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840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包括织物覆膜本体,织物覆膜本体为管状结构,织物覆膜本体上设置有环状的平整区和褶皱区,所述褶皱区上设置有对接分支血管的圆孔,圆孔可随褶皱区的展开而移动在褶皱区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织物覆膜设置有具有伸缩性的褶皱区,圆孔可随褶皱区的展开而移动在褶皱区的位置,便于手术过程中分支血管与预设圆孔未完全对齐时进行位置调整,改善预开窗口对位不上的难题,实现更精准的对位,降低医生手术操作难度。降低医生手术操作难度。降低医生手术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医用纺织品制备
,特别是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胸主动脉的一些常见高危疾病如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发病趋势日益恶化。胸主动脉腔内隔绝修复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此类疾病的治疗。
[0003]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主动脉覆膜支架大多只有一根主体支架,对于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有技术提供带分支的主动脉覆膜支架或对主体支架进行预开窗,但对于这两种治疗技术,大部分医生反馈手术操作难度很大,释放时分支支架或预开窗口很难与分支血管对齐,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能够改善对位精准度的方法。
[0004]中国专利号201810355185.6,公开了一种主动脉覆膜支架,该专利在分支通孔处设置弹性膜,利用弹性膜的弹性形变调整通孔位置,但此方法可调整的膜体位置比较局限,只有通孔周围的弹性膜可以发生变形,调整起来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圆孔位置移动调整方式简单,且便于精确定位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包括织物覆膜本体,所述织物覆膜本体为管状结构,织物覆膜本体上设置有环状的平整区和褶皱区,所述褶皱区上设置有对接分支血管的圆孔,所述圆孔可随褶皱区的展开而移动在褶皱区的位置。
[0008]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中,进一步的,所述褶皱区的褶皱的波纹方向沿织物覆膜的轴向布置。
[0009]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中,进一步的,所述褶皱区的褶皱的波纹方向沿织物覆膜的周向布置。
[0010]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中,进一步的,所述褶皱区自然状态下单个褶皱的波宽为0.5

3mm,褶皱区的褶皱数量为3

30个,褶皱区与平整区面积占比为1:1

1:30,褶皱区的长度为6

60mm。
[0011]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中,进一步的,所述织物覆膜本体采用网眼组织、罗纹组织、编链组织、双反面组织、经锻组织或双经平组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织方式编织而成。
[0012]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中,进一步的,所述织物覆膜本体采用涤纶、丙纶、尼龙或真丝织造而成。
[0013]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中,进一步的,所述织物覆膜本体的长度为40

300mm,外径为8

48mm。
[0014]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中,进一步的,所述圆孔的数量为1

3个,圆孔直径为6

14mm。
[0015]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确定织物覆膜本体的长度和外径参数,再确定圆孔数量和圆孔直径参数;
[0017]S2、在双针床经编机上进行管状织物覆膜的织造;
[0018]S3、确定褶皱区的参数,将需要褶皱的织物段套在波纹沿轴向排布的波纹管上,然后沿着波纹的形状在外面紧密缠绕一圈粗纱线,温度110℃热处理15min,空冷后将其取下进行清洗烘干,得到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
[0019]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1)、确定织物覆膜本体的长度和外径参数,再确定圆孔数量和圆孔直径参数;
[0021](2)、在双针床经编机上进行管状织物覆膜的织造;
[0022](3)、确定褶皱区的参数,将需要褶皱的织物段套在波纹沿圆周方向排布的波纹管上,然后沿着波纹的形状在外面紧密缠绕一圈粗纱线,温度110℃热处理15min,空冷后将其取下进行清洗烘干,得到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技术中织物覆膜设置有具有伸缩性的褶皱区,褶皱区的织物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移动展开,圆孔可随褶皱区的展开而移动在褶皱区的位置,便于手术过程中分支血管与预设圆孔未完全对齐时进行位置调整,改善预开窗口对位不上的难题,实现更精准的对位,降低医生手术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

平整区,2

褶皱区,3

圆孔,4

网眼组织,5

双经平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9]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请参阅附图1和附图2所示,所述织物覆膜本体为管状结构,织物覆膜本体上设置有环状的平整区1和褶皱区2,所述褶皱区2上
设置有对接分支血管的圆孔3,所述圆孔3可随褶皱区2的展开而移动在褶皱区的位置。
[0032]在本技术中,由于本技术织物覆膜本体设置有具有伸缩性的褶皱区2,褶皱区2上的褶皱具有良好的伸缩性,释放血管分支支架时的力可以很容易沿褶皱方向牵动褶皱区2,圆孔3可随褶皱区2的展开而移动在褶皱区的位置,便于手术过程中分支血管与预设圆孔3未完全对齐时进行位置调整,改善预开窗口对位不上的难题,实现更精准的对位,降低医生手术操作难度。
[0033]需要对以上实施例说明的是,褶皱区2的褶皱的波纹方向沿织物覆膜的轴向布置(如图1所示),褶皱区的褶皱的波纹方向也可以沿织物覆膜的轴向布置(如图2所示)。
[0034]需要对以上实施例更进一步说明的是,织物覆膜本体可采用网眼组织、罗纹组织、编链组织、双反面组织、经锻组织或双经平组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织方式编织而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手术场景选择具有不同编织方式的组织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选择的是具有网眼组织4和双经平组织5的织物覆膜本体,其次,在实施过程中,织物覆膜本体可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物覆膜本体,所述织物覆膜本体为管状结构,织物覆膜本体上设置有环状的平整区和褶皱区,所述褶皱区上设置有对接分支血管的圆孔,所述圆孔可随褶皱区的展开而移动在褶皱区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褶皱区的褶皱的波纹方向沿织物覆膜的轴向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褶皱区的褶皱的波纹方向沿织物覆膜的周向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褶皱区自然状态下单个褶皱的波宽为0.5

3mm,褶皱区的褶皱数量为3

30个,褶皱区与平整区面积占比为1:1

1: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锋刘珊杜广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百优达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