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糖核酸分子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26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糖核酸分子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核糖核酸分子的序列如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糖核酸分子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核糖核酸分子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佐剂是一种在疫苗制剂中加入的能够增加疫苗抗原物质免疫原性的物质。大部分疫苗都需要佐剂来增强免疫原性,以诱导更强的免疫应答,为机体提供更好的保护。疫苗佐剂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为增强抗原提呈细胞和/或淋巴结的抗原提呈,从而增强免疫反应的佐剂,主要包括铝盐、水油乳剂(油包水和水包油等)和脂质体等;第二大类为免疫刺激或免疫增强剂,主要包括各种模式识别受体的激活剂,通过激活模式识别受体诱导固有免疫,进而诱导适应性免疫,主要包括TLR9的配体CpG、TLR3的配体Poly(I:C)和TLR4的配体MPL等;第三大类则为上述两类佐剂的组合,例如,将MPL吸附到铝盐上的AS04、MPL和QS21组合成的AS02、在脂质体中加入MPL和QS21的AS01以及铝盐和CpG的佐剂组合等。
[0003]近百年来,在很长时间内,只有铝盐佐剂一种被应用于各种疫苗,直至近十几年来,才有几种新型佐剂获批上市,包括MF59、AS01、AS03、AS04、CpG1018和Matrix

M。其中,CpG是模式识别受体TLR9的激活剂,通过与TLR9相互作用诱导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0004]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是一类主要由免疫系统细胞表达、识别特定分子结构即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免疫受体,在激活固有免疫和诱导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模式识别受体通过识别外来病原体不同于宿主的一些特征来区分“我”与“非我”,例如,在哺乳动物中,约70%

80%的CpG位点的胞嘧啶是被甲基化修饰的,而原核生物的大多数CpG位点的胞嘧啶则未被甲基化,因此哺乳动物的TLR9通过识别未甲基化的CpG来判断宿主是否收到了外来病原体的感染,进而决定是否启动固有免疫等抗感染作用。
[0005]RIG

I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模式识别受体,当未与配体结合时,其激活固有免疫信号的CARD结构域被隐藏在三级结构内部,不能诱导固有免疫,当其配体与其CTD结构域结合,使其CARD被释放并激活下游MAVS,诱导固有免疫。
[0006]RNA是将生命体储存在DNA中的遗传信息转换为蛋白质的重要物质,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中。真核生物的RNA则存在加帽、假尿嘧啶、m6A等多种修饰,造成病原体,尤其是原核病原体的RNA与真核生物的RNA存在很多差异,而RIG

I则可特异识别来源于病毒的RNA,进而感受到病毒的入侵,启动固有免疫应答。RIG

I特异性识别的配体具有以下特征,首先,RIG

I更容易与含有5

三磷酸的双链RNA结合;其次,平末端的双链RNA激活RIG

I的效果也更强;再次,AU配对的双链RNA与RIG

I的CTD结构域的亲和力更强;最后,也有文章报道,G与U之间的不稳定配对也能增强双链RNA的激活RIG

I的能力。
[0007]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分节段的RNA病毒,其基因组可被模式识别受体MDA5和RIG

I识别,进而激活固有免疫可抗病毒应答,新冠病毒也是一种RNA病毒,其基因组也可以激活RIG

I。然而直接以来源于病毒的基因序列形成的双链RNA当作RIG

I的配体并不能很有效地激活RIG

I受体介导的IFN信号通路不能很有效地诱导固有免疫。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糖核酸分子及其应用,所述核糖核酸分子具有更强地RIG

I激活活性,能够更好地激活RIG

I受体介导的IFN信号通路,更好地诱导机体固有免疫。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糖核酸分子,所述核糖核酸分子的序列如式Ⅰ所示:p
d
M
(1

a)
E
(1

b)
X
(1

c)
F
(1

b)
N
(1

a)
,式Ⅰ;
[0010]其中:p表示所述核糖核酸分子的首个核苷酸M1的5

端的磷酸根;
[0011]M
(1

a)
表示从M1至M
a
的核苷酸序列;
[0012]N
(1

a)
表示从N1至N
a
的核苷酸序列;
[0013]E
(1

b)
表示从E1至E
b
的核苷酸序列;
[0014]F
(1

b)
表示从F1至F
b
的核苷酸序列;
[0015]X
(1

c)
表示从X1至X
c
的核苷酸序列;
[0016]M、N、E、F和X分别表示鸟苷、尿苷、腺苷、胞苷或上述核苷的类似物,且M与N,E与F分别互补配对;
[0017]a、b、c和d依次为5~20、10~150、3~10和1~3的整数。
[0018]优选的,所述核糖核酸分子包括至少50个核苷酸。
[0019]优选的,所述E
(1

b)
和F
(1

b)
的核苷酸序列中包括至少40%的尿苷或尿苷的类似物。
[0020]优选的,所述核糖核酸分子的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1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中的任意一种。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核糖核酸分子在制备免疫佐剂和/或免疫增强剂中的应用。
[0022]优选的,所述免疫佐剂和/或免疫增强剂为靶向RIG

I受体的配体。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免疫佐剂,所述免疫佐剂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核糖核酸分子和其他疫苗佐剂。
[0024]优选的,所述其他疫苗佐剂包括铝盐。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核糖核酸分子或免疫佐剂在制备疫苗中的应用。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疫苗,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核糖核酸分子或免疫佐剂、核酸递送系统和药用活性成分。
[0027]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糖核酸分子,所述核糖核酸分子的序列如式Ⅰ所示:p
d
M
(1

a)
E
(1

b)
X
(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糖核酸分子,所述核糖核酸分子的序列如式Ⅰ所示:p
d
M
(1

a)
E
(1

b)
X
(1

c)
F
(1

b)
N
(1

a)
式Ⅰ;其中:p表示所述核糖核酸分子的首个核苷酸M1的5

端的磷酸根;M
(1

a)
表示从M1至M
a
的核苷酸序列;N
(1

a)
表示从N1至N
a
的核苷酸序列;E
(1

b)
表示从E1至E
b
的核苷酸序列;F
(1

b)
表示从F1至F
b
的核苷酸序列;X
(1

c)
表示从X1至X
c
的核苷酸序列;M、N、E、F和X均表示鸟苷、尿苷、腺苷、胞苷或上述核苷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超强白玉梁争论毛群颖李克雷贺倩刘建阳吴星高帆卞莲莲王茜宋子扬刘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