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底水砂岩油藏氮气段塞辅助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647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5
本申请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的一种强底水砂岩油藏氮气段塞辅助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方法,包括:对目标油藏进行筛选,选择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油藏,预设要求包括:目标油藏为强底水砂岩油藏,井组处于水驱中后期,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油层中上部,二氧化碳在地层中的密度介于油和水之间;使用纯二氧化碳介质对目标油藏进行驱替,至井组产油大于纯二氧化碳驱替前的产油、含水低于纯二氧化碳驱替前的含水,并监测保证油井未发生气窜;通过交替驱的方式按设定的段塞比注入二氧化碳段塞和氮气段塞对纯二氧化碳介质驱替见效的目标油藏进行注气作业。本申请提高了强底水砂岩油藏的开采效果,降低了驱油成本。降低了驱油成本。降低了驱油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强底水砂岩油藏氮气段塞辅助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油田采油
,尤其是涉及一种强底水砂岩油藏氮气段塞辅助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底水砂岩油藏,特别是强底水砂岩油藏面临着底水能量高、高温高盐、非均质性强、水淹后治理难度大的问题,导致采用常规的注气方法无法实现高效开采;例如采用继续注水开发或化学驱开采效果不佳,虽然采用二氧化碳驱油的方式进行开采,能够起到驱油的效果,但是二氧化碳驱油成本相对较高,且二氧化碳驱替见效后,井组产油与二氧化碳注入量相关性强,要想提高井组产能需加大二氧化碳注入量,经济效益低,不仅如此,在驱油过程中,容易发生底水锥进,造成出水率高、换油率较低的问题,进而导致驱油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提高强底水砂岩油藏的开采效果,降低驱油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强底水砂岩油藏氮气段塞辅助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方法。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强底水砂岩油藏氮气段塞辅助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方法,包括:对目标油藏进行筛选,选择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油藏,预设要求包括:目标油藏为强底水砂岩油藏,井组处于水驱中后期,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油层中上部,二氧化碳在地层中的密度介于油和水之间;使用纯二氧化碳介质对目标油藏进行驱替,至井组产油大于纯二氧化碳驱替前的产油、含水低于纯二氧化碳驱替前的含水,并监测保证油井未发生气窜;通过交替驱的方式按设定的段塞比注入二氧化碳段塞和氮气段塞对纯二氧化碳介质驱替见效的目标油藏进行注气作业。
[0005]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强底水砂岩油藏氮气段塞辅助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方法,注氮气进行纵向上剖面互补,氮气驱替油层顶部剩余油,增加气驱波及体积,增加对油层中上部的作用体积,利用重力分异均衡驱油剖面,同时提高平面剩余油的驱替范围,与二氧化碳相比,相同重量和地层条件下,氮气在地层中的体积更大,利用氮气的高体积特性,实现压水锥和消除水锥的目的,减缓底水锥进,推动二氧化碳混相驱提高采收率,油藏条件下,二氧化碳段塞注入可以形成混相带,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在所使用的气体总量类似的情况下,氮气的使用使总的投入更少,并且对原油的驱替效果与纯二氧化碳驱替相当甚至更好,大大降低了纯二氧化碳驱替的成本,提高了强底水砂岩油藏的开采效果。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交替驱为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周期注入方式,其中,连续注入方式是在一个时间周期内不间断按比例依次滚动注入二氧化碳段塞和氮气段塞,周期注入方式是在一个时间周期内按比例依次注入二氧化碳段塞和氮气段塞。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氧化碳的注入速度为50~100t/d,氮气的注入速度为1.0
×
104~4.0
×
104m3/d。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氧化碳段塞和氮气段塞的段塞比为2~3:1。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对所述目标油藏的所述交替驱的作业分多个生产轮次进行,第二生产轮次及后续生产轮次二氧化碳段塞和氮气段塞的段塞比和二氧化碳与氮气的注入速度根据第一生产轮次注入后的见效情况进行调整。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生产轮次注入后,油井未见效或有气窜现象时,对第二生产轮次及后续生产轮次进行调整。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二氧化碳段塞和氮气段塞在每个生产轮次的注入量为0.3~0.6HCPV。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油藏的Npr<10,Dpr>0.8。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油藏的水驱中后期的综合含水>90%。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油藏的油藏深度>4000m,底水厚度>100m,油层厚度>10m,地层温度>100℃,地层压力>20MPa。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气油比和日产油对比图;
[0017]图2是二氧化碳和氮气波及分布图;
[0018]图3是TK124H井组二氧化碳注入量与日产油关系图;
[0019]图4是原油PVT实验数据相态拟合流程图;
[0020]图5是差异分离实验拟合图;
[0021]图6是油藏地质模型参数场图;
[0022]图7是数值模拟用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图;
[0023]图8是数值模拟用油气相对渗透率曲线图;
[0024]图9是不同注入介质10年累产油变化曲线图;
[0025]图10是CO2+N2段塞连续注入和周期注入10年累产油变化曲线图;
[0026]图11是不同注入速度、段塞比方案数模预测曲线图;
[0027]图12是N2注入速度3万方/天,段塞比3:1、3:2数模预测曲线图;
[0028]图13是二氧化碳和氮气交替注入方式平面和纵向的驱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0]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3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
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强底水砂岩油藏氮气段塞辅助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方法。强底水砂岩油藏氮气段塞辅助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方法包括:
[0033]1)油藏筛选
[0034]对目标油藏进行筛选,选择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油藏,预设要求包括以下几点,即油藏的特性需符合才行:
[0035]其一目标油藏为强底水砂岩油藏,底水是指在油田生产中,在油(气)层底部,托着油(气)的水,油(气)水界面仅与油(气)层底面相交;根据无因次弹性产量比(Dpr)和采出1%地质储量平均地层压力下降值(Npr),可将天然能量评价指标分为四个级别,如表1所示,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的强底水砂岩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底水砂岩油藏氮气段塞辅助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目标油藏进行筛选,选择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油藏,预设要求包括:目标油藏为强底水砂岩油藏,井组处于水驱中后期,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油层中上部,二氧化碳在地层中的密度介于油和水之间;使用纯二氧化碳介质对目标油藏进行驱替,至井组产油大于纯二氧化碳驱替前的产油、含水低于纯二氧化碳驱替前的含水,并监测保证油井未发生气窜;通过交替驱的方式按设定的段塞比注入二氧化碳段塞和氮气段塞对纯二氧化碳介质驱替见效的目标油藏进行注气作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底水砂岩油藏氮气段塞辅助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替驱为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周期注入方式,其中,连续注入方式是在一个时间周期内不间断按比例依次滚动注入二氧化碳段塞和氮气段塞,周期注入方式是在一个时间周期内按比例依次注入二氧化碳段塞和氮气段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底水砂岩油藏氮气段塞辅助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的注入速度为50~100t/d,氮气的注入速度为1.0
×
104~4.0
×
104m3/d。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底水砂岩油藏氮气段塞辅助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玉兵韩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敦华绿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