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HPK1抑制剂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HPK1抑制剂,其具有癌症治疗活性。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造血祖细胞激酶1(HPK1),又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激酶1(mitogen
‑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kinase kinase 1,MAP4K1),是丝/苏氨酸激酶亚家族Ste20中的一员,其家族成员还包括MAP4K2(GCK)、MAP4K3(GLK)、MAP4K4(HGK)、MAP4K5(KHS)和MAP4K6(MINK)。HPK1是B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活化反应的负调节因子,抑制其表达可以针对性的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力,其主要表达在造血细胞中,如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嗜中性粒细胞中。
[0003]在T细胞中,HPK1通过TCR信号通路调控T细胞激活方面的作用。TCR活化之后,HPK1与T细胞受体蛋白相互作用,被酪氨酸激酶Zap70和Lck磷酸化,同时会磷酸化SLP
‑
76受体蛋白,负调节TCR信号,从而抑制T细胞激活和增殖。研究发现HPK1可以参与许多信号级联反应,包括MAKP信号通路、Fas诱导的细胞凋亡通路及NF
‑
κB信号通路。而且,HPK1还能抑制AP
‑
1,AP
‑
1在肿瘤形成和发展中促进细胞的增殖、抑制分化、促进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等方面发挥作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互变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氘代物或药用盐:其中,环A选自3
‑
7元杂环基或3
‑
7元杂芳基;R1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氰基、C1‑3烷基、C1‑3烷氧基、C1‑3卤代烷基、C1‑3卤代烷氧基或环丙基或
‑
OR
a
、
‑
N(R
a
)2;所述C1‑3烷基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R
a
取代;R2或R3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氰基、羟基、氨基、C1‑3烷基、C1‑3烷氧基、C1‑3卤代烷基、C1‑3卤代烷氧基或环丙基;或者R2、R3与其所连接的原子共同形成C3‑6环烷基或3
‑
6元杂烷基;R4或R5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氰基、羟基、氨基、C1‑3烷基、C1‑3烷氧基、C1‑3卤代烷基、C1‑3卤代烷氧基或环丙基;L选自键、
‑
O(CH2)0‑3‑
、
‑
S(CH2)0‑3‑
、
‑
S(O)(CH2)0‑3‑
、
‑
S(O)2(CH2)0‑3‑
、
‑
NR7(CH2)0‑3‑
、
‑
NR7C(O)(CH2)0‑3‑
、
‑
C(O)NR7(CH2)0‑3‑
;所述R7选自H或C1‑6烷基;R6选自C6‑
14
芳基或5
‑
14元杂芳基;所述C6‑
14
芳基或5
‑
14元杂芳基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R8所取代;所述R8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氰基、C1‑6烷基、
‑
C0‑6亚烷基
‑
OR
a
、
‑
C0‑6亚烷基
‑
OC(O)N(R
a
)2、
‑
C0‑6亚烷基
‑
N(R
a
)2、
‑
C0‑6亚烷基
‑
NR
a
C(O)R
a
、
‑
C0‑6亚烷基
‑
NR
a
C(O)N(R
a
)2、
‑
C0‑6亚烷基
‑
NR
a
S(O)R
a
、
‑
C0‑6亚烷基
‑
NR
a
S(O)2R
a
、
‑
C0‑6亚烷基
‑
C(O)R
a
、
‑
C0‑6亚烷基
‑
C(O)OR
a
、
‑
C0‑6亚烷基
‑
C(O)N(R
a
)2、
‑
C0‑6亚烷基
‑
S(O)2R
a
、
‑
C0‑6亚烷基
‑
S(O)R
a
、
‑
C0‑6亚烷基
‑
S(O)2N(R
a
)2、
‑
C0‑6亚烷基
‑
P(O)(R
a
)2、C2‑6烯基、C2‑6炔基、
‑
C0‑6亚烷基
‑
C3‑
14
环烷基、
‑
C0‑6亚烷基
‑
(3
‑
14元杂环基)、
‑
C0‑6亚烷基
‑
C6‑
14
芳基、
‑
C0‑6亚烷基
‑
(5
‑
14元杂芳基)、14元杂芳基)、所述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
‑
C0‑6亚烷基
‑
C3‑
14
环烷基、
‑
C0‑6亚烷基
‑
(3
‑
14元杂环基)、
‑
C0‑6亚烷基
‑
C6‑
14
芳基或
‑
C0‑6亚烷基
‑
(5
‑
14元杂芳基)任选地还可被1个或多个R
a
所取代;所述环B选自C3‑
14
环烷基、3
‑
14元杂环基、C6‑
14
芳基或5
‑
14元杂芳基;每个R
a
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羟基、氨基、氧代基、硝基、氰基、羧基、C1‑6烷基、C1‑6羟基烷基、C1‑6氨基烷基、C1‑6卤代烷基、C1‑6烷氧基、C1‑6卤代烷氧基、C1‑6酰胺基、C1‑6杂烷基、C3‑8环烷基、3
‑
8元杂环基、C6‑
14
芳基或5
‑
14元杂芳基;m或n各自独立地选自0、1、2或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互变异构体、氘代物或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R6选自C6‑
14
芳基或5
‑
14元杂芳基;所述C6‑
14
芳基或5
‑
14元杂芳基任选地被一个或
多个R8所取代;所述R8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氰基、C1‑6烷基、
‑
C0‑6亚烷基
‑
OR
a
、
‑
C0‑6亚烷基
‑
OC(O)N(R
a
)2、
‑
C0‑6亚烷基
‑
N(R
a
)2、
‑
C0‑6亚烷基
‑
NR
a
C(O)R
a
、
‑
C0‑6亚烷基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颢,吴文茂,张展,周伯君,朱小惯,黄传龙,兰宏,王家炳,丁列明,
申请(专利权)人: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