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复合絮片热熔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13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复合絮片热熔工艺,涉及复合絮片加工领域,包括S1、纤维混配;S2、纤维梳理;S3、单纤维网;S4、预浸:将单层纤维网通过预浸机预浸,预浸机分为三组,三组内部预浸机盛装不同的预浸液;S5、交叉铺网:将经过三组预浸机的单纤维网依次交叉铺网,铺设12层至18层,形成多层复合纤维网;S6、牵伸;S7、热熔加固;S8、冷却卷取;通过增加酚醛树脂乳液预浸单层纤维网,提高了多层复合絮片的拉伸性能和压缩性能,以及多层复合絮片的剪切强度,使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复合絮片热熔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絮片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复合絮片热熔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热熔絮片是指通过热熔工艺将多层纤维网固定在一起的材料,多层复合絮片可以在复合时,选择不同的纤维复合在一起,形成多层复合絮片,使复合絮片具备多种优良的效果;
[0003]目前生产多层复合絮片的热熔工艺如附图2所示,将复合纤维采用经编机编织成单层复合纤维网后,直接交叉铺网,然后将形成的多层复合纤维网热熔加固,导致加工出的热熔絮片的拉伸性能和压缩性能较弱,并且热熔絮片的强度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复合絮片热熔工艺,通过增加酚醛树脂乳液预浸单层纤维网,提高了多层复合絮片的拉伸性能和压缩性能,以及多层复合絮片的剪切强度,组成多层复合絮片中的单层纤维网,分为两组分别预浸β

羟乙基硬脂胺和银离子溶液,使β

羟乙基硬脂胺和银离子溶液的使用量降低了一半,但是保持了多层复合絮片的抗静电效果和抗菌效果,间接降低了多层复合絮片的生产成本。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多层复合絮片热熔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纤维混配:将聚乳酸纤维、ES纤维和树脂纤维开松后,充分混合在一起,形成复合纤维;
[0008]S2、纤维梳理:将复合纤维使用盖板式梳理机梳理,使复合纤维形成线状;
[0009]S3、单纤维网:将线状的复合纤维采用经编机编织成单层复合纤维网;
[0010]S4、预浸:将单层纤维网通过预浸机预浸,预浸机分为三组,三组内部预浸机盛装不同的预浸液;
[0011]S5、交叉铺网:将经过三组预浸机的单纤维网依次交叉铺网,铺设16层,形成多层复合纤维网;
[0012]S6、牵伸:将交叉铺设完成的多层复合纤维网采用纤维牵伸机进行物理牵伸;
[0013]S7、热熔加固:将物理牵伸后的多层复合纤维网添加热熔粉加热,形成多层复合絮片;
[0014]S8、冷却卷取:将多层复合絮片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切边卷取。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4中三组述预浸机内部的预浸液分别为酚醛树脂乳液、防静电剂和银离子溶液。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醛树脂乳液的浓度为2g/L。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静电剂为双β

羟乙基硬脂胺。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银离子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为0.05g/L。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浸机中预浸液的温度为95℃,所述多层复合纤维网在预浸液中移动的速度为5/min。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6中牵伸机的牵伸张力为250N/m。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7中热熔加固使用的热熔粉为PES改性聚酯型热熔粉,PES改性聚酯型热熔粉的质量与热熔加固中的多层复合纤维网的质量比为1:10。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7中热熔加固的温度为130℃。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增加酚醛树脂乳液预浸单层纤维网,提高了多层复合絮片的拉伸性能和压缩性能,以及多层复合絮片的剪切强度,组成多层复合絮片中的单层纤维网,分为两组分别预浸β

羟乙基硬脂胺和银离子溶液,使β

羟乙基硬脂胺和银离子溶液的使用量降低了一半,但是保持了多层复合絮片的抗静电效果和抗菌效果,间接降低了多层复合絮片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0026]图2是现有技术的热熔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准备7份纤维材料,每份纤维材料内均包含有聚乳酸纤维、ES纤维和树脂纤维,将7份纤维材料依次标记为1号至7号,其中1号至6号纤维材料采用附图1的热熔工艺加工出多层复合絮片,7号纤维材料采用附图2的热熔工艺加工出多层复合絮片,最后检测出7份多层复合絮片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压缩强度、压缩模量和剪切强度。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所示,取出1号纤维材料,将1号纤维材料安装以下步骤进行加工处理:
[0031]S1、纤维混配:将1号纤维材料中的聚乳酸纤维、ES纤维和树脂纤维开松后,充分混合在一起,形成复合纤维;
[0032]S2、纤维梳理:将S1中加工好的复合纤维使用盖板式梳理机进行梳理操作,使复合纤维形成线状;
[0033]S3、单纤维网:将S2中线状的复合纤维采用经编机编织成单层复合纤维网;
[0034]S4、预浸:将S3中单层纤维网通过预浸机预浸,预浸机分为三组,三组内部预浸机盛装不同的预浸液,预浸液分别为酚醛树脂乳液、防静电剂和银离子溶液,醛树脂乳液的浓度为2g/L,防静电剂为双β

羟乙基硬脂胺,银离子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为0.05g/L,预浸机中预浸液的温度为90℃,所述多层复合纤维网在预浸液中移动的速度为5m/min;
[0035]S5、交叉铺网:将经过三组预浸机的单纤维网依次交叉铺网,铺设16层,其中16层单层纤维网均通过盛装酚醛树脂乳液的预浸机,然后分为两组,每组8层,分别通过盛装防
静电剂的预浸机和盛装银离子溶液的预浸机,形成多层复合纤维网;
[0036]S6、牵伸:将交叉铺设完成的多层复合纤维网采用纤维牵伸机进行物理牵伸,牵伸机的牵伸张力为250N/m;
[0037]S7、热熔加固:将物理牵伸后的多层复合纤维网添加热熔粉加热,加热过程中添加热熔粉,热熔粉为PES改性聚酯型热熔粉,PES改性聚酯型热熔粉的质量与热熔加固中的多层复合纤维网的质量比为1:9,最后将16层单纤维网热熔加固形成多层复合絮片;
[0038]S8、冷却卷取:将多层复合絮片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切边卷取;
[0039]检测该多层复合絮片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压缩强度、压缩模量和剪切强度,并记录下来。
[0040]实施例2:
[0041]如图1所示,取出2号纤维材料,将2号纤维材料安装以下步骤进行加工处理:
[0042]S1、纤维混配:将2号纤维材料中的聚乳酸纤维、ES纤维和树脂纤维开松后,充分混合在一起,形成复合纤维;
[0043]S2、纤维梳理:将S1中加工好的复合纤维使用盖板式梳理机进行梳理操作,使复合纤维形成线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复合絮片热熔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纤维混配:将聚乳酸纤维、ES纤维和树脂纤维开松后,充分混合在一起,形成复合纤维;S2、纤维梳理:将复合纤维使用盖板式梳理机梳理,使复合纤维形成线状;S3、单纤维网:将线状的复合纤维采用经编机编织成单层复合纤维网;S4、预浸:将单层纤维网通过预浸机预浸,预浸机分为三组,三组内部预浸机盛装不同的预浸液;S5、交叉铺网:将经过三组预浸机的单纤维网依次交叉铺网,铺设12层至18层,形成多层复合纤维网;S6、牵伸:将交叉铺设完成的多层复合纤维网采用纤维牵伸机进行物理牵伸;S7、热熔加固:将物理牵伸后的多层复合纤维网添加热熔粉加热,形成多层复合絮片;S8、冷却卷取:将多层复合絮片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切边卷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絮片热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三组述预浸机内部的预浸液分别为酚醛树脂乳液、防静电剂和银离子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絮片热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醛树脂乳液的浓度为1g/L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飞刘洪印荣小瑛刘平平张瑞
申请(专利权)人:吉祥三宝高科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