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配电系统用电缆线缆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941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配电系统用电缆线缆架,包括移动底座、稳固装置以及支架结构。移动底座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下方的移动轮以及固定至底板上方的十字加强架,实现对电缆线缆架的移动;稳固装置包括固定至底板上的加强块、贯穿加强块和底板的调节杆以及位于调节杆底部的锥形支座,调节杆与加强块通过螺纹连接,调节杆自转以带动锥形支座相对所述底板上下移动,提高电缆线缆架的稳定性;支架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杆和水平贯穿立杆的电缆架,电缆架沿立杆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相邻的电缆架相互垂直,提升电缆线缆架对电缆的容纳量并保证电缆线缆架的稳固性。证电缆线缆架的稳固性。证电缆线缆架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配电系统用电缆线缆架


[0001]本技术属于电线、电缆支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配电系统用电缆线缆架。

技术介绍

[0002]在配电建设行业,施工时经常需要引电线、电缆以供电气设备作业使用,电线、电缆在地上随意引拉,破坏施工环境,容易损伤及浸水,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使用电缆线缆架将电缆、电线挂起。
[0003]现有设计中,有采用将电缆线缆架固定于墙面,以达到防止电线、电缆不随意散落于地面,但是施工、用电的位置随时会发生变化,所以此种固定电缆线缆架存在安装不方便、移动不灵活、施工成本较高、而且回收率低等问题。也少有采用移动式的电缆线缆架,电缆本身重量大、种类多,使得现有的电缆线缆架设计体型大、占地面积大,稳定性差,容易在取放电缆时造成电缆线缆架的歪斜或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配电系统用电缆线缆架,设计移动底座以实现对电缆线缆架的移动,便于对电缆的取放;在移动底座上安装稳固装置,以保证静止时的电缆线缆架的稳固性;采用立式的支架结构,保证电缆线缆架对电缆的容纳量,并减少电缆线缆架本身的占地面积。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智能配电系统用电缆线缆架,包括移动底座、稳固装置以及支架结构。移动底座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下方的移动轮以及固定至底板上方的十字加强架,实现对电缆线缆架的移动;稳固装置包括固定至底板上的加强块、贯穿加强块和底板的调节杆以及位于调节杆底部的锥形支座,调节杆与加强块通过螺纹连接,调节杆自转以带动锥形支座相对所述底板上下移动,提高电缆线缆架的稳定性;支架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杆和水平贯穿立杆的电缆架,电缆架沿立杆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相邻的电缆架相互垂直,提升电缆线缆架对电缆的容纳量并保证电缆线缆架的稳固性。
[0007]进一步地,调节杆的底部周向开设有限位槽,锥形支座套接至限位槽,限位槽限制锥形支座沿调节杆的延伸方向移动,锥形支座能够沿调节杆的轴线转动。
[0008]进一步地,稳固装置沿立杆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4个,且稳固装置靠近底板的边缘处,以提高电缆线缆架处于静止状态时的稳定性。
[0009]进一步地,立杆与十字加强架之间固定有多组肋板,各肋板沿立杆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提高立杆与移动底座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10]进一步地,移动轮设置有4个,各移动轮均位于十字加强架的正下方,提高移动轮对立杆的支撑强度。
[0011]进一步地,移动轮具有锁止机构,锁止机构能够限制移动轮转动,防止处于静止状
态下的电缆线缆架发生滑移现象。
[0012]进一步地,立杆顶部安装有灯泡,移动底座上固定有电连接灯泡的电源,实现对电缆线缆架的照明,便于对电缆的取放操作。
[0013]进一步地,沿立杆向下的延伸方向,电缆架的长度逐渐增加,提高立杆承载电缆时的稳定性。
[0014]进一步地,调节杆顶端固定有六边形的扳拧块,便于对调节杆进行转动。
附图说明
[0015]图1用以说明本技术中一种智能配电系统用电缆线缆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连接示意图;
[0016]图2用以说明本技术中一种智能配电系统用电缆线缆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用以说明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4用以说明本技术中一种智能配电系统用电缆线缆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0019]图5用以说明图4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6用以说明本技术中一种智能配电系统用电缆线缆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移动底座;11、底板;12、移动轮;121、锁止机构;13、十字加强架;14、肋板;2、稳固装置;21、加强块;22、调节杆;221、限位槽;222、扳拧块;23、锥形支座;3、支撑结构;31、立杆;32、电缆架;33、灯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前、后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即产品的行进方向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定性的。
[0025]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相对运动”等动态用语,不仅是位置上的变动,还包括转动、滚动等位置上没有发生相对变化,但状态却发生改变的运动。
[0026]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位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27]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智能配电系统用电缆线缆架,包括移动底座1、稳固装置2以及支架结构。移动底座1包括底板11、设于底板11下方的移动轮12以及固定至底板11上方的
十字加强架13,实现对电缆线缆架的移动;稳固装置2包括固定至底板11上的加强块21、贯穿加强块21和底板11的调节杆22以及位于调节杆22底部的锥形支座23,调节杆22与加强块21通过螺纹连接,调节杆22自转以带动锥形支座23相对所述底板11上下移动,提高电缆线缆架的稳定性;支架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杆31和水平贯穿立杆31的电缆架32,电缆架32沿立杆31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相邻的电缆架32相互垂直,提升电缆线缆架对电缆的容纳量并保证电缆线缆架的稳固性。
[0028]在一实施例中,首先,将电缆套设至电缆线缆架的电缆架32上。然后,人工推动电缆线缆架,移动轮12转动以带动电缆线缆架移动至适当位置。最后,转动调节杆22以使调节杆22底部的锥形支座23下移,直至锥形支座23撑起底板11,此时锥形支座23与移动轮12共同对底板11起到支撑作用。
[0029]需要说明的是,电缆套设至电缆架32上时,电缆架32由于相互垂直,因此位于立杆31四周的电缆的重量基本相同,即立杆31四周的电缆架32对立杆31的作用力基本持平,有助于提高立杆31的稳定性,防止立杆31一侧的电缆架32对立杆31的作用力过大,使立杆31出现歪斜现象。
[0030]还需要说明的是,稳固装置2的加强块21用于提高调节杆22相对底板11的连接强度,有助于调节杆22相对底板11保持竖直状态。加强块21与底板11固定连接,调节杆22通过加强块21对底板11具有作用力,保证调节杆22与底板11之间的连接强度。
[0031]在一实施例中,电缆线缆架具有移动状态和静止状态,当电缆线缆架处于移动状态时,移动轮12转动同时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配电系统用电缆线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包括底板、设于所述底板下方的移动轮以及固定至所述底板上方的十字加强架;稳固装置,所述稳固装置包括固定至所述底板上的加强块、贯穿所述加强块和所述底板的调节杆以及位于所述调节杆底部的锥形支座,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加强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自转以带动所述锥形支座相对所述底板上下移动;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杆和水平贯穿所述立杆的电缆架,所述电缆架沿所述立杆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相邻的所述电缆架相互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系统用电缆线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底部周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锥形支座套接至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限制所述锥形支座沿所述调节杆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锥形支座能够沿所述调节杆的轴线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系统用电缆线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装置沿所述立杆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冰王力李绪宝刘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鸿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