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水位地区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71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水位地区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包括条形基础、底板和侧墙,所述条形基础与底板之间设有NPF防水卷材,所述NPF防水卷材呈L形用于将底板底壁与底板侧壁包裹,所述侧墙外表面设有用于将侧墙与底板顶壁包裹的侧墙防水结构,所述侧墙防水结构由内而外依次包括聚脲防水层和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位于底板侧壁顶部的NPF防水卷材上翻并延伸至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内,且二者之间通过连接件搭接,位于底板侧壁外的NPF防水卷材外表面设有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施工高效,防水效果好防水效果好,防护强度高,不受主体结构沉降影响,有效地防止地下水渗入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水位地区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
,具体涉及一种高水位地区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地下室防水结构中,侧墙的防水往往是一个薄弱环节,现有的侧墙防水结构防水效果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大多数工程中地下室防水大多以结构自防水与卷材防水相结合的施工方法,通常会因为混凝土构件本身的质量问题,如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等原因造成地下室漏水。而因卷材施工引起的渗漏原因主要有,混凝土表面未完全干燥就开始进行防水卷材施工造成卷材与墙体不粘接,或卷材搭接长度不够、防水保护层对防水的保护不够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水位地区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水位地区地下室区域防水难以起到预想效果的问题。
[000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高水位地区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包括条形基础、底板和侧墙,所述条形基础与底板之间设有NPF防水卷材,所述NPF防水卷材呈L形用于将底板底壁与底板侧壁包裹,所述侧墙外表面设有用于将侧墙与底板顶壁包裹的侧墙防水结构,所述侧墙防水结构由内而外依次包括聚脲防水层和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位于底板侧壁顶部的NPF防水卷材上翻并延伸至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内,且二者之间通过连接件搭接,位于底板侧壁外的NPF防水卷材外表面设有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000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双面丁基胶带,所述双面丁基胶带为两层,所述NPF防水卷材位于两双面丁基胶带之间并分别与两双面丁基胶带的一面粘接,两双面丁基胶带的另一面分别与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粘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外表面还设有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层,所述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层位于NPF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结构搭接处。
[0007]进一步地,所述侧墙防水结构中阳角节点处设有阳角防水结构,所述阳角防水结构由内而外依次包括聚脲防水层附加层、聚脲防水层、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附加层、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
[0008]进一步地,所述侧墙防水结构中阴角节点处设有阴角防水结构,所述阴角防水结构由内而外依次包括聚脲防水层附加层、聚脲防水层、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附加层、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
[0009]进一步地,所述侧墙上贯穿有穿墙钢管,所述穿墙钢管与侧墙之间设有穿墙钢管防水结构,所述穿墙钢管防水结构由内而外依次包括聚脲防水层附加层、聚脲防水层、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附加层、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
[0010]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为:通过聚脲防水层和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的配合施工,在效果上,聚脲防水层有着柔韧性好、强度高、抗腐蚀、耐老化等优点,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设置在聚脲防水层表面,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与结构层永久性粘结为一体,中间无窜水隐患,即使卷材局部遭遇破坏,也会将水限定在很小范围内,完全提高了防水层的可靠性,且维修方便;NPF防水卷材与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进行搭接,让整个地下室被防水卷材包裹起来。
[00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聚脲防水层和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相互结合能保证地下室防水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有效的解决了高水位地区地下室区域防水难以起到预想效果的难题,很好的保证了地下室防水的有效性,通过对整体和局部的双层保护达到地下室很好的防水效果;NPF防水卷材与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的搭接使该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的防水性能不受主体结构沉降影响,有效地防止地下水渗入。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圈A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阳角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阴角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穿墙钢管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0017]上述附图中:1、底板;2、侧墙;3、聚脲防水层;4、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5、NPF防水卷材;6、条形基础;7、细石混凝土保护层;8、双面丁基胶带;9、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层;10、聚脲防水层附加层;11、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附加层;12、穿墙钢管;13、止水钢环;14、套管;15、施工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高水位地区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包括条形基础6、底板1和侧墙2,所述条形基础6与底板1之间设有NPF防水卷材5,所述NPF防水卷材5呈L形用于将底板1底壁与底板1侧壁包裹,所述侧墙2外表面设有用于将侧墙2与底板1顶壁包裹的侧墙2防水结构,所述侧墙2防水结构由内而外依次包括聚脲防水层3和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4,位于底板1侧壁顶部的NPF防水卷材5上翻并延伸至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4内,且二者之间通过连接件搭接,位于底板1侧壁外的NPF防水卷材5外表面设有细石混凝土保护层7。本技术实施例中,侧墙2内具有施工缝15,聚脲防水层3和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4相互结合能保证地下室防水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有效的解决了高水位地区地下室区域防水难以起到预想效果的难题,很好的保证了地下室防水的有效性,通过对整体和局部的双层保护达到地下室很好的防水效果;NPF防水卷材5与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4的搭接使该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的防水性能不受主体结构沉降影响,有效地防止地下水渗入。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件为双面丁基胶带8,所述双面丁基胶带8为两层,所述NPF防水卷材5位于两双面丁基胶带8之间并分别与两双面丁基胶带8的一面粘接,两双面丁
基胶带8的另一面分别与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4粘接。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4外表面还设有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层9,所述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层9位于NPF防水卷材5与侧墙防水结构搭接处。
[0022]上述实施例中,NPF防水卷材5上翻至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4内并通过双面丁基胶带8与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4粘接,采用两层双面丁基胶带8将NPF防水卷材5和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4牢固地粘接为一体,实现NPF防水卷材5与侧墙防水结构的搭接,达到将整个地下室包裹起来的效果,且NPF防水卷材5的上翻实现了搭接处的封口处理;设置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层9一端在底板1上表面上延伸500mm,另一端下翻至细石混凝土保护层7内,将NPF防水卷材5与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4搭接位置完全包裹,防止搭接部位出现微小缝隙产生渗漏风险,进一步地加强了防水效果。其中聚脲防水层3为聚脲弹性防水涂料,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4采用1.5mm厚强力交叉膜湿铺防水卷材,NPF防水卷材5采用1.2mm厚NPF非沥青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层9采用厚1.5mm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细石混凝土保护层7为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7。
[0023]如图3

5所示,该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中还设有阳角防水结构、阴角防水结构和穿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水位地区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包括条形基础(6)、底板(1)和侧墙(2),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基础(6)与底板(1)之间设有NPF防水卷材(5),所述NPF防水卷材(5)呈L形用于将底板(1)底壁与底板(1)侧壁包裹,所述侧墙(2)外表面设有用于将侧墙(2)与底板(1)顶壁包裹的侧墙防水结构,所述侧墙防水结构由内而外依次包括聚脲防水层(3)和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4),位于底板(1)侧壁顶部的NPF防水卷材(5)上翻并延伸至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4)内,且二者之间通过连接件搭接,位于底板(1)侧壁外的NPF防水卷材(5)外表面设有细石混凝土保护层(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水位地区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双面丁基胶带(8),所述双面丁基胶带(8)为两层,所述NPF防水卷材(5)位于两双面丁基胶带(8)之间并分别与两双面丁基胶带(8)的一面粘接,两双面丁基胶带(8)的另一面分别与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4)粘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水位地区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李建李文博陈智宇路浩刘盟盟李志凌费光平余祖海周杰张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