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进水式路面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97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4
本申请涉及道路排水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进水式路面排水结构,其包括第一排水通道以及用于连通排水管道的排水槽,第一排水通道与排水槽连通,第一排水通道的入口为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口处设置有雨水箅子,第一进水口与路缘间隙设置,路缘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排水通道,第二排水通道与排水槽连通,第二进水通道的入口为第二进水口。本申请在路缘侧增设进水口,以实现雨水箅子进水和路缘石进水的组合形式,可加大排水能力,降低路面积水的几率。降低路面积水的几率。降低路面积水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进水式路面排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排水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进水式路面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道路上常用的排水结构是在车行道两侧边缘设置雨水箅子,雨水箅子靠近人行道设置,人行道高于路面,且人行道高于路面的部分为路缘,路缘可阻挡路面上的雨水,使其汇聚在雨水箅子的位置;下雨时,路面以及人行道上的雨水均可通过雨水箅子进入排水管道内,然后通过城市排水系统向外排出。
[0003]上述雨水箅子的进水面积较小,排水能力较弱,当降雨量较大时,容易造成排水堵塞、路面积水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进水式路面排水结构,在路缘侧增设进水口,以实现雨水箅子进水和路缘石进水的组合形式,可加大排水能力,降低路面积水的几率。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组合进水式路面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组合进水式路面排水结构,包括第一排水通道以及用于连通排水管道的排水槽,所述第一排水通道与所述排水槽连通,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的入口为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处设置有雨水箅子,所述第一进水口与路缘间隙设置,所述路缘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排水通道,所述第二排水通道与所述排水槽连通,所述第二排水通道的入口为第二进水口。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路面上的水可通过第一排水通道和第二排水通道同时进入排水槽,然后排入排水管道内,从而形成组合式进水的排水结构,排水能力更强,可降低路面积水的可能性。
[0008]可选的,所述雨水箅子设置于所述排水槽上方,所述排水槽靠近所述路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墙体,所述第一墙体远离所述排水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墙体。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墙体作为排水槽的一个侧壁而存在,第二墙体的设置可增加该排水结构的强度,提高该排水结构在雨水冲刷下的使用寿命。
[0010]可选的,所述第二墙体靠近所述雨水箅子的一侧设置有排水路缘石,所述第二进水口设置于所述排水路缘石。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雨量较大时,路面首先在靠近路缘石的位置出现积水,此时雨水通过排水路缘石上的第二进水口可进入第二排水通道进行排水,从而提高该路面的排水能力。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进水口在所述排水路缘石垂直于路面的侧壁上的轮廓呈拱形设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水路缘石上必须设置第二进水口的前提下,将第二进水口设置为拱形,可提高排水路缘石的强度。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墙体低于所述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的第一侧壁为所述第二排水通道的侧壁,所述第一墙体的第一侧壁呈弧形设置,且由所述排水路缘石延伸至所述排水槽。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墙体的第一侧壁可起到引导水流进入排水槽内,将该侧壁设置为弧形,弧形面可分散雨水的冲击力,延长第一墙体的使用寿命。
[0016]可选的,所述第二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墙体靠近所述雨水箅子的一侧,所述第二排水通道由所述第二进水口经由所述第一墙体的第一侧壁延伸至所述排水槽。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进水口直接设置在第二墙体一侧,省去了路缘石的安装,安装更加方便。
[0018]可选的,所述第二墙体上设置有缓冲面,所述缓冲面由所述第二进水口向靠近所述第一墙体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进入第二排水通道时,冲击在缓冲面上得以缓冲,可削弱雨水的冲击力。
[0020]可选的,所述第二墙体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高于路面,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行道上的雨水可通过盖板上方向下进入第二通道内,从而可进一步增加路面的排水能力。
[0022]可选的,所述雨水箅子下方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雨水箅子的安装槽,所述雨水箅子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槽。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水槽内需要清理或者其他情况下需要打开雨水箅子时,可将雨水箅子由支座上拆下。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组合进水式路面排水结构在路面上的投影视图。
[0025]图2是图1中沿A

A的剖视图。
[0026]图3是图1中沿B

B的剖视图。
[0027]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排水路缘石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组合进水式路面排水结构在路面上的投影视图。
[0029]图6是图5中沿C

C的剖视图。
[0030]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路面;11、排水管道;2、排水槽;21、第一排水通道;211、第一进水口;22、第二排水通道;221、第二进水口;3、雨水箅子;4、基础座;51、第一墙体;511、第一侧壁;52、第二墙体;521、嵌设槽;522、缓冲面;53、第三墙体;54、第四墙体;61、过梁一;611、支撑槽;62、过梁二;63、支撑梁;7、支座;71、安装槽;8、排水路缘石;9、盖板;91、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1

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实施例1
[003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组合进水式路面排水结构。参照图1

图3,组合进水式路面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槽2、第一排水通道21以及第二排水通道22,排水槽2设置于路面1下方,且与城市排水管道11连通,第一排水通道21、第二排水通道22均与排水槽2连通,下雨时,雨水可同时通过第一排水通道21和第二排水通道22流入排水槽2中,第一排水通道21和第二排水通道22形成组合式进水的排水结构,可加大路面1的排水能力,降低路面1积水的可能性。
[0036]参照图1

图3,第一排水通道21的入口为第一进水口211,第二排水通道22的入口为第二进水口221;第一进水通道的入口设置有雨水箅子3;本实施例中的排水结构以座为单位设置于路面1两侧靠近人行道的位置,且沿道路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为多座,排水结构包括的雨水箅子3数量可设置为一、二、三或者其他数量,本实施例中以双箅的排水结构为例;路面1为车道路面1,路面1靠近该排水结构的位置向下倾斜,以便雨水流向该排水结构;人行道靠近路面1的边缘为路缘,路缘位置铺设有路缘石,路缘石上表面与人行道上表面平齐。
[0037]参照图1

图3,排水槽2底部设置有基础座4,基础座4可由混凝土砌筑而成,基础座4上方与排水槽2对应的区域采用细石混凝土做垫层,可对基础座4起到保护作用。排水槽2靠近路缘的侧面依次设置有第一墙体51和第二墙体52,第一墙体51和第二墙体52紧贴设置,且均由基础座4向上由页岩砖砌筑而成;第二墙体52上侧高于路面1设置,第一墙体5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进水式路面排水结构,包括第一排水通道(21)以及用于连通排水管道(11)的排水槽(2),所述第一排水通道(21)与所述排水槽(2)连通,所述第一排水通道(21)的入口为第一进水口(211),所述第一进水口(211)处设置有雨水箅子(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211)与路缘间隙设置,所述路缘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排水通道(22),所述第二排水通道(22)与所述排水槽(2)连通,所述第二排水通道(22)的入口为第二进水口(221);所述雨水箅子(3)设置于所述排水槽(2)上方,所述排水槽(2)靠近所述路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墙体(51),所述第一墙体(51)远离所述排水槽(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墙体(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进水式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墙体(52)靠近所述雨水箅子(3)的一侧设置有排水路缘石(8),所述第二进水口(221)设置于所述排水路缘石(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进水式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口(221)在所述排水路缘石(8)垂直于路面(1)的侧壁上的轮廓呈拱形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进水式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振刘倍嘉郑德亮吕从奎邹寅赵新中刘顺永孟宪磊王俊鹏李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易成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