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开裂公路路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8856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路基技术领域,具体一种防开裂公路路基,包括路基段一、路基段二和防开裂层,所述路基段一和路基段二连接处的顶部均开设有用于安置防开裂层的凹槽,所述防开裂层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对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通过对接机构卡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分别嵌设在路基段一顶部的凹槽和路基段二顶部的凹槽内,所述防开裂层的顶端设置有覆盖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建造本路基时,将防开裂层嵌设在路基段一和路基段二连接处的顶部,防开裂层用于衔接路基段一和路基段二,提高路基段一和路基段二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路基段一和路基段二连接处开裂的几率,提高路基的使用寿命。提高路基的使用寿命。提高路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开裂公路路基


[0001]本技术属于路基
,具体涉及一种防开裂公路路基。

技术介绍

[0002]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路面铺设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在纵断面上,路基必须保证线路需要的高度,在平面上,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线路,在土木工程中,路基在施工数量、占地面积及投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部分路基在使用时会出现裂纹。
[0003]路基开裂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纵向开裂、横向开裂及网状开裂,其中造成路基横向开裂的只要原因有先后完工的路基段在对接时,由于完工日期不同,先前完成的路基段已经晾干发硬,后完成的路基段与先前完工的路基段对接时,混凝土无法交融,造成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不足,长时间碾压容易造成连接处开裂,尤其是新老路段的对接,连接处更容易出现横向裂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开裂公路路基,它通过在两段路基连接处设置防开裂层,提高路基连接处的强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开裂公路路基,包括路基段一、路基段二和防开裂层,所述路基段一和路基段二连接处的顶部均开设有用于安置防开裂层的凹槽,所述防开裂层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对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通过对接机构卡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分别嵌设在路基段一顶部的凹槽和路基段二顶部的凹槽内,所述防开裂层的顶端设置有覆盖层。
[0006]进一步的,所述路基段一和路基段二之间设置有粘接剂层。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嵌设在路基段一顶部凹槽内的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插柱,所述插柱嵌设在路基段一的内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嵌设在路基段二顶部凹槽内的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插筒,所述插筒嵌设在路基段二的内部,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浇筑孔,若干所述浇筑孔与若干所述插筒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插筒的表面开设有沿插筒长度方向等距分布的通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对接机构包括一体式连接在第一基板一侧的第一延展板以及一体式连接在第二基板一侧的第二延展板,所述第一延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沿第一延展板长度方向等距分布的对接插孔,所述第二延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沿第二延展板长度方向等距分布的对接插头,所述对接插头插接在对应的对接插孔内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延展板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斜面,所述第二延展板顶端的一侧设置有与斜面配合的斜板,所述斜面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沿斜面长度方向等距分布的卡板,
所述斜板的表面开设有沿斜板长度方向等距分布的卡槽,若干所述卡板分别卡合连接在若干所述卡槽的内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板的顶端和第二基板的顶端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斜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覆盖层包括沥青层以及嵌设在沥青层内部的金属网,所述沥青层的顶端、路基段一的顶端以及路基段二的顶端平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建造本路基时,将防开裂层嵌设在路基段一和路基段二连接处的顶部,防开裂层用于衔接路基段一和路基段二,提高路基段一和路基段二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路基段一和路基段二连接处开裂的几率,提高路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正剖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防开裂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第一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第二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图1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0]1、路基段一;2、路基段二;3、粘接剂层;4、覆盖层;41、沥青层;42、金属网;5、防开裂层;51、第一连接组件;511、第一基板;512、插柱;52、第二连接组件;521、第二基板;522、插筒;523、通孔;524、浇筑孔;53、对接机构;531、第一延展板;532、第二延展板;533、对接插孔;534、对接插头;535、斜面;536、斜板;537、卡板;538、卡槽;54、斜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0022]如图1和2所示,一种防开裂公路路基,包括路基段一1、路基段二2和防开裂层5,路基段一1和路基段二2之间设置有粘接剂层3,路基段一1和路基段二2连接处的顶部均开设有用于安置防开裂层5的凹槽,防开裂层5包括第一连接组件51、第二连接组件52和对接机构53,第一连接组件51和第二连接组件52通过对接机构53卡合连接,第一连接组件51和第二连接组件52分别嵌设在路基段一1顶部的凹槽和路基段二2顶部的凹槽内,防开裂层5的顶端设置有覆盖层4。
[0023]根据上述结构,防开裂层5用于衔接路基段一1和路基段二2,本公路路基在使用时降低路基段一1和路基段二2连接处开裂的几率,提高路基的使用寿命。
[0024]如图2和4所示,第一连接组件51包括嵌设在路基段一1顶部凹槽内的第一基板511,第一基板5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插柱512,插柱512嵌设在路基段一1的内部,第二连接组件52包括嵌设在路基段二2顶部凹槽内的第二基板521,第二基板5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插筒522,插筒522嵌设在路基段二2的内部,第二基板521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浇筑孔524,若干浇筑孔524与若干插筒522一一对应设置,插筒522的表面
开设有沿插筒522长度方向等距分布的通孔523。
[0025]根据上述结构,路基段一1为后制造的,路基段二2为提前完工的或者老旧的路基,在制造时,将第一基板511嵌设在路基段一1的顶部,插柱512嵌设在路基段一1的内部,提高第一连接组件51整体与路基段一1连接的强度,若路基段二2为同期提前的完工路段,可以将第二基板521嵌设在路基段二2的顶部,插筒522嵌设在路基段二2的内部,若路基段二2为老旧的路段,可以在路基段二2顶部开设对应的凹槽来安置第二基板521和插筒522,然后通过浇筑孔524向插筒522的内部注浆,提高第二连接组件52整体与路基段二2连接的稳定性,然后第二连接组件52通过对接机构53与第一连接组件51连接,用于遮盖路基段一1与路基段二2连接的缝隙,并提高路基段一1和路基段二2之间连接的强度,使路基段一1和路基段二2的连接处更加抗压,不易开裂。
[0026]如图3和4所示,对接机构53包括一体式连接在第一基板511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开裂公路路基,包括路基段一(1)、路基段二(2)和防开裂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段一(1)和路基段二(2)连接处的顶部均开设有用于安置防开裂层(5)的凹槽,所述防开裂层(5)包括第一连接组件(51)、第二连接组件(52)和对接机构(53),所述第一连接组件(51)和第二连接组件(52)通过对接机构(53)卡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51)和第二连接组件(52)分别嵌设在路基段一(1)顶部的凹槽和路基段二(2)顶部的凹槽内,所述防开裂层(5)的顶端设置有覆盖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开裂公路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段一(1)和路基段二(2)之间设置有粘接剂层(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开裂公路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51)包括嵌设在路基段一(1)顶部凹槽内的第一基板(511),所述第一基板(5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插柱(512),所述插柱(512)嵌设在路基段一(1)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开裂公路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52)包括嵌设在路基段二(2)顶部凹槽内的第二基板(521),所述第二基板(5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插筒(522),所述插筒(522)嵌设在路基段二(2)的内部,所述第二基板(521)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浇筑孔(524),若干所述浇筑孔(524)与若干所述插筒(52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插筒(522)的表面开设有沿插筒(522)长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倩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军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