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移动DR摄片床,包括:摄片平台,呈一侧敞口的盒状,其内腔内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横向滑杆;底座,包括底框以及设置在底框的顶面上的升降连杆组件和驱动组件,升降连杆组件与摄片平台的底面连接,驱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底框和升降连杆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摄片平台上升或下降;两组滑块,垂直于横向滑杆设置,滑块套设在横向滑杆上;DR托盘,设置在两组滑块之间,通过直线滑轨与两组滑块的相对端面连接,直线滑轨沿滑块的长度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具有升降连杆组件的底座,满足不同检测对象和操作人员对床体高度的要求;DR托盘通过滑块、横向滑杆及直线滑轨,使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从而提高DR机的成片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移动DR摄片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学影像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升降移动DR摄片床。
技术介绍
[0002]数字X线摄影术(DR)是在数字荧光摄影基础上发展的,它以影像增强管为信息载体,接受透过人体的X线信息,经视频摄像机采集后转换为数字信号,再行数字化的技术。摄片床作为X光机必要的附属部件之一,其主要采用DR探测器或普通暗盒进行成像。它使用平板探测器接X光,平板探测器有CCD,非晶硅,非晶硒等种类,由探测器上覆盖的晶体电路将X线光子直接转换成数字化电流。
[0003]现有技术中的摄片床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适合于兽用。同时,现有的摄片床在安装DR探测器或普通暗盒时,需要依靠人工反复调节DR探测器或普通暗盒的位置,费时费力,给使用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0004]为此,中国技术专利CN210009046U提供了一种可自带片盒的移动式摄影平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片盒,所述片盒包括片盒本体和承载架;所述承载架上安装有自动夹紧对中装置,所述自动夹紧对中装置包括两个夹紧片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摆杆,所述摆杆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杆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平行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摆杆的两侧,每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均铰接有与所述夹紧片固定安装在一起的滑块;每个所述滑块与所述承载架之间均设置有弹性元件,通过弹性元件夹紧片盒本体,实现片盒本体的安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摄片的效率。
[0005]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点:
[0006](1)床体的高度固定,根据不同检测对象及不同操作人员所需的操作高度进行变化,影响操作人员的操作方便程度;
[0007](2)承载架上设置的自动夹紧对中装置,通过由滑块、摆杆和弹性元件组成的驱动机构,驱动弹性元件夹紧片盒本体,一方面,驱动机构的弹性元件的稳定性差,在使用过程中,片盒本体的位置容易受震动发生偏移,影响成片效果;另一方面,其拍摄位置仅限位摄片床中部,当需要进行拍摄范围的调整需要挪动整个摄片床,使用不方便。
[0008]有鉴于此,急需对DR摄片床的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片盒本体的稳定性、满足不同用户的操作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DR摄片床不能满足不同操作对象及操作人员对于床体高度的要求、驱动结构稳定性差、影响成片效果的问题。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升降移动DR摄片床,包括:
[0012]摄片平台,呈一侧敞口的盒状,其内腔内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横向滑杆;
[0013]底座,包括底框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框的顶面上的升降连杆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
升降连杆组件与所述摄片平台的底面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框和所述升降连杆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摄片平台上升或下降;
[0014]两组滑块,垂直于所述横向滑杆设置,所述滑块套设在所述横向滑杆上;
[0015]DR托盘,设置在两组所述滑块之间,通过直线滑轨与两组所述滑块的相对端面连接,所述直线滑轨沿所述滑块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6]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摄片平台包括:
[0017]平行设置的上支撑框架和下支撑框架,所述上支撑框架的顶面上安装有透光玻璃;所述下支撑框架的下端与所述升降连杆组件连接;
[0018]两组侧支撑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框架和所述下支撑框架的两端,两组所述侧支撑板的相对端面上设有横向滑杆座,所述横向滑杆座套设在所述横向滑杆的两端,通过螺钉与所述侧支撑板固定。
[0019]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述上支撑框架由垂直设置的两根上纵杆和两根上横杆组成,所述上纵杆的底面设有加劲横梁,所述侧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上纵杆的底面连接,所述加劲横梁的两端与两组所述侧支撑板的相对端面连接。
[0020]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下支撑框架包括垂直设置的两根第一下纵杆和两根下横杆,所述第一下纵杆与所述下横杆围成下支撑外框,所述第一下纵杆的内侧设有第二下纵杆,所述第二下纵杆与所述第一下纵杆之间通过若干横向连杆连接,所述第二下纵杆用于与所述升降连杆组件连接。
[0021]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下纵杆和所述下横杆的底面上安装有插座。
[0022]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升降连杆组件包括:
[0023]平行设置的两根第一支撑杆,其上端通过第一联动轴连接,其下端与所述底框铰接,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还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
[0024]平行设置的两根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交叉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部铰接;两根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通过第二联动轴连接,其上端与所述第二下纵杆铰接;
[0025]上导轨和下导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下纵杆的底面和所述底框的顶面上;所述第一联动轴和所述第二联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滚轮和下滚轮,所述上滚轮和所述下滚轮分别滚动设置在所述上导轨和所述下导轨内。
[0026]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为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二连杆铰接;
[0027]所述底框上设有脚踏开关和变压器,所述脚踏开关和所述变压器与所述驱动油缸连接。
[0028]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框以及所述升降连杆组件上设有走线管。
[0029]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横向滑杆为两组,每组所述滑块均包括:
[0030]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套设在两组所述横向滑杆上;
[0031]连接板,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固定;所述连接板的顶面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于所述连接板设置,所述直线滑轨与所述支撑板的侧面连接。
[0032]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DR托盘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直
角部以及设置两个所述直角部之间的连接部,两个所述直角部的上端与所述DR托盘的底面连接,两个所述直角部的下端沿所述DR托盘向外凸出设置。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升降移动DR摄片床,由摄片平台和底座组成床体,底座包括底框及设置在其顶面上的升降连杆组件和驱动组件,摄片平台可通过驱动组件和升降连杆组件升降,从而满足不同检测对象和不同操作人员对于床体高度的要求;DR机可设置在DR托盘上,通过滑块和DR托盘实现DR机的横向和纵向移动,从而方便DR机根据检测对象的位置进行微调;DR托盘通过滑块、贯穿滑块设置的横向滑杆以及设置在滑块上的直线滑轨滑动设置,使DR托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从而提高DR机的成片效果。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技术中升降移动DR摄片床的立体图;
[0035]图2为本技术中升降移动DR摄片床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本技术中摄片平台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移动DR摄片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摄片平台,呈一侧敞口的盒状,其内腔内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横向滑杆;底座,包括底框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框的顶面上的升降连杆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升降连杆组件与所述摄片平台的底面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框和所述升降连杆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摄片平台上升或下降;两组滑块,垂直于所述横向滑杆设置,所述滑块套设在所述横向滑杆上;DR托盘,设置在两组所述滑块之间,通过直线滑轨与两组所述滑块的相对端面连接,所述直线滑轨沿所述滑块的长度方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移动DR摄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摄片平台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支撑框架和下支撑框架,所述上支撑框架的顶面上安装有透光玻璃;所述下支撑框架的下端与所述升降连杆组件连接;两组侧支撑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框架和所述下支撑框架的两端,两组所述侧支撑板的相对端面上设有横向滑杆座,所述横向滑杆座套设在所述横向滑杆的两端,通过螺钉与所述侧支撑板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移动DR摄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框架由垂直设置的两根上纵杆和两根上横杆组成,所述上纵杆的底面设有加劲横梁,所述侧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上纵杆的底面连接,所述加劲横梁的两端与两组所述侧支撑板的相对端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移动DR摄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框架包括垂直设置的两根第一下纵杆和两根下横杆,所述第一下纵杆与所述下横杆围成下支撑外框,所述第一下纵杆的内侧设有第二下纵杆,所述第二下纵杆与所述第一下纵杆之间通过若干横向连杆连接,所述第二下纵杆用于与所述升降连杆组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移动DR摄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纵杆和所述下横杆的底面上安装有插座。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双全,蒋家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荀渊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