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及植生混凝土技术

技术编号:375818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及植生混凝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再生粗骨料与柠檬酸液体、硫细菌颗粒混合获得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置于硫化氢气体中,并将在硫化氢气体中静置达到第一时长的混合料置于烘箱中烘干;将在所述烘箱中烘干达到第二时长的混合料取出,获得酸性再生粗骨料;将所述酸性再生粗骨料与水泥、硼砂、减水剂、水混合搅拌形成拌合料,并使用所述拌合料浇筑形成植生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再生粗骨料进行生物学和化学处理形成酸性再生粗骨料,不仅可提高再生粗骨料的结构强度,而且使得植生混凝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酸碱环境,从而减少天然砂石的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及植生混凝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及植生混凝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河流、湖泊护坡和道路边坡护坡一般采用普通混凝土,护坡形式单一,阻断了水体和岸边土壤之间的联系,或者封闭的护坡面导致植物无法生长,使得许多水生动物或植物失去了生存空间,生物多样化降低,生物链断裂,生态平衡被破坏。植生混凝土又称透水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其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是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的孔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将植生混凝土应用到河流、湖泊护坡和道路边坡护坡,可提高湿热交换能力,降低混凝土材料表面温度,减轻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之间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可实现护坡和植物生长有效结合,形成相对稳固且具有观赏效应的生态体系。
[0003]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混凝土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大量的传统天然不可再生建筑材料用于生产,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现有的植生混凝土直接由天然的自然资源生产制造,这加剧了自然资源的消耗。
[0004]为减少天然砂石的消耗,出现了将再生骨料应用到植生混凝土的应用,然而,因再生骨料本身的酸碱特性,使得使用再生骨料的混凝土无法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要的酸碱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植生混凝土耗费天然砂石、使用再生骨料的植生混凝土的酸碱环境不利于植物生长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及植生混凝土。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将再生粗骨料与柠檬酸液体、硫细菌颗粒混合获得混合料,所述混合料中再生粗骨料、柠檬酸液体、硫细菌颗粒的质量比为1:0.1:0.04;
[0008]将所述混合料置于硫化氢气体中,并将在硫化氢气体中静置达到第一时长的混合料置于烘箱中烘干;
[0009]将在所述烘箱中烘干达到第二时长的混合料取出,获得酸性再生粗骨料;
[0010]将所述酸性再生粗骨料与水泥、硼砂、减水剂、水混合搅拌形成拌合料,并使用所述拌合料浇筑形成植生混凝土。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将混合料置于硫化氢气体中时,所述硫化氢气体的气压为在六个标准大气压。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拌合料中,所述酸性再生粗骨料、水泥、硼砂、减
水剂、水的质量比为1200~1600:300~400:25~35:7~9:70~90。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再生粗骨料为建筑废弃物经筛分、破碎、分选后得到的骨料,且所述再生粗骨料中含有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成分:加气混凝土、红砖、混凝土、砂浆。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水剂为高性能缓凝型聚羧酸系减水剂。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泥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粗骨料的粒径为20.0mm~31.5mm。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时长为20~30分钟。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时长为24小时。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植生混凝土,所述植生混凝土通过上述的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002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对再生粗骨料进行生物学和化学处理形成酸性再生粗骨料,不仅可提高再生粗骨料的结构强度,而且使得植生混凝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酸碱环境,从而减少天然砂石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中制备酸性再生粗骨料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4]如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可用于制备应用于河流、湖泊护坡和道路边坡护坡。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步骤S1:将再生粗骨料与柠檬酸液体、硫化氢气体及硫细菌颗粒反应生成酸性再生粗骨料。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再生粗骨料为建筑废弃物经筛分、破碎、分选后得到的含有加气混凝土、红砖、混凝土、砂浆等一种或多种组分的粗骨料。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给,再生粗骨料也可为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的建筑废弃物。
[0027]上述经筛分、破碎、分选后得到的含有加气混凝土、红砖、混凝土、砂浆等一种或多种组分的再生粗骨料,存在表面粗糙多孔、含有旧砂浆块、含泥量和微粉含量较高、一定程度的裂纹等情况。将经过超声波清洗后的再生粗骨料与柠檬酸液体、硫化氢气体、硫细菌颗粒反应,可生成酸性的再生粗骨料。通过柠檬酸和微生物的化学、腐蚀等作用,再生粗骨料中的旧砂浆块变得松软,部分粉状物被溶解在溶液中,再生粗骨料的表面变得干净,且pH值呈较强的酸性。
[0028]具体地,柠檬酸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价格比盐酸、硫酸等强酸性液体便宜,并且从电离常数来看,柠檬酸的电离常数为:pK1=3.13、pK2=4.76、pK3=6.40,即柠檬酸酸性比较强,且易溶于水,适宜的柠檬酸溶液浸泡的再生粗骨料之后,再生粗骨料表面残留COO

和Ca
2+
不会对再生粗骨料或者后续制备的混凝土产生不利的影响;H2S是一种酸性气体,可以降低再生粗骨料表面的pH值,为硫氧化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条件;在好氧环境下,硫氧化细菌主要是硫杆菌属的细菌,将H2S转化为生物硫酸,生物硫酸会与再生粗骨料中Ca(OH)2发生反应形成石膏,石膏会继续与C3A进一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膨胀性产物钙矾石,从而去除再生粗骨料表层中的旧砂浆,强化再生粗骨料。此外,经过新陈代谢的作用,代谢产物作为营养物质,硫氧化细菌微生物后续在混凝土表面或内部生存,并大量繁殖生物硫酸,从而保持一定的生物硫酸的形成,成为一种强化再生粗骨料和显著降低前期混凝土pH值的有效方法。
[0029]生物硫酸还与柠檬酸一同加大再生粗骨料的酸性特征,使得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得到显著下降,进一步提高再生粗骨料的密实度,再生粗骨料表面微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松散的旧砂浆和附着在表面的粉粒减少,强化了再生粗骨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
[0030]步骤S2:将步骤S1中获得的酸性再生粗骨料与水泥、硼砂、减水剂、水混合搅拌形成拌合料。
[0031]具体地,上述减水剂可采用高性能缓凝型聚羧酸系减水剂。水泥则可采用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并且,在该步骤中,酸性再生粗骨料、水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再生粗骨料与柠檬酸液体、硫细菌颗粒混合获得混合料,所述混合料中再生粗骨料、柠檬酸液体、硫细菌颗粒的质量比为1:0.1:0.04;将所述混合料置于硫化氢气体中,并将在硫化氢气体中静置达到第一时长的混合料置于烘箱中烘干;将在所述烘箱中烘干达到第二时长的混合料取出,获得酸性再生粗骨料;将所述酸性再生粗骨料与水泥、硼砂、减水剂、水混合搅拌形成拌合料,并使用所述拌合料浇筑形成植生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混合料置于硫化氢气体中时,所述硫化氢气体的气压为在六个标准大气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拌合料中,所述酸性再生粗骨料、水泥、硼砂、减水剂、水的质量比为1200~1600:300~400:25~35:7~9:70~9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杨根宏孙爱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为海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