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生态复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43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边坡生态复绿结构,包括边坡、覆盖在边坡表面的挂网,所述挂网外侧安装有生态棒,生态棒有若干个且等距均匀分布,生态棒通过绑棒铁丝固定在挂网表面,挂网内侧及边坡表面之间放置有若干个方木条,方木条放置在上下两个生态棒之间,方木条通过固木锚钉固定在边坡上,挂网通过固网锚钉固定在边坡上,通过间隔设置生态棒和方木条的方式,使得基材的附着力强,有效稳定边坡土壤基质基材,固土、保水、保肥能力强,利于植被生长,植被成活率高,边坡生态复绿效果好。边坡生态复绿效果好。边坡生态复绿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生态复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复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边坡生态复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采石场废弃宕面岩石为凝灰岩,由于保留边坡高度大、坡度陡,水分、养分、土壤供给困难,场地条件极差,夏季辐射热高,气温干燥等特点,导致宕面植被的自然恢复极为缓慢,现状宕面大部分裸露,故应采取积极的人工办法来加快植被的建植过程和缩短水土流失过程。申请号:CN201520435106.4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陡峭边坡生态复绿结构,包括覆盖在边坡表面的覆盖网,所述覆盖网内侧及边坡表面之间放置有包含多种材料的生态棒;还包括贯穿所述覆盖网、并插接在边坡上的锚钉,以及位于生态棒下方、用于固定生态棒位置的锚杆,上下相邻两个生态棒之间的间距为1~1.5米。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生态棒工艺与常规喷播复绿技术相结合,克服了陡峭边坡喷播基材厚度难以保证的缺陷。但是仅依靠生态棒,基材的附着力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边坡生态复绿结构,通过交替分布的生态棒和方木块提高基材的附着力,使基材混合物能够稳定地附着于岩质边坡上。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边坡生态复绿结构,包括边坡、覆盖在边坡表面的挂网,所述挂网外侧安装有生态棒,生态棒有若干个且等距均匀分布,生态棒通过绑棒铁丝固定在挂网表面,挂网内侧及边坡表面之间放置有若干个方木条,方木条放置在上下两个生态棒之间,方木条通过固木锚钉固定在边坡上,挂网通过固网锚钉固定在边坡上,通过间隔设置生态棒和方木条的方式,使得基材的附着力强,有效稳定边坡土壤基质基材,固土、保水、保肥能力强,利于植被生长,植被成活率高,边坡生态复绿效果好。
[0005]为了进一步完善,覆盖在边坡顶端的所述挂网通过坡顶桩钉进行固定,使得挂网的固定效果好。
[0006]进一步完善,所述固木锚钉为L形锚钉,固木锚钉插接在边坡上,方木条中间开有定位孔,固木锚钉穿过定位孔将方木条固定在边坡上,使得方木条的固定效果好。
[0007]进一步完善,所述方木条上开有若干个等距均匀分布的通孔,使得方木条的固定效果更好,更加有效稳定边坡土壤基质基材,种子落在通孔内侧,可以更好地生长,且成活率高,不会产生滑动,边坡生态复绿效果好,方木条也可以作为肥料。
[0008]进一步完善,上下两个所述生态棒之间的距离为500mm,上下两个所述方木条之间的距离为500mm。
[0009]进一步完善,左右两个所述方木条之间的间隔为100mm,上下相邻两个方木条之间交错分布,使得方木条对基材的稳固效果更好。
[0010]进一步完善,所述挂网为包塑镀锌铁丝网,其中铁丝丝径≧2mm,网孔尺寸为5cm
×
5cm,防锈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0011]进一步完善,所述绑棒铁丝为镀锌铁丝,左右两个绑棒铁丝的间距为300mm。
[0012]进一步完善,所述固网锚钉之间的间距为500
×
500mm。
[0013]进一步完善,所述坡顶桩钉分布位置为2m
×
2m的4个角上各1 个。
[0014]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通过间隔设置生态棒和方木条的方式与常规喷播复绿技术相结合,使得基材的附着力强,有效稳定边坡土壤基质基材,固土、保水、保肥能力强,利于植被生长,植被成活率高,边坡生态复绿效果好,原有裸露的山体得到有效的防护,防止水土流失和山体崩塌、掉块,同时为植被的恢复和种群的长期演替提供一个有效的生育基础,固木锚钉的长端穿过定位孔固定在边坡中,短端位于方木条上端并向上,使得方木条的固定效果好,方木条增强光滑硬岩坡面基材的附着力,采用挂网包塑镀锌铁丝网,防锈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方木条和生态棒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方木条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边坡;2、挂网;3、方木条;31、定位孔;32、通孔;4、生态棒;41、绑棒铁丝;5、固木锚钉;6、固网锚钉;7、坡顶桩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边坡生态复绿结构,包括边坡1、覆盖在边坡1表面的挂网2,挂网2为包塑镀锌铁丝网,其中铁丝丝径≧2mm,网孔尺寸为5cm
×
5cm,挂网2外侧安装有生态棒4,生态棒4有若干个且等距均匀分布,上下两个生态棒4之间的距离为500mm,生态棒4通过绑棒铁丝41固定在挂网2表面,绑棒铁丝41为镀锌铁丝,左右两个绑棒铁丝41的间距为300mm,挂网2内侧及边坡1表面之间放置有若干个方木条3,方木条3放置在上下两个生态棒4之间,上下两个方木条3之间的距离为500mm,上下相邻两个方木条3之间交错分布,左右两个方木条3之间的间隔为100mm,方木条3通过固木锚钉5固定在边坡1上,固木锚钉5为L形锚钉,固木锚钉5插接在边坡1上,方木条3中间开有定位孔31,固木锚钉5穿过定位孔31将方木条3固定在边坡1上,方木条上开有若干个等距均匀分布的通孔32,挂网2通过固网锚钉6固定在边坡1上,固网锚钉6之间的间距为500
×
500mm,覆盖在边坡1顶端的挂网2通过坡顶桩钉7进行固定。
[0021]本技术在使用时:清除坡面杂物,方木条3预先在坡下用木工电钻在木条中间钻好定位孔31,拿到光滑硬岩坡面上横放作为垫片,固木锚钉5的长端穿过定位孔31固定在边坡1中,短端位于方木条3上端并向上,通过固网锚钉6将挂网2覆盖在边坡1表面,通过绑棒铁丝41将生态棒4捆绑在挂网2表面,共两次喷播,第一次喷播进料为基材混合物不含种子,第二次喷播进料为基材混合物含种子。
[0022]虽然本技术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边坡生态复绿结构
各样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生态复绿结构,包括边坡(1)、覆盖在边坡(1)表面的挂网(2),其特征是:所述挂网(2)外侧安装有生态棒(4),生态棒(4)有若干个且等距均匀分布,生态棒(4)通过绑棒铁丝(41)固定在挂网(2)表面,挂网(2)内侧及边坡(1)表面之间放置有若干个方木条(3),方木条(3)放置在上下两个生态棒(4)之间,方木条(3)通过固木锚钉(5)固定在边坡(1)上,挂网(2)通过固网锚钉(6)固定在边坡(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复绿结构,其特征是:覆盖在边坡(1)顶端的所述挂网(2)通过坡顶桩钉(7)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复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固木锚钉(5)为L形锚钉,固木锚钉(5)插接在边坡(1)上,方木条(3)中间开有定位孔(31),固木锚钉(5)穿过定位孔(31)将方木条(3)固定在边坡(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复绿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靓吴炳方沈希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启航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