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可变形隔音音频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807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形隔音音频测试系统,包括可变形隔音箱、音频测试装置、上位机软件、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打印输出装置,所述音频测试装置安装于所述可变形隔音箱内,所述上位机软件运行于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之中;所述可变形隔音箱、所述音频测试装置和所述打印输出装置均由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变形隔音箱能够根据被测产品类型灵活调整工作空间大小,并能实现不同测试要求所需的隔音效果;还增加通过压力调节装置对隔音挡板进行调节,操作更加便捷;以上位机软件代替部分硬件完成测量、测试的应用,达到了降低系统成本、增强灵活性与系统功能的目的。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形隔音音频测试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音频测试
,主要是提出了一种可变形隔音音频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音频测试中需要有一个符合测量要求的测试环境,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测试环境的声学性能的好坏直接与测量准确度有关,故选择或建立一个符合要求的测试环境是音频测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常用的方式是设置隔音室或隔音箱。现在市面上隔音装置主要采用真空隔音设计或多层减震吸音设计,前者结构简单但低频隔音性能较差;后者结构复杂,装配繁琐且成本较高。因为要考虑隔音效果,导致很多音频测试系统不仅占地大、装配繁琐、成本高昂,并且只能适配一种或一类被测产品,测试系统的有效利用率大大降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在保证测试所需隔音效果的同时,结构更加简单、体积更加轻便、适用范围更广的音频测试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专利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可变形隔音音频测试系统的技术方案,设计了带有隔音挡板的可变形隔音箱,通过对隔音挡板的拆卸、调节和更换,实现隔音腔空间大小及隔音效果的控制,并结合音频测试装置、上位机软件、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打印输出装置完成对被测产品的音频测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可变形隔音音频测试系统,包括可变形隔音箱、音频测试装置、上位机软件、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打印输出装置,所述音频测试装置安装于所述可变形隔音箱内,所述上位机软件运行于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之中;所述可变形隔音箱、所述音频测试装置和所述打印输出装置均由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0006]进一步地,所述可变形隔音箱包括隔音壳体、隔音挡板、压力调节装置和噪声测量传感器,所述隔音壳体包括隔音墙体、密封门和接线孔,所述隔音挡板安装于所述隔音壳体内部,由所述压力调节装置控制,并形成采集端隔音腔和接收端隔音腔;所述噪声测量传感器安装于隔音挡板两侧,实时测量的箱体内噪音值并传输至所述上位机软件。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隔音壳体由所述隔音墙体和密封门组合构成,并配有若干接线孔,其中隔音墙体外板设置一层或多层隔音层,内板设置一层或多层吸音层,所述接线孔包括但不限于UART、GPIB、USB、BNC在内的多种接口。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隔音挡板包括上部配件、柔性连接器和下部配件,可根据使用场景进行拆卸,将所述采集端隔音腔和接收端隔音腔合并为一个隔音腔,以增加测试空间;其中,所述上部配件连接所述压力调节装置,所述下部配件固定于所述隔音壳体内部下表面,上部配件和下部配件由吸音材料组成并通过柔性连接器连接,中间形成过线孔,并可根据使用场景更换不同材料的配件,以达到不同需求的隔音效果。
[0009]进一步地,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压力计、调节组件和压力施加板,所述压力计为电子压力计,可显示压力值并将值实时传输至所述上位机软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手动操作旋钮、电动机及控制电路板,手动操作旋钮对所述压力施加板加压,进而改变所述隔音挡板间的压力,以控制所述过线孔的大小;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上位机软件通信连接,并控制所述电动机对所述压力施加板加压,进而改变所述隔音挡板间的压力,以控制所述过线孔的大小。
[0010]进一步地,所述音频测试装置包括载物台、测试声源、耳模拟器和信号调理器,所述载物台包括一种或多种形状和大小的耦合腔,可根据不同类型的被测产品进行更换;所述测试声源为符合电声测量要求、能够输出恒定声压的扬声器。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耳模拟器所述耳模拟器由测量传声器和前置放大器组成,所述测量传声器采用声压型传感器以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前置放大器包括阻抗变换电路和前置放大电路,配合测量传声器实现阻抗变换和信号放大功能。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调理器内置激励源、滤波器和转换器,激励源为耳模拟器提供电源使其处于工作状态,滤波器对耳模拟器传输的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并通过转换器将信号转换为上位机软件可处理的信号。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上位机软件包括系统配置模块、箱体自动加压模块、音频测试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报告生成模块,所述系统配置模块对测试通道、声源信号进行设置和管理;所述音频测试模块包括声压、噪声、失真、频响等能够反映被测产品音频特性和声学性能的参数的测试;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对所述音频测试模块得出的参数进行分析并通过所述报告生成模块生成测试报告;所述测试报告传输至所述打印输出装置实现报告打印的功能。
[0014]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自动加压模块包括压力显示模块、噪音接收模块和施压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施压控制模块设置压力值并对所述控制电路板发出自动加压命令,以改变所述过线孔的大小;所述压力显示模块实时显示所述电子压力计当前的压力值;所述噪音接收模块实时接收所述噪声测量传感器的噪音值,用以判断当前隔音环境是否符合测试标准。
[001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16]本系统提供的可变形隔音箱内部设置的隔音挡板能够灵活拆卸,使得工作空间的大小可以根据被测产品类型和尺寸进行控制和调整;组成隔音挡板的配件材料和形状能够更换、组合,能够实现不同测试要求所需的隔音效果;既可以通过压力调节装置对隔音挡板进行手动加压,也可以通过上位机软件对隔音挡板进行自动加压,操作更加便捷,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噪音;载物台设计了多种形状和大小的耦合腔,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被测产品进行更换,对被测产品的包容性更强;采用上位机软件代替部分硬件完成测量、测试的应用,达到了降低系统成本、增强灵活性与系统功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可变形隔音测试系统框架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可变形隔音箱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可变形隔音箱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隔音墙体剖面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隔音挡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柔性连接器剖面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压力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音频测试装置模块示意图。
[0025]图9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耳模拟器模块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信号调理器模块示意图。
[0027]图1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上位机软件模块示意图。
[0028]图1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箱体自动加压模块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00

可变形隔音箱;110

隔音壳体,111

隔音墙体,112

密封门,113

隔音层,11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隔音音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变形隔音箱、音频测试装置、上位机软件、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打印输出装置,所述音频测试装置安装于所述可变形隔音箱内,所述上位机软件运行于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之中;所述可变形隔音箱、所述音频测试装置和所述打印输出装置均由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隔音音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隔音箱包括隔音壳体、隔音挡板、压力调节装置和噪声测量传感器,所述隔音壳体包括隔音墙体、密封门和接线孔,所述隔音挡板安装于所述隔音壳体内部,由所述压力调节装置控制,并形成采集端隔音腔和接收端隔音腔;所述噪声测量传感器安装于隔音挡板两侧,实时测量的箱体内噪音值并传输至所述上位机软件。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可变形隔音音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壳体由所述隔音墙体和密封门组合构成,并配有若干接线孔;所述隔音墙体外板设置一层或多层隔音层,内板设置一层或多层吸音层,所述接线孔包括但不限于UART、GPIB、USB、BNC在内的多种接口。4.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可变形隔音音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挡板包括上部配件、柔性连接器和下部配件,可根据使用场景进行拆卸,将所述采集端隔音腔和接收端隔音腔合并为一个隔音腔,以增加测试空间;所述上部配件连接所述压力调节装置,所述下部配件固定于所述隔音壳体内部下表面,所述上部配件和下部配件由吸音材料组成并通过柔性连接器连接,中间形成过线孔,并可根据使用场景,更换不同材料的配件,以达到不同需求的隔音效果。5.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可变形隔音音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压力计、调节组件和压力施加板,所述压力计为电子压力计,可显示压力值并将值实时传输至所述上位机软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手动操作旋钮、电动机及控制电路板,手动操作旋钮对所述压力施加板加压,进而改变所述隔音挡板间的压力,以控制所述过线孔的大小;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上位机软件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喜田张海燕刘洪英熊紫攸张先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