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浸没式超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829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浸没式超滤系统,包括膜池、超滤膜元件、产水收集管、透过液泵、产水池和加药装置,所述超滤膜元件浸没在膜池内的水中,其出水口与产水收集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透过液泵的进液口通过泵前产水阀门接产水收集管的出水口并通过泵前反洗阀门与产水池底部的出水口连接;透过液泵的出液口通过泵后产水阀门接产水池顶部的进水口并通过泵后反洗阀门与产水收集管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加药装置与产水收集管的出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加药装置与透过液泵通过阀门巧妙地连接在超滤系统中,不仅省去了单独的反冲洗水泵,节省了设备成本,而且实现了加药清洗自动化,大大提高了超滤膜元件的深度清洗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浸没式超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反冲洗和加药清洗功能的浸没式超滤系统,属于水处理


技术介绍

[0002]浸没式超滤系统是一种适用于大规模水净化处理的超滤装置。使用时间较长之后,超滤膜元件就会由于污水中的渣滓附着过多而导致净化处理水的能力下降,影响整体污水处理效率,因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超滤膜元件进行反冲洗处理和酸碱清洗。
[0003]在污水处理行业内,浸没式超滤系统一般都会配置单独的反冲洗水泵来对超滤膜元件进行反冲洗,而酸碱加药深度清洗则采用人工投药的方式进行。例如专利号为CN201720778741.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浸没式超滤装置,该装置中过滤产水和反冲洗都使用了同一个泵,有效节省了成本和空间,但未考虑酸性和碱性清洗时的加药情况。这种浸没式超滤系统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较低,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降低了深度清洗效率,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多功能浸没式超滤系统,以提高超滤膜元件的深度清洗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多功能浸没式超滤系统,包括膜池、超滤膜元件、产水收集管、透过液泵、产水池和加药装置,所述超滤膜元件浸没在膜池内的水中,超滤膜元件的出水口与产水收集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透过液泵的进液口通过泵前产水阀门接产水收集管的出水口并通过泵前反洗阀门与产水池底部的出水口连接;透过液泵的出液口通过泵后产水阀门接产水池顶部的进水口并通过泵后反洗阀门与产水收集管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加药装置与产水收集管的出水口连接。
[0007]上述多功能浸没式超滤系统,所述加药装置包括酸性加药池、酸性加药泵、碱性加药池和碱性加药泵,所述酸性加药泵的进液口与酸性加药池底部的出液口连接,酸性加药泵的出液口通过酸性加药阀与产水收集管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碱性加药泵的进液口与碱性加药池底部的出液口连接,碱性加药泵的出液口通过碱性加药阀与产水收集管的出水口连接。
[0008]上述多功能浸没式超滤系统,所述膜池的上部设有膜池进水口,下部设有膜池排污口,所述膜池进水口和膜池排污口均设有阀门。
[0009]上述多功能浸没式超滤系统,所述超滤膜元件设置多个,它们的各个出水口分别接产水收集管的不同进水口。
[0010]上述多功能浸没式超滤系统,所述超滤膜元件由多个中空纤维膜组成。
[0011]本技术将加药装置与透过液泵通过阀门巧妙地连接在超滤系统中,不仅省去
了单独的反冲洗水泵,节省了设备成本,而且实现了加药清洗自动化,从而大大提高了超滤膜元件的深度清洗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各标号如下:1、膜池,2、超滤膜元件,3、膜池进水口,4、膜池排污口,5、产水收集管,6、泵前产水阀门,7、泵后产水阀门,8、透过液泵,9、产水池,10、泵前反洗阀门,11、泵后反洗阀门,12酸性加药池,13、酸性加药泵,14、酸性加药阀,15、碱性加药池,16、碱性加药泵,17、碱性加药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制造成本低,适合单一滤池和多滤池,且具有自动反冲洗和自动加药清洗功能的浸没式超滤系统。
[0016]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
[0017]参看图1,本技术主要包括膜池1、超滤膜元件2、产水收集管5、产水池9、酸性加药池12和碱性加药池15,膜池1设有膜池进水口3和膜池排污口4,多个超滤膜元件2位于膜池1内部,超滤膜元件2 的各个出水口汇集至产水收集管5连接,产水收集管5与产水池9之间设有透过液泵8、泵前产水阀门6、泵后产水阀门7、泵前反洗阀门10和泵后反洗阀门11。酸性加药池12与产水收集管5之间设有酸性加药泵13和酸性加药阀14。碱性加药池15与产水收集管5之间设有碱性加药泵16和碱性加药阀17。
[0018]超滤系统产水时,关闭酸性加药阀14和碱性加药阀17,关闭泵前反冲洗阀门10和泵后反冲洗阀门11。打开泵前产水阀门6和泵后产水阀门7。通过透过液泵8将超滤膜池1过滤后的水排放至超滤产水池9。
[0019]超滤系统反冲洗时,关闭酸性加药阀14和碱性加药阀17,关闭泵前产水阀门6和泵后产水阀门7。打开泵前反冲洗阀门10和泵后反冲洗阀门11。通过透过液泵8将超滤产水池9中的过滤水排放至超滤膜池1,对超滤膜池1进行反冲洗。
[0020]超滤系统加药清洗时,关闭泵前产水阀门6和泵后产水阀门7,关闭泵前反冲洗阀门10和泵后反冲阀门11,打开酸性加药阀门14或者碱性加药阀门17。根据超滤膜池1的实际情况将酸性加药箱12或碱性加药箱15中的清洗原料通过酸性加药泵13或碱性加药泵16送至超滤膜池1。之后关闭酸性加药阀门14或碱性加药阀门17,打开泵前反冲洗阀门10和泵后反冲洗阀门11,通过透过液泵8将超滤产水池9中排放至超滤膜池1中,配合酸性清洗原料或碱性清洗原料完成对超滤膜池1中超滤膜元件2的加药清洗。
[0021]本技术的核心在于,酸性加药阀门14,碱性加药阀门17与泵后反冲洗阀门11汇集至同一管路,并与产水收集管5相连,实现自动加药清洗。
[0022]本技术不仅在超滤产水和膜池反冲洗过程中共用一台透过液泵,有效节省设备成本,而且酸性加药阀门,碱性加药阀门与泵后反冲洗阀门汇集至同一管路中,以配合膜池反冲洗流程,完成对超滤膜池的酸性或碱性加药清洗功能。
[0023]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在本技术的技术创新思想指导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结构作各种衍生、改进,包括这里单独披露的或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的组合,以及明显地包括这些特征的其它组合。这些衍生、改进或组合均落入本技术所涉及的
内,并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浸没式超滤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膜池(1)、超滤膜元件(2)、产水收集管(5)、透过液泵(8)、产水池(9)和加药装置,所述超滤膜元件(2)浸没在膜池(1)内的水中,超滤膜元件(2)的出水口与产水收集管(5)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透过液泵(8)的进液口通过泵前产水阀门(6)接产水收集管(5)的出水口并通过泵前反洗阀门(10)与产水池(9)底部的出水口连接;透过液泵(8)的出液口通过泵后产水阀门(7)接产水池(9)顶部的进水口并通过泵后反洗阀门(11)与产水收集管(5)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加药装置与产水收集管(5)的出水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浸没式超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加药装置包括酸性加药池(12)、酸性加药泵(13)、碱性加药池(15)和碱性加药泵(16),所述酸性加药泵(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申献民唐振国孟庆园李晨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