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夹紧气检装置的机加工用夹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701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夹紧气检装置的机加工用夹具,其包括杠杆油缸和压板及由安装座、气检阀、下压杆组成的夹紧气检装置,安装座位于压板的正下方,安装座的下部自底而上开设有通入空气的竖向通气孔、上部自顶而下开设有用于固定气检阀的阀腔,阀腔与竖向通气孔直通,安装座的上部开设有连通阀腔与外界的排气通孔,气检阀具有触动组件和排气口,气检阀装于安装座上且触动组件的部分位于阀腔内,触动组件具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进气口与阀腔连通,排气口正对排气通孔且直通,下压杆竖直装于压板的竖侧部上,下压杆位于触动组件的正上方;优点是通过气检再配合机加工中心的控制单元可准确确定杠杆油缸是否已完成夹紧动作。元可准确确定杠杆油缸是否已完成夹紧动作。元可准确确定杠杆油缸是否已完成夹紧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夹紧气检装置的机加工用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加工用夹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夹紧气检装置的机加工用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制造行业的机加工领域,机加工通常采用夹具装夹工件,市面上呈现有各种不同的夹具。常见的夹具主要由杠杆油缸和压板构成,杠杆油缸作为压板的压力输入。杠杆油缸在夹紧力输入稳定方向是较优的选择,然而,这种夹具应用于实际的机加工过程中会出现如下问题:无法识别杠杆油缸是否已完成夹紧动作,若杠杆油缸未完成夹紧动作,那么在机加工过程中被加工的工件会产生跑位,从而会导致机加工后的工件发生变形,或会导致压板与刀具发生干涉损坏刀具和压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夹紧气检装置的机加工用夹具,其通过气检再配合机加工中心的控制单元可准确确定杠杆油缸是否已完成夹紧动作,在确定杠杆油缸已完成夹紧动作的情况下再进行工件的机加工,避免了在机加工过程中被加工的工件产生跑位,从而避免了机加工后的工件发生变形,或避免了压板与刀具发生干涉损坏刀具和压板。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夹紧气检装置的机加工用夹具,包括杠杆油缸和与所述的杠杆油缸的油缸杆连接的压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紧气检装置,所述的夹紧气检装置主要由安装座、气检阀、下压杆组成,所述的安装座固定于外部固定物上,且所述的安装座位于所述的压板的正下方,所述的安装座的下部自底而上开设有用于通入空气的竖向通气孔,所述的安装座的上部自顶而下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的气检阀的阀腔,所述的阀腔的腔底口与所述的竖向通气孔的出气口直通,所述的安装座的上部开设有一个连通所述的阀腔与外界的排气通孔,所述的气检阀具有一个触动组件和一个排气口,所述的气检阀安装于所述的安装座上且所述的触动组件的部分位于所述的阀腔内,所述的触动组件具有一个排气通道,所述的排气通道的进气口与所述的阀腔连通,所述的排气口正对所述的排气通孔且两者直通,所述的下压杆竖直安装于所述的压板的竖侧部上,且所述的下压杆位于所述的触动组件的正上方,所述的下压杆未推动所述的触动组件下移时所述的排气通道的出气口正对所述的排气口与所述的排气口连通使通入所述的竖向通气孔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的阀腔、所述的排气通道、所述的排气口和所述的排气通孔排出;所述的下压杆推动所述的触动组件下移后所述的排气通道的出气口与所述的排气口不连通使通入所述的竖向通气孔的空气无法排出。
[0005]所述的气检阀包括阀本体、顶杆和弹簧,所述的顶杆和所述的弹簧构成所述的触动组件,所述的阀本体的下部嵌入所述的阀腔内且所述的阀本体的上部与所述的安装座的顶端面固定,所述的阀本体的底部与所述的阀腔的腔底之间预留的空间作为弹簧腔,所述
的顶杆自下而上穿过所述的阀本体的中心内孔,所述的顶杆的顶部露于所述的阀本体外,所述的顶杆与所述的下压杆正对,所述的顶杆自上而下依次分为与所述的阀本体的中心内孔相适配的大直径段、直径小于所述的大直径段的小直径段、直径大于所述的阀本体的中心内孔的孔径且小于所述的弹簧腔的直径的限位台,所述的弹簧安装于所述的弹簧腔内,所述的顶杆由所述的弹簧支撑,所述的排气通道的进气口位于所述的限位台的底端面上,所述的排气通道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的小直径段上,所述的排气口开设于所述的阀本体的壁上,所述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的排气通道的出气口、所述的排气口、所述的排气通孔位置对应,所述的下压杆未推动所述的顶杆下移时所述的弹簧未被压缩,通入所述的竖向通气孔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的弹簧腔、所述的排气通道、所述的排气口和所述的排气通孔排出;所述的下压杆推动所述的顶杆下移后所述的弹簧被压缩而所述的大直径段堵住所述的排气口,使所述的排气通道的出气口与所述的排气口不连通。在该结构中,阀本体的下部与阀腔相适配,确保空气不会从两者的缝隙间大量泄漏即可;由于顶杆的大直径段与阀本体的中心内孔相适配,因此顶杆下移一定距离后大直径段会完全堵住排气口;顶杆的小直径段的外周壁与阀本体的中心内孔的孔壁之间存在间隙,限位台的直径小于弹簧腔的直径即限位台的外周壁与弹簧腔的腔壁之间也存在间隙,顶杆下移时限位台的上端面与阀本体的底部之间也会产生间隙,三个间隙依次连通,当大直径段完全堵住排气口时通入竖向通气孔的空气依次经过弹簧腔、排气通道、三个间隙回到弹簧腔而未被排出,空气流量值变小至机加工中心设定的检测范围值之内时认为已完成夹紧动作,而设定的检测范围值可通过多次夹紧实验确定;顶杆未下移的情况下空气被排出,空气流量值未发生变化,认为未完成夹紧动作;限位台的设置是为了防止顶杆被人为从阀本体中抽出。
[0006]所述的弹簧腔为一台阶腔,所述的弹簧腔的下部腔体与所述的弹簧相适配,所述的弹簧腔的上部腔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的限位台的直径。在该结构中,弹簧腔的下部腔体与弹簧相适配,是为了更好地稳定弹簧;由于顶杆下移时会压缩弹簧,弹簧恢复过程中顶杆会上移,且在大直径段完全堵住排气口时空气要通过,因此要求弹簧腔的上部腔体的直径大于限位台的直径,这样确保了顶杆的自由上下移动,且使弹簧腔的上部腔体的腔壁与限位台的外周壁之间形成一个空气通过的间隙。
[0007]通入所述的竖向通气孔内的空气由气源提供,所述的气源与所述的竖向通气孔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安装有空气流量计,所述的空气流量计与机加工中心的电控单元连接。在该结构中,空气流量计能够将流量转成电信号,机加工中心的电控单元根据空气流量计输出的电信号可以确定空气流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空气流量值变小至机加工中心设定的检测范围值之内,那么可以确定已完成夹紧动作;气源、空气流量计、电控单元均可共用机加工中心中已有的;电控单元根据空气流量变化来确定是否完成夹紧动作可通过常规技术实现。
[0008]所述的压板的竖侧部的前端面上一体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上设置有一个固定螺母,所述的下压杆穿过所述的安装板且与所述的固定螺母螺接。在实际设计时,并不局限于上述固定位置,也不局限于上述固定方式,只需确保压板在夹紧过程中下压杆始终是竖直的,且在已夹紧工件的情况下下压杆必然能够推动触动组件中的顶杆下移即可,而在该结构中下压杆与固定螺母螺接,使得下压杆安装和替换不同长度的下压杆(一种情况为安装座的固定位置发生变化而引起)更为方便。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0]1)通过给原有的机加工夹具配置一个夹紧气检装置,夹紧气检装置主要由安装座、气检阀、下压杆组成,下压杆与气检阀的触动组件上下正对,下压杆未推动触动组件下移时触动组件中的排气通道的出气口正对气检阀的排气口与排气口连通使通入安装座中的竖向通气孔的空气依次经过安装座中的阀腔、排气通道、排气口和安装座中的排气通孔排出,此时空气流量值未发生变化代表未完成夹紧动作;下压杆推动触动组件下移后排气通道的出气口与排气口不连通使通入竖向通气孔的空气无法排出,在空气流量值变小至机加工中心设定的检测范围值之内时代表已完成夹紧动作,通过这种方式来识别杠杆油缸是否已完成夹紧动作(配合机加工中心的控制单元可准确确定杠杆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夹紧气检装置的机加工用夹具,包括杠杆油缸和与所述的杠杆油缸的油缸杆连接的压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紧气检装置,所述的夹紧气检装置主要由安装座、气检阀、下压杆组成,所述的安装座固定于外部固定物上,且所述的安装座位于所述的压板的正下方,所述的安装座的下部自底而上开设有用于通入空气的竖向通气孔,所述的安装座的上部自顶而下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的气检阀的阀腔,所述的阀腔的腔底口与所述的竖向通气孔的出气口直通,所述的安装座的上部开设有一个连通所述的阀腔与外界的排气通孔,所述的气检阀具有一个触动组件和一个排气口,所述的气检阀安装于所述的安装座上且所述的触动组件的部分位于所述的阀腔内,所述的触动组件具有一个排气通道,所述的排气通道的进气口与所述的阀腔连通,所述的排气口正对所述的排气通孔且两者直通,所述的下压杆竖直安装于所述的压板的竖侧部上,且所述的下压杆位于所述的触动组件的正上方,所述的下压杆未推动所述的触动组件下移时所述的排气通道的出气口正对所述的排气口与所述的排气口连通使通入所述的竖向通气孔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的阀腔、所述的排气通道、所述的排气口和所述的排气通孔排出;所述的下压杆推动所述的触动组件下移后所述的排气通道的出气口与所述的排气口不连通使通入所述的竖向通气孔的空气无法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夹紧气检装置的机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检阀包括阀本体、顶杆和弹簧,所述的顶杆和所述的弹簧构成所述的触动组件,所述的阀本体的下部嵌入所述的阀腔内且所述的阀本体的上部与所述的安装座的顶端面固定,所述的阀本体的底部与所述的阀腔的腔底之间预留的空间作为弹簧腔,所述的顶杆自下而上穿过所述的阀本体的中心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士荣王晨陈九林
申请(专利权)人:拓普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