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锥型清洗喷头,其将转子芯的外径设计为锥度结构,主体套筒上设置有与转子芯配合的锥度内径;转子芯上设置有外部导流孔,转子芯右端与旋转喷头固定至一体;主体套筒设置有泄流孔以及扰流槽,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当液体经过中心通孔、外部导流孔进入至转子芯和主体套筒内径之间,因转子芯外径为锥度设置,液体自左向右流动后,其冲击主体套筒内径产生了转子芯向左移动的作用力,液体在转子芯和主体套筒内径之间经过泄流孔处泄压,同时通过扰流槽实现转子芯左右浮动的径向作用力,使转子芯在浮动的同时还能实现转动。动。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锥型清洗喷头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清洗
,具体涉及一种内锥型清洗喷头。
技术介绍
[0002]在清洗类装置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高压清洗喷头,此类装置是设计一个与高压管道连接的喷头结构,该喷头结构上设置于出水端,通过出水端与旋转的内芯连接,在高压液体的驱动下实现喷头的原地旋转,进而实现物体的高压冲洗。
[0003]现有的高压清洗喷头为提高工作效率,在内锥型清洗喷头整体结构上进行了改善,如图1所示,为改善转子芯外径,在其外表加工光滑表面而造成的转子芯转速低的弊端,本申请人在产品结构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其在转子芯外径上在悬浮段上设置有凹槽或者凸起,主体套筒上设置有悬浮腔,悬浮腔内设置有泄压孔,通过此种结构提高转子芯的转速,提高清洗效率,以上改善效果佳,但是在实际生产时,因加工过程较为繁琐,在制作成本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市场推广遇到较大阻力。
[0004]鉴于以上,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新的结构形式,改变目前的转子芯凹槽或者凸起结构设计,依然能够提高转子芯的转速,同时还能降低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锥型清洗喷头,其通过对转子芯整体结构进行改善,在降低制作成本的前提下,使其能够实现高速转动并防止其在悬浮腔内悬停造成功能丧失。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内锥型清洗喷头,其包括软管连接座、主体套筒、旋转喷头、转子芯;以上所有组件皆设置有中心通孔;所述的转子芯的外径为锥度结构,主体套筒上设置有与转子芯配合的锥度内径;所述的转子芯上设置有外部导流孔,转子芯右端与旋转喷头固定至一体;所述的主体套筒设置有泄流孔以及扰流槽。
[0007]所述的转子芯的左端设置有轴向定位凸起,主体套筒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孔或者槽。
[0008]所述的主体套筒上设置有泄流槽,所述的泄流槽环绕主体套筒内径设置,所述的泄流孔设置在泄流槽内。
[0009]所述的主体套筒上设置的扰流槽为环形设置,其环绕主体套筒内径。
[0010]所述的转子芯的锥度外径与主体套筒的锥度内径之间设置有0.5
‑
2毫米间隙。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以上设置,其将转子芯的外径设计为锥度结构,主体套筒上设置有与转子芯配合的锥度内径;转子芯上设置有外部导流孔,转子芯右端与旋转喷头固定至一体;主体套筒设置有泄流孔以及扰流槽,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当液体经过中心通孔、外部导流孔进入至转子芯和主体套筒内径之间,因转子芯外径为锥度设置,液体自左向右流动后,其冲击主体套筒内径产生了转子芯向左移动的作用力,液体在
转子芯和主体套筒内径之间经过泄流孔处泄压,同时通过扰流槽实现转子芯左右浮动的径向作用力,使转子芯在浮动的同时还能实现转动。
[0012]本技术结构设计新颖,制作成本低,其清洗效率高,冲刷无悬停现象出现,是一种理想的内锥型清洗喷头。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现有技术立体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组装后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转子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软管连接座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主体套筒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旋转喷头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
[0020]1、软管连接座,11、外部螺纹连接段,12、连接外螺纹,2、主体套筒,21、锥度内径,22、泄流槽,23、泄流孔,24、扰流槽,3、转子芯,31、锥度外径,32、轴向定位凸起,33、外部导流孔,34、螺纹段,4、旋转喷头,41、侧部出液孔,42、顶部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附图2所示,一种内锥型清洗喷头,其包括软管连接座1、主体套筒2、旋转喷头4、转子芯3,以上所有组件皆设置有中心通孔用于液体轴向导流;本技术的技术重点在于:所述的转子芯3的外径为锥度结构,主体套筒2上设置有与转子芯3的锥度外径31配合的锥度内径21;所述的转子芯3上朝向右侧倾斜设置有外部导流孔33,转子芯3右端与旋转喷头4固定至一体,旋转喷头4上设置有侧部出液孔41;所述的主体套筒2设置有泄流孔23以及扰流槽24。
[0022]通过此种结构设置,所述的转子芯3的左端设置有轴向定位凸起32,主体套筒2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轴向孔或者将软管连接座1中心处的中心通孔增大,通过中心通孔约束转子芯3横向浮动。
[0023]本技术使用时,主体套筒2通过内螺纹与软管连接座1连接后,通过主体套筒2实现转子芯3的约束,当高压液体供入至转子芯3内部时,转子芯3上的外部导流孔33将液体导入至转子芯3与主体套筒2之间,通过高压液体促使转子芯3转动。
[0024]进一步的为避免转子芯悬停,必须使转子芯在转动时始终受到左右轴向的驱动力,促使其轴向不稳定,防止受力均匀下的转子芯悬停状态出现。本技术在主体套筒2上设置有泄流槽22,所述的泄流槽22环绕主体套筒2内径设置,所述的泄流孔23设置在泄流槽22内。再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套筒2上环形设置有扰流槽24,其环绕主体套筒2内径。转子芯3的锥度外径与主体套筒2的锥度内径之间设置有0.5
‑
2毫米间隙。
[0025]本技术通过以上设置,高压液体经过中心通孔、外部导流孔进入至转子芯3和主体套筒2内径之间,因转子芯外径为锥度设置,高压液体自左向右流动后,其冲击主体套筒2内径产生了转子芯3向左移动的作用力,高压液体在转子芯和主体套筒内径之间的泄流孔处泄压,同时通过扰流槽24实现转子芯6左右浮动的径向作用力,因泄流槽22与扰流槽24
分别设置在外部导流孔33左右两侧,左右两侧同时出现液体扰动,促使转子芯3在浮动的同时还能实现转动。
[0026]总结:本技术结构设计新颖,制作成本低,其清洗效率高,冲刷状态下无悬停现象出现,是一种理想的内锥型清洗喷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锥型清洗喷头,其包括软管连接座、主体套筒、旋转喷头、转子芯;以上所有组件皆设置有中心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芯的外径为锥度结构,主体套筒上设置有与转子芯配合的锥度内径;所述的转子芯上设置有外部导流孔,转子芯右端与旋转喷头固定至一体;所述的主体套筒设置有泄流孔以及扰流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锥型清洗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芯的左端设置有轴向定位凸起,主体套筒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孔或者槽。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红,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新势力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