包括外筒、中筒、内管、顶芯。出芯方式是旋转出芯。使用时,可以从笔的后端填装笔芯,其优点是达到笔芯的最佳使用率。与以往的同类发明专利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顶芯必须和所使用的笔芯等粗的问题,从而使本发明专利技术所使用的笔芯可以很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文具,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笔。(二)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对外筒(6)的旋转,实现笔芯的移动。 以往的同类品在使用时把笔芯填装在中筒(4)里面,也就是说把笔芯和顶芯(2) 填装在同一个通道里,这主要产生了两个问题①若从尾部填装笔芯,必须把顶芯(2) 取出。②所使用的笔芯必须和顶芯(2)等粗。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解决。 使用者使用时若从笔的后端填装笔芯,不必取出顶芯(2)。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笔芯可以比顶芯(2)细。(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自动笔所使用的笔芯包含粉笔、铅笔、蜡笔、橡皮。 内管(1)设有纵向槽。 所使用的笔芯填装在内管(1)内。顶芯(2)设有卡头(3)和爪(5)。顶芯(2)套在内管(1)外面,爪(5)透过内管(1)的纵向槽固定住内管(1) 内的笔芯。中筒(4)设有纵向槽。中筒(4)套在顶芯(2)外面。卡头(3)卡在中筒(4)的纵向槽内。 外筒(6)设有螺旋槽。外筒(6)套在中筒(4)外面。卡头(3)透过中筒(4)的纵向槽卡在外筒(6) 的螺旋槽里。外筒(6)的旋转可以带动卡头(3)沿中筒(4)的纵向槽发生移动,从而带动顶 芯(2)发生移动,于是实现了笔芯的移动。附图说明图l是整体外观正面视图。图中(1)是内管,(4)是中筒,(6)是外筒。 图2是整体外观90度正侧图。图中(1)是内管,(4)是中筒,(6)是外筒。 图3是去掉外筒(6)之后的正面视图。图中(1)是内管,(2)是顶芯,(3)是卡 头,(4)是中筒。图4是去掉外筒(6)之后的卯度正侧图。图中(1)是内管,(3)是卡头,(4) 是中简。图5是去掉外筒(6)之后的45度侧视图。图中(1)是内管,(2)是顶芯,(3) 是卡头,(4)是中筒。图6是外筒(6)的透视图。 图7是外筒(6)的正面外观图。 图8是外筒(6)的纵剖图。 图9是中筒(4)。 图10是内管(1)。图11是顶芯(2)。图中(3)是卡头,(5)是爪。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时可以在笔的前端把内管(1)和中筒(4)相互固定在一起。 使用者使用时可以通过对外筒(6)的旋转,实现对笔芯的移动的控制。 使用者可以选择从笔的前端填装笔芯。当使用者选择从笔的后端填装笔芯时,可以通过对外筒(6)的旋转,把顶芯(2) 推到中筒(4)的尾端,这时爪(5)会自然张开,使用者就可以从笔的后端往内管(1) 内填装所使用的笔芯了。从笔的后端填装笔芯的优点在于,可以不取出残笔芯,装入新笔芯后残笔芯仍然可 以继续使用,从而达到笔芯的最佳使用率。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笔,其特征是内管(1),顶芯(2),卡头(3),中筒(4),爪(5),外筒(6)。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笔,其特征是内管(1)设有纵向槽。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笔,其特征是顶芯(2)设有卡头(3)和爪(5)。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笔,其特征是中筒(4)设有纵向槽。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笔,其特征是外筒(6)设有螺旋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笔,其结构包括外筒、中筒、内管、顶芯。出芯方式是旋转出芯。使用时,可以从笔的后端填装笔芯,其优点是达到笔芯的最佳使用率。与以往的同类专利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解决了顶芯必须和所使用的笔芯等粗的问题,从而使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笔芯可以很细。文档编号B43K23/00GK101659170SQ200910011778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远 姚 申请人:远 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笔,其特征是:内管(1),顶芯(2),卡头(3),中筒(4),爪(5),外筒(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远
申请(专利权)人:姚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