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肠电极及直肠生物反馈与收缩放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882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直肠电极及直肠生物反馈与收缩放松系统,其中直肠电极包括头部电极片、中部电极片、后端电极片。头部电极片用于对直肠壁产生电刺激;中部电极片及后端电极片用于对耻骨直肠肌及肛门括约肌产生电刺激以及采集肌电信号。各电极可分别独立调节各自的频率、电流强度,以实现对直肠壁、耻骨直肠肌和肛门括约肌协调运动训练以及实现精准训练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肠电极及直肠生物反馈与收缩放松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直肠用电极产品。

技术介绍

[0002]直肠肛门疾病导致的排便异常通常表现为慢性便秘和功能性排便失禁,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较为严重的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如CN203122399U号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用于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上的直肠电极探头,采用的直肠电极结构是在电极主体上,采用一对环形电极片,环形电极片作用是采集肌电信号和进行电刺激,进行慢性便秘和功能性排便失禁的康复治疗。
[0003]由于现有技术中,直肠电极主体的长度一般为7

10cm左右。故采用现有技术的结构,2个环形电极片的间隔是3

4cm。其中第一个环形电极片距离直肠电极主体低端的长度约为5

6cm。一般直肠的长度是12

15cm,直肠的内部构造可结合图1所示。因此目前市面直肠电极只能采集或刺激到耻骨直肠肌和直肠浅端,而不能作用到肛门内、肛门外括约肌和直肠壁(临床上将直肠横壁纳入直肠壁,故本专利技术中的直肠壁包含了图1中的直肠壁及直肠横壁)。而在直肠的构造中,直肠壁的作用是感应粪便刺激;肛门内括约肌有协助排便的作用,无括约肛门的功能。肛门外括约肌是由环绕在肛门内括约肌周围的骨骼肌(又称横纹肌)构成,有较强的控制排便功能。一般来说在临床上,功能性排便障碍的患者在肛门直肠压力测定时可以表现为以下一些情况:一型,表现为用力排便时直肠压力升高,而肛门括约肌呈收缩状态,此种情况为不协调性收缩。二型,表现用力排便时直肠压力升高幅度不够,即推动力不足,同时肛门括约肌收缩。三型,患者用力排便时直肠压力升高,肛门括约肌松弛存在障碍。参与排便的过程:直肠壁:感应粪便刺激,若有便秘症状,则有可能是直肠壁的感觉阈值异常。内外括约肌:直肠内括约肌:由直肠环行肌在肛管处增厚而形成的肌环,叫肛门内括约肌。此括约肌环绕在肛管的上3/4,为不随意的平滑肌。肛门内括约肌有协助排便的作用,无括约肛门的功能。肛门外括约肌是由环绕在肛门内括约肌周围的骨骼肌(又称横纹肌)构成,有较强的控制排便功能。正常情况下收缩,刺激时放松。若有便秘症状,则有可能是内外括约肌不协调收缩或括约肌基础静息压松弛率较低。由于盆底肌功能紊乱,排便时耻骨直肠肌、肛门外括约肌不仅不能舒张,反而收缩,张力更高,以致肛门口不松弛,则大便不能排出(通俗地说,就是不会排便)。正常情况下收缩,刺激时放松。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上述结构的直肠电极探头来训练直肠的耻骨直肠肌的收缩和放松能力,或单独的球囊式作用于直肠壁模拟排便试验。而便秘患者往往是由于耻骨直肠肌和肛门括约肌运动不协调,以及对排便感知放松度差、控便能力差等多方原因导致。所以此类直肠电极探头的生物反馈无法达到监测和训练肛门括约肌及直肠壁活动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直肠电极,目的是可以采集肛门括约肌信号,同时可以对直肠壁进行电刺激治疗,达到锻炼直肠肌力、对便秘患者的直肠反射进行被动反射
训练的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括该直肠电极的直肠生物反馈与收缩放松系统以及对应的训练方法。
[0006]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直肠电极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直肠电极,包括电极本体、位于电极本体前端的头部、位于电极本体后端的托盘结构,所述托盘结构的外缘宽度大于电极本体的宽度;所述头部设有头部电极片,电极本体周向设有中部电极片,托盘结构面向前的表面设有后端电极片。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头部电极片、中部电极片、后端电极片均包括两片,两片头部电极片对称的设置于头部两侧,一片头部电极片接正极,另一片头部电极片接负极;两片中部电极片一前一后围绕设置于电极本体外围,一片中部电极片接正极,另一片中部电极片接负极;两片后端电极片对称的设置于托盘结构前表面且分别位于电极本体两侧,一片后端电极片接正极,另一片后端电极片接负极。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头部电极片只有一片头部电极片、只有一片中部电极片,后端电极片包括两片;所述头部电极片包裹住头部,中部电极片围绕设置于电极本体外围,且头部电极片与中部电极片中,一片接正极,另一片接负极;两片后端电极片对称的设置于托盘结构前表面且分别位于电极本体两侧,一片后端电极片接正极,另一片后端电极片接负极。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头部电极片、中部电极片、后端电极片的内侧附带加热原件。
[0011]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直肠电极能够通过头部电极片对直肠壁进行电刺激,通过中部电极片实现对耻骨直肠肌的生物反馈(肌电信号)及对耻骨直肠肌的电刺激,通过后端电极片实现对肛门括约肌的生物反馈(肌电信号)及对肛门括约肌的电刺激。各电极可分别独立调节各自的频率、电流强度,以实现对直肠壁、耻骨直肠肌和肛门括约肌协调运动训练以及实现精准训练的目的。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括上述直肠电极的直肠生物反馈与收缩放松系统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信息传输和输出模块,信息传输和输出模块分别独立控制每对电极片输出的电刺激参数;头部电极片用于产生电刺激;中部电极片及后端电极片均用于产生电刺激以及采集肌电信号;
[0013]当后端电极片采集到的肌电信号大于阈值时,该肌电信号指令传递给信息传输和输出模块,信息传输和输出模块启动指令使中间电极片及后端电极片输出预设强度的电流产生电刺激。
[0014]该直肠生物反馈与收缩放松系统能够对各电极分别独立调节各自的频率、电流强度,来实现精准训练的目的。
[0015]使用上述直肠生物反馈与收缩放松系统的直肠肌群训练方法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6]首先将直肠电极放入直肠内,后端电极抵靠肛门括约肌;如果是由肛门括约肌导致的便秘,启用后端电极片提供肌电信号采集及电刺激;如果是直肠壁感觉阈导致的便秘,启用头部电极片提供电刺激;如果是耻骨直肠肌导致的便秘,启用中部肌电片提供肌电信号采集及电刺激。
[0017]有益效果:上述直肠肌群训练方法可以对直肠壁进行电刺激感觉阈恢复治疗,同时对肛门括约肌导致的便秘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KEGEL训练。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直肠电极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9]一种直肠电极,包括电极本体、位于电极本体前端的球囊、位于电极本体后端的托盘结构、自电极本体内部向前延伸至球囊中的充放气管,所述托盘结构的外缘宽度大于电极本体的宽度;所述托盘结构面向前的表面设有后端电极片。
[0020]进一步的,所述电极本体周向设有两片中部电极片,该两片中部电极片一前一后围绕设置于电极本体外围,一片中部电极片接正极,另一片中部电极片接负极。
[0021]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直肠电极中,通过球囊实现排便感受时盆底肌放松及控便能力评估、直肠壁感觉阈恢复训练、排便生物反馈训练,通过中部电极片实现对耻骨直肠肌的生物反馈(肌电信号)及对耻骨直肠肌的电刺激,通过后端电极片实现对肛门括约肌的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肠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本体、位于电极本体前端的头部、位于电极本体后端的托盘结构,所述托盘结构的外缘宽度大于电极本体的宽度;所述头部设有头部电极片,电极本体周向设有中部电极片,托盘结构面向前的表面设有后端电极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电极片、中部电极片、后端电极片均包括两片,两片头部电极片对称的设置于头部两侧,一片头部电极片接正极,另一片头部电极片接负极;两片中部电极片一前一后围绕设置于电极本体外围,一片中部电极片接正极,另一片中部电极片接负极;两片后端电极片对称的设置于托盘结构前表面且分别位于电极本体两侧,一片后端电极片接正极,另一片后端电极片接负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电极片只有一片头部电极片、只有一片中部电极片,后端电极片包括两片;所述头部电极片包裹住头部,中部电极片围绕设置于电极本体外围,且头部电极片与中部电极片中,一片接正极,另一片接负极;两片后端电极片对称的设置于托盘结构前表面且分别位于电极本体两侧,一片后端电极片接正极,另一片后端电极片接负极。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直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电极片、中部电极片、后端电极片的内侧附带加热原件。5.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直肠电极的直肠生物反馈与收缩放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传输和输出模块,信息传输和输出模块分别独立控制每对电极片输出的电刺激参数;头部电极片用于产生电刺激;中部电极片及后端电极片均用于产生电刺激以及采集肌电信号;当后端电极片采集到的肌电信号大于阈值时,该肌电信号指令传递给信息传输和输出模块,信息传输和输出模块启动指令使中间电极片及后端电极片输出预设强度的电流产生电刺激。6.一种使用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小红喻子眈马掌印徐世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麦澜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