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胶钉防脱落结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46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注液口密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胶钉防脱落结构件,包括密封胶钉、金属密封钉和电芯顶盖,所述电芯顶盖开设有注液孔,所述密封胶钉和金属密封钉内设于注液孔,所述金属密封钉位于密封胶钉的上方,所述电芯顶盖的底面安装有笼状结构,所述笼状结构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注液孔包括焊接部和密封部,所述金属密封钉焊接于焊接部,所述密封胶钉与密封部过盈配合,所述密封胶钉的底部伸出密封部进入笼状结构,并由笼状结构兜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避免密封胶钉发生脱落的密封胶钉防脱落结构件。胶钉防脱落结构件。胶钉防脱落结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胶钉防脱落结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注液口密封
,特别涉及一种密封胶钉防脱落结构件。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大、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器、电动工具、大型储能和电动交通动力电源等领域。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以及电解液构成,在生产过程中通常在铝壳电芯的顶盖上直接加工形成小的通孔作为注液孔用于电芯注液和补液。
[0003]电芯注液完成后为了保证注液孔的密封性,一般采用插入密封胶钉,再激光焊接金属密封钉的方式进行两次密封。由于密封胶钉主要为塑胶材质,在锂离子电池分容以及后续使用过程中,电解液会接触到密封胶钉,长此以往密封胶钉会被电解液腐蚀老化变形,导致密封胶钉从注液孔脱落掉入电芯内部。一旦密封胶钉脱落,注液孔就会发生漏液,从而影响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避免密封胶钉发生脱落的密封胶钉防脱落结构件。
[0005]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胶钉防脱落结构件,包括密封胶钉、金属密封钉和电芯顶盖,所述电芯顶盖上开设有注液孔,所述密封胶钉和金属密封钉内设于注液孔,所述金属密封钉位于密封胶钉的上方,所述电芯顶盖的底面安装有笼状结构,所述笼状结构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注液孔包括焊接部和密封部,所述金属密封钉焊接于焊接部,所述密封胶钉与密封部过盈配合,所述密封胶钉的底部伸出密封部进入笼状结构,并由笼状结构兜住。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笼状结构上开设有若干孔道用于电解液注入电芯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笼状结构侧壁上的孔道倾斜设置,所述孔道靠近密封胶钉的端部高于远离密封胶钉的端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笼状结构侧壁上孔道的倾斜角度为30
°‑
60
°

[0009]进一步地,所述焊接部呈台阶状,所述金属密封钉呈“丅”字型,所述金属密封钉的顶帽支撑并焊接在台阶上,所述金属密封钉的钉尾抵住密封胶钉的顶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笼状结构的顶端与电芯顶盖的底面一体成型。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笼状结构的内壁设有若干环形密封件,所述环形密封件与密封胶钉过盈配合。
[0012]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密封件的截面呈倒刺状,所述环形密封件的倾斜角度为30
°‑
60
°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胶钉的底端截面呈倒梯形。
[0014]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胶钉的直径为3.10
±
0.05mm,长度为7.55

7.75mm,所述笼状结构的高度为8.00

8.60mm,壁厚为1.10

1.30mm,所述笼状结构侧壁上孔道的直径为3.70
±
0.05mm,底壁上孔道的直径1.80
±
0.05mm。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笼状结构的设置,将密封胶钉从其底部兜住,使得密封胶钉即使在与电解液长期接触后仍不会脱落,同时笼状结构对密封胶钉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密封胶钉与电解液的接触,从而保证了注液孔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液;
[0017](2)本技术中笼状结构侧壁上的孔道倾斜设置,使得电解液能够更加顺利的通过孔道进入电芯内,而电芯内的电解液不易从其进入笼状结构内,从而进一步减少密封胶钉与电解液的接触;
[0018](3)本技术通过环形密封件的设置,防止使用过程中电芯内产生的气体将密封胶钉顶出去的同时,提高了对注液孔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和清楚地被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注液孔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系统金属密封钉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密封胶钉;2、金属密封钉;2a、钉帽;2b、钉尾;3、电芯顶盖;4、注液孔;4a、焊接部;4b、密封部;5、笼状结构;6、孔道;7、环形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密封胶钉防脱落结构件,包括密封胶钉1、金属密封钉2和电芯顶盖3,电芯顶盖3上开设有注液孔4,密封胶钉1和金属密封钉2内设于注液孔4,金属密封钉2位于密封胶钉1的上方,电芯顶盖3的底面安装有笼状结构5,笼状结构5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注液孔4包括焊接部4a和密封部4b,金属密封钉2焊接于焊接部4a,密封胶钉1与密封部4b过盈配合,密封胶钉1的底部伸出密封部4b进入笼状结构5,并由笼状结构5兜住。通过笼状结构5的设置,将密封胶钉1从其底部兜住,使得密封胶钉1即使在与电解液长期接触后仍不会脱落,同时笼状结构5对密封胶钉1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密封胶钉1与电解液的接触,从而保证了注液孔4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液。具体的,密封胶钉1的底端截面呈倒梯形,便于密封胶钉1插入密封部4b,焊接部4a呈台阶状,金属密封钉2呈“丅”字型,金属密封钉2的钉帽2a支撑并焊接在台阶上,金属密封钉2的钉尾2b抵住密封胶钉1的顶部,金属密封钉2与焊接部4a的焊接,以及密封胶钉1的顶端与密封部4b的过盈配合,实现对注液孔4的密封;笼状结构5的顶端与电芯顶盖3的底面一体成型,保证笼状结构5与电芯顶盖3连接的
稳定性。
[0028]笼状结构5上开设有若干孔道6用于电解液注入电芯内。具体的,孔道6分布在笼状结构5的侧壁和底壁,侧壁上孔道6的直径为3.70mm,底壁上孔道6的直径1.82mm。
[0029]本实施例中密封胶钉1的直径为3.12mm,长度为7.6mm,笼状结构5的高度为8.03mm,壁厚为1.20mm。经过试验,采用本实施例中的防脱落结构件,电芯上的密封胶钉1至少15年不脱落。
[0030]实施例2
[0031]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笼状结构5侧壁上的孔道6进行了改进,笼状结构5侧壁上的孔道6倾斜设置,孔道6靠近密封胶钉1的端部高于远离密封胶钉1的端部,如此设计,使得注液时电解液更加顺利的通过孔道6进入电芯内,而电芯内的电解液不易进入笼状结构5内,从而进一步减少密封胶钉1与电解液的接触。具体的,笼状结构5侧壁上孔道6的倾斜角度为30
°‑
60
°

[0032]实施例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胶钉防脱落结构件,包括密封胶钉(1)、金属密封钉(2)和电芯顶盖(3),所述电芯顶盖(3)上开设有注液孔(4),所述密封胶钉(1)和金属密封钉(2)内设于注液孔(4),所述金属密封钉(2)位于密封胶钉(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顶盖(3)的底面安装有笼状结构(5),所述笼状结构(5)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注液孔(4)包括焊接部(4a)和密封部(4b),所述金属密封钉(2)焊接于焊接部(4a),所述密封胶钉(1)与密封部(4b)过盈配合,所述密封胶钉(1)的底部伸出密封部(4b)进入笼状结构(5),并由笼状结构(5)兜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胶钉防脱落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笼状结构(5)上开设有若干孔道(6)用于电解液注入电芯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胶钉防脱落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笼状结构(5)侧壁上的孔道(6)倾斜设置,所述孔道(6)靠近密封胶钉(1)的端部高于远离密封胶钉(1)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封胶钉防脱落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笼状结构(5)侧壁上孔道(6)的倾斜角度为30
°‑
60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胶钉防脱落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4a)呈台阶状,所述金属密封钉(2)呈“丅”字型,所述金属密封钉(2)的钉帽(2a)支撑并焊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诗孙全张云云李东旭刘桓宇司晓影朱江晨刘徽段宗正
申请(专利权)人: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