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736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该发电系统包括换热单元和发电单元;换热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用于与蒸汽锅炉的输出端连接;换热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用于蒸汽锅炉的输入端连接;换热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发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发电单元的输出端与换热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工质的循环使用,完成了对蒸汽锅炉的废弃余热的有效利用,因此有助于提升发电厂的用能效率,提升发电企业的整体发电功率;有助于提升非发电企业的用能效率,进而节约了用能成本。节约了用能成本。节约了用能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蒸汽锅炉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用于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其主要作用是产生蒸汽以驱动汽轮机进行发电;石油石化等工业用锅炉,主要是产生蒸汽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蒸汽需求。
[0003]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在提供生产或生活所需蒸汽之外,因维持锅炉设备正常运行的需要,不得不废弃一部分余热。这部分余热主要由如下几部分构成:一是锅炉除氧器的乏汽;二是锅炉的定排和联排的乏汽;三是疏水罐的乏汽。以上废弃余热常以乏汽、高温热水或汽液混合物的形式存在,仍含有较大热能。但是,现有技术中这部分热能长期处于废弃状态,不仅不能为企业产生效益,而且还经常需要通过冷却施设对其降温,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将蒸汽锅炉的废弃余热合理利用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电系统,包括:换热单元和发电单元;
[0006]所述换热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用于与蒸汽锅炉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换热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用于与所述蒸汽锅炉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换热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发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电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0007]所述换热单元用于通过第一输入端接收所述蒸汽锅炉排出的废弃余热,将废弃余热与所述换热单元内部的工质进行能量交换;通过第一输出端将废弃余热经过能量交换后形成的冷凝水输出给所述蒸汽锅炉;通过第二输出端将能量交换后的工质输出给所述发电单元;
[0008]所述发电单元用于通过其输入端接收到能量交换后的工质进行发电,并通过其输出端将发电后的工质输出给所述换热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换热单元内部供工质流动的管路与所述发电单元中供工质流动的管路形成闭环。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单元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
[0011]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于与所述蒸汽锅炉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发电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用于与所述蒸汽锅炉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0012]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与所述蒸汽锅炉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蒸汽锅炉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
述发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0013]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通过第一输入端接收所述蒸汽锅炉的第一类废弃余热,利用所述第一类废弃余热对所述第一换热器内部的工质进行预热处理;通过第一输出端将预热处理后形成的冷凝水输出给所述蒸汽锅炉,通过第二输出端将预热处理后的工质输送至所述第二换热器;
[0014]所述第二换热器用于通过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蒸汽锅炉的第二类废弃余热,利用所述第二类废弃预热对接收到的预热处理后的工质进行能量交换;通过第一输出端将能量交换后形成的冷凝水输送至所述蒸汽锅炉,通过第二输出端将能量交换后的工质输送至所述发电单元;
[0015]其中,所述第一类废弃余热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类废弃余热的温度;
[0016]或者所述第一类废弃余热为液态,所述第二类废弃余热为乏汽,其中,所述乏汽为气液混合物。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单元还包括第三换热器;
[0018]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与所述蒸汽锅炉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用于与水处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0019]所述第三换热器用于通过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蒸汽锅炉未达到水质条件的废弃余热,利用所述废弃余热对接收到的预热处理后的工质进行能量交换;通过第一输出端将能量交换后形成的冷凝水输送至所述水处理装置,通过第二输出端将能量交换后的工质输送至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单元还包括第四换热器;
[0021]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与所述蒸汽锅炉的第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用于与水处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发电单元连接;
[0022]所述第四换热器用于通过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蒸汽锅炉未达到水质条件的废弃余热,利用所述废弃余热对接收到的能量交换后的工质再进行能量交换;通过第一输出端将能量交换后形成的冷凝水输送至所述水处理装置,通过第二输出端将能量交换后的工质输送至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单元包括第五换热器。
[00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工质热管、余热输送管和冷凝水疏导管;
[0025]所述工质热管设于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内部,所述换热器壳体与所述工质热管之间形成腔室,所述腔室用于废弃余热流动;所述工质热管的内部用于所述工质流动;
[0026]所述余热输送管的一端设于所述换热器壳体上,与所述腔室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用于将外部传输的废弃余热传输至所述腔室;
[0027]所述冷凝管疏导管的一端设于所述换热器壳体上,与所述腔室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用于将腔室内能量交换后所形成的冷凝水排出。
[00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余热输送管和所述冷凝水疏导管并排布置,且所
述余热输送管和所述冷凝水外部包裹有同一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外设有护套层。
[00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电系统还包括:冷凝器和工质泵;
[0030]所述冷凝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发电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发电后的所述工质;
[0031]所述工质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所述工质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换热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用于将冷凝后的所述工质输送至所述换热单元。
[003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电方法,所述发电方法包括:
[0033]所述换热单元接收所述蒸汽锅炉排出的废弃余热,将废弃余热与所述换热单元内部的工质进行能量交换;将废弃余热经过能量交换后形成的冷凝水输出给所述蒸汽锅炉;将能量交换后的工质输出给所述发电单元;
[0034]所述发电单元接收到能量交换后的工质进行发电,并将发电后的工质输出给所述换热单元。
[00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发电系统包括换热单元和发电单元;换热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用于与蒸汽锅炉的输出端连接;换热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用于蒸汽锅炉的输入端连接;换热单元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单元和发电单元;所述换热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用于与蒸汽锅炉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换热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用于与所述蒸汽锅炉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换热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发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电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换热单元用于通过第一输入端接收所述蒸汽锅炉排出的废弃余热,将废弃余热与所述换热单元内部的工质进行能量交换;通过第一输出端将废弃余热经过能量交换后形成的冷凝水输出给所述蒸汽锅炉;通过第二输出端将能量交换后的工质输出给所述发电单元;所述发电单元用于通过其输入端接收到能量交换后的工质进行发电,并通过其输出端将发电后的工质输出给所述换热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换热单元内部供工质流动的管路与所述发电单元中供工质流动的管路形成闭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于与所述蒸汽锅炉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发电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用于与所述蒸汽锅炉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与所述蒸汽锅炉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蒸汽锅炉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发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通过第一输入端接收所述蒸汽锅炉的第一类废弃余热,利用所述第一类废弃余热对所述第一换热器内部的工质进行预热处理;通过第一输出端将预热处理后形成的冷凝水输出给所述蒸汽锅炉,通过第二输出端将预热处理后的工质输送至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用于通过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蒸汽锅炉的第二类废弃余热,利用所述第二类废弃预热对接收到的预热处理后的工质进行能量交换;通过第一输出端将能量交换后形成的冷凝水输送至所述蒸汽锅炉,通过第二输出端将能量交换后的工质输送至所述发电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类废弃余热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类废弃余热的温度;或者所述第一类废弃余热为液态,所述第二类废弃余热为乏汽,其中,所述乏汽为气液混合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还包括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与所述蒸汽锅炉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用于与水处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银路陈鹰赵琨鑫赵贵收张锦涛芮文杰常海莎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盾石磁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