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针及介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944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是一种介入针及介入系统,介入针包括如下组成部分:外芯,其两端分别为操作端和介入端,外芯横截面的外轮廓曲线呈扁平状;内芯,布置在外芯内,内芯的前端延伸至介入端;功能区,布置在外芯内并与内芯位置错开,功能区以及内芯沿外芯横截面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多芯体介入针在试验或治疗时所造成创伤面的大小,满足微小型活体穿刺、活检或者检测等操作的需求。活检或者检测等操作的需求。活检或者检测等操作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针及介入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是一种介入针及介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治疗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其治疗疾病的种类较多,因其损伤小、安全易行、副作用及并发症少等优势而在血管性和肿瘤的微创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0003]介入针是介入治疗器械的一种,主要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窗口将其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现有技术中的介入针针体截面主要为圆形设计,当针体内设置多根芯体后,需加大介入针的截面直径来避免芯体之间产生位置干涉,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介入针截面直径增大后,针对一些微小型活体的实验或人体治疗会留下较大的创伤,不易恢复,无法满足微小型活体穿刺、活检或者检测等的需求,因此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避免和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介入针及介入系统。本技术降低了多芯体介入针在试验或治疗时所造成创伤面的大小,满足微小型活体穿刺、活检或者检测等操作的需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介入针,介入针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0007]外芯,其两端分别为操作端和介入端,外芯横截面的外轮廓曲线呈扁平状;
[0008]内芯,布置在外芯内,内芯的前端延伸至介入端;
[0009]功能区,布置在外芯内并与内芯位置错开,功能区以及内芯沿外芯横截面的长度方向布置。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内芯与外芯横截面的外轮廓曲线相切布置。<br/>[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沿外芯的横截面定义可以容纳内芯以及功能区的最小直径圆形区域,外芯横截面的外轮廓曲线位于最小直径圆形区域的范围内。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外芯横截面的外轮廓曲线为椭圆曲线。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功能区为开设在外芯内的工作通道,工作通道自操作端延伸至介入端,工作通道用于完成输送医疗器械、输送药物、抽吸废液、输送清洗液中的至少一种操作。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内芯、工作通道与外芯呈一体化设计。
[00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工作通道与外芯横截面的外轮廓曲线相切布置。
[001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外芯内布置有向目标部位产生照明光束的照明光纤,照明光纤的位置位于工作通道和内芯之间。
[001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内芯为用于穿刺作业的穿刺针芯、用于获取目标部位环境参数的感应元件或用于获取目标部位图像信息的成像元件中的至少一种。
[0018]一种介入系统,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0019]所述的一种介入针;
[0020]外接光源,通过导光束与介入针连接从而为目标部位提供光照条件;
[0021]显示器,通过摄像系统与介入针连接并实时反馈目标部位的实时图像画面;
[0022]影像工作站,优化处理自目标部位获取的图像信息。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相较于传统的介入针,本技术将介入针外芯横截面的外轮廓曲线设置为扁平状,在可容纳内芯和功能区的前提下,使介入针的体积远小于传统的介入针体积,在使用介入针进行介入操作时,给活体带来的创伤较小,对于患者而言更易于恢复,减少伤口感染的可能,同时可满足微小型活体穿刺、活检或者检测等操作的需求。
[0025]2、本技术介入针外芯横截面的外轮廓曲线可设计为椭圆形、蛋形或葫芦形,多种外轮廓曲线均可使介入针的体积远小于传统介入针的体积;实际上,沿外芯的横截面定义可容纳内芯以及工作通道的最小直径的圆形区域,只要外芯横截面的外轮廓曲线位于该最小直径的圆形区域内,同时外芯的外轮廓曲线无尖锐段,为光滑曲线,则满足以上条件的外轮廓曲线均可起到缩小介入针体积以及减小创伤的效果。
[0026]3、本技术的功能区以及内芯均与外芯横截面的外轮廓曲线相切布置,最大化外芯的空间利用率,在不影响介入诊疗操作的前提下,使患者所受的创伤最小化;这里的相切布置指的是内芯以及工作通道与外芯横截面的外轮廓曲线以近似相切的方式布置,考虑到结构强度问题,内芯以及工作通道与外芯横截面的外轮廓曲线之间还存在一定间隙。
[0027]4、本技术的功能区可安装不同的功能部件以辅助介入针的介入,功能区还可以为开设在外芯内的工作通道,从而实现输送医疗器械、输送药物、抽吸废液以及输送清洗液等功能;在实际临床需要时可沿工作通道放入手术用的医疗器械,使医疗器械到达活体的目标部位,便于医生执行手术操作;当需要药物治疗时,可沿工作通道输入治疗用的药物,使药物沿工作通道顺利到达目标部位发挥药效,可以实现单极或多极的药物注射功能;在手术完毕或药物治疗完毕后,可沿工作通道将目标部位的组织废液抽吸出来,并沿工作通道向目标部位输送干净的清洗液进行清洗,使活体的目标部位疮面更快痊愈,以免发生感染。
[0028]5、本技术在外芯内还布置有照明光纤,从而可对活体内的目标部位进行照明,配合成像元件使用,降低了操作者的操作难度;在内芯和工作通道占据外芯内的绝大部分空间后,照明光纤布置在外芯的剩余空间内,从而最大化外芯的空间利用率;由于介入针整体的一体化设计,可以在照明的同时实现同步给药,这样可以在注射药剂的同时通过药物的吸收情况和流速来控制给药的速度,使得给药效果达到最优化。
[0029]6、本技术的介入针在操作时,整个介入系统可为操作者提供目标部位的实时情况反馈,并将目标部位的图像或者数据处理成便于操作者观察的画面或者数据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形成目标部位的实时导航画面以供操作者观察,便于操作者做出及时的诊疗和判断。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外芯横截面的第一种外轮廓曲线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外芯横截面的第二种外轮廓曲线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外芯横截面的第三种外轮廓曲线示意图。
[003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介入针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介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
[0036]1、介入针;11、外芯;12、内芯;
[0037]111、引导通道;112、工作通道;113、照明光纤;
[0038]114、操作端;115、介入端;
[0039]2、操作手柄;21、导光束;22、外接光源;
[0040]23、摄像系统;24、显示器;25、影像工作站。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针,其特征在于,介入针包括如下组成部分:外芯,其两端分别为操作端和介入端,外芯横截面的外轮廓曲线呈扁平状;内芯,布置在外芯内,内芯的前端延伸至介入端;功能区,布置在外芯内并与内芯位置错开,功能区以及内芯沿外芯横截面的长度方向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针,其特征在于,内芯与外芯横截面的外轮廓曲线相切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针,其特征在于,沿外芯的横截面定义可以容纳内芯以及功能区的最小直径圆形区域,外芯横截面的外轮廓曲线位于最小直径圆形区域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介入针,其特征在于,外芯横截面的外轮廓曲线为椭圆曲线。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介入针,其特征在于,功能区为开设在外芯内的工作通道,工作通道自操作端延伸至介入端,工作通道用于完成输送医疗器械、输送药物、抽吸废液、输送清洗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李富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可映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