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膨胀保护结构的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43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膨胀保护结构的锂电池,包括绝缘锂电池外壳、设置在绝缘锂电池外壳上的端子、以及设置在绝缘锂电池外壳内的卷芯,卷芯与端子电性连接,还包括导电硅胶带和主控PCB板;导电硅胶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电电极,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导电电极;导电硅胶带呈螺旋状缠绕在绝缘锂电池外壳周侧;主控PCB板上集成有纽扣式电池、微处理器、电阻测量电路、以及蜂鸣器;纽扣式电池的电源端与微处理器的电源端电性连接;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分别与电阻测量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形成导电回路,电阻测量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蜂鸣器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本带有膨胀保护结构的锂电池能够智能检测锂电池是否发生膨胀。是否发生膨胀。是否发生膨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膨胀保护结构的锂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膨胀保护结构的锂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锂电池一般结构如2021年08月13日申请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5988956U所公开的一种锂电池,包括电池外壳、卷芯和端子,所述卷芯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的内部,所述卷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所述电池外壳与一个极片连接,所述隔膜设置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以隔绝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所述端子与所述电池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端子包括连接片和极柱,所述连接片与另一个极片连接,所述极柱的底端与所述连接片连接,顶端与外界连通,所述极柱与所述电池外壳间隔设置。现有的锂电池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致使锂电池的卷芯膨胀,可能导致电池外壳开裂,而一旦电池外壳破裂,卷芯内的电解液与空气及水分接触,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和热量,严重的会引起锂电池爆燃。
[0003]若能够及早发现锂电池发生膨胀现象,及时进行维护,可以有效防止危险事故(如锂电池爆燃)发生。目前,市面上的锂电池均不具备膨胀检测功能。基于此,本技术设计出一种带有膨胀保护结构的锂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带有膨胀保护结构的锂电池,能够智能检测锂电池是否发生膨胀。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带有膨胀保护结构的锂电池,包括绝缘锂电池外壳、设置在绝缘锂电池外壳上的端子、以及设置在绝缘锂电池外壳内的卷芯,所述卷芯与端子电性连接;
[0007]还包括导电硅胶带和主控PCB板;
[0008]所述导电硅胶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电电极,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导电电极;
[0009]所述导电硅胶带呈螺旋状缠绕在绝缘锂电池外壳周侧,且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分别固定在绝缘锂电池外壳上,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与第二导电电极不相接触;
[0010]所述主控PCB板上集成有纽扣式电池、微处理器、电阻测量电路、以及蜂鸣器;
[0011]所述纽扣式电池的电源端与微处理器的电源端电性连接;
[0012]所述导电硅胶带通过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与电阻测量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形成导电回路,所述电阻测量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0013]所述蜂鸣器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主控PCB板上集成有提示灯;所述提示灯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主控PCB板上集成有电量检测电路;所述纽扣式电池的电源端与电量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量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0016]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带有膨胀保护结构的锂电池在使用时将导电硅胶带呈螺旋状缠绕在绝缘锂电池外壳周侧,且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分别固定在绝缘锂电池外壳上。这样,当所述绝缘锂电池外壳膨胀(卷芯膨胀导致绝缘锂电池外壳膨胀)时,使所述导电硅胶带被绝缘锂电池外壳撑得变长,而在所述导电硅胶带体积不变情况下,所述导电硅胶带的截面积变小,因此所述导电硅胶带的电阻变大,通过主控PCB板的电阻测量电路检测导电硅胶带的电阻,进而微处理器根据导电硅胶带的电阻推断导电硅胶带变长的倍数,即可得知绝缘锂电池外壳膨胀的倍数。若绝缘锂电池外壳膨胀的倍数超过微处理器事先设定的阈值,则微处理器控制蜂鸣器发出警报声,同时提示灯发出提示,提醒用户应当及时进行维护。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中导电硅胶带呈螺旋状缠绕在绝缘锂电池外壳周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中导电硅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膨胀保护结构的锂电池,包括绝缘锂电池外壳1、设置在绝缘锂电池外壳1上的端子3、以及设置在绝缘锂电池外壳1内的卷芯2,所述卷芯2与端子3电性连接。绝缘锂电池外壳1、卷芯2和端子3的结构为现有锂电池结构,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5988956U所公开的一种锂电池(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锂电池外壳1和端子3的形状与该专利所公开的锂电池形状不同,但其结构原理是相同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绝缘锂电池外壳1、卷芯2、以及端子3的设置方式,在此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0023]本技术的改进点在于:
[0024]还包括导电硅胶带4和主控PCB板5。
[0025]如图2所示,所述导电硅胶带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电电极4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导电电极42。所述第一导电电极41和第二导电电极42均采用导电金属,如铝或者铜。
[0026]所述主控PCB板5上集成有微处理器51、纽扣式电池52、电阻测量电路53、电量检测电路54、蜂鸣器55、以及提示灯56。
[0027]所述电阻测量电路53用于检测连接在第一导电电极41和第二导电电极42之间导电硅胶带4的电阻,并传递给微处理器51。
[0028]所述电量检测电路54用于检测纽扣式电池52的电量,并传递给微处理器51。
[0029]上述微处理器51、纽扣式电池52、电阻测量电路53、电量检测电路54、蜂鸣器55、以及提示灯56均为现有电子设备。应当注意的是,上述各电子元器件均为现有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电子元器件的常规连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上述说明书及说明书附图的基础上,经过有限次电路连接实验,完全可以再现本专利申请所公开的带有膨胀保护结构的锂电池,并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
[0030]如图1所示,所述导电硅胶带4呈螺旋状缠绕在绝缘锂电池外壳1周侧,且所述第一导电电极41和第二导电电极42分别固定在绝缘锂电池外壳1上,所述第一导电电极41与第二导电电极42不相接触。
[0031]所述纽扣式电池52的电源端与微处理器51的电源端电性连接,为微处理器51供电。
[0032]所述导电硅胶带4通过第一导电电极41和第二导电电极42与电阻测量电路5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形成导电回路,所述电阻测量电路53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51电性连接。所述电阻测量电路53检测电硅胶带4的电阻传递给微处理器51。
[0033]所述纽扣式电池52的电源端与电量检测电路5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量检测电路54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51电性连接,所述电量检测电路54将检测的纽扣式电池52的电量传递给微处理器51。
[0034]所述蜂鸣器55和提示灯56分别与微处理器51电性连接。
[0035]本带有膨胀保护结构的锂电池的工作原理为:
[0036]当绝缘锂电池外壳1膨胀(卷芯膨胀2导致绝缘锂电池外壳1膨胀)时,使导电硅胶带4被绝缘锂电池外壳1撑得变长,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膨胀保护结构的锂电池,包括绝缘锂电池外壳、设置在绝缘锂电池外壳上的端子、以及设置在绝缘锂电池外壳内的卷芯,所述卷芯与端子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硅胶带和主控PCB板;所述导电硅胶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电电极,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导电电极;所述导电硅胶带呈螺旋状缠绕在绝缘锂电池外壳周侧,且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分别固定在绝缘锂电池外壳上,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与第二导电电极不相接触;所述主控PCB板上集成有纽扣式电池、微处理器、电阻测量电路、以及蜂鸣器;所述纽扣式电池的电源端与微处理器的电源端电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志民袁福康郭锡民李建伦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华威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