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16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滑动设置在充电桩导轨上,充电桩导轨的中部设有充电桩岔接导轨,所述充电桩导轨上开设有对接缺口;还包括U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的内腔中安装有若干个母接电头,其中部分所述母接电头通过导线连接交流电源,另一部分所述母接电头通过导线连接直流电源,充电桩本体上设有公接线端子,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通过设置充电桩导轨,并在充电桩导轨上设置多个充电桩本体,同时在充电桩导轨的一侧设置U形支架,U形支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供直流电和交流电的母接电头,充电桩本体在充电桩导轨滑动,从而使得充电桩本体供应交流电或者直流电。得充电桩本体供应交流电或者直流电。得充电桩本体供应交流电或者直流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能量补充的充电装置,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操作和费用数据打印,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充电桩(栓)能实现计时、计电度、计金额充电,可以作为市民购电终端。同时为提高公共充电桩(栓)的效率和实用性,今后将陆续增加一桩(栓)多充和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功能。
[0003]现有的充电桩都是直接与市电进行对接,也就是说充电桩只能够利用交流电进行充电,不能使用直流电进行充电,不能满足直流电充电设备的需求;并且现有的充电桩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即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上,而底座通过碰撞螺栓安装在地面上,如果充电桩所在位置被不充电的设备占用,那么别的需求充电的设备将无法使用该充电桩,不利于对充电桩的充分利用,并且不方便充电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解决了现有的充电桩都是直接与市电进行对接,也就是说充电桩只能够利用交流电进行充电,不能使用直流电进行充电,不能满足直流电充电设备的需求;并且现有的充电桩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即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上,而底座通过碰撞螺栓安装在地面上,如果充电桩所在位置被不充电的设备占用,那么别的需求充电的设备将无法使用该充电桩,不利于对充电桩的充分利用,并且不方便充电者的使用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滑动设置在充电桩导轨上,充电桩导轨的中部设有充电桩岔接导轨,所述充电桩导轨上开设有对接缺口;
[0008]还包括U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的内腔中安装有若干个母接电头,其中部分所述母接电头通过导线连接交流电源,另一部分所述母接电头通过导线连接直流电源,充电桩本体上设有公接线端子,母接电头内壁插接所述公接线端子。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充电桩导轨和充电桩岔接导轨的截面的形状、结构和大小完全相同;充电桩导轨上设有第一T形空腔,充电桩本体上设有第二T形空腔,所述充电桩岔接导轨的两端均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和充电桩导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充电桩导轨和充电桩岔接导轨的内腔截面均为T形;所述充电桩导轨的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底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的底端焊接有第一加固板,所述第一加固板底端固定连接有矩形环状支架,所述矩形环状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板,所述第二加固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盘,所述移动盘能够在充电桩导轨的内腔中移动,并且能够在充电桩岔接导轨的内腔中移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盘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底部接触充电桩导轨的内腔的底壁,所述第一滚轮与充电桩导轨的内腔底壁滚动连接;
[0012]所述移动盘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顶端接触充电桩导轨的内腔的顶壁,所述第二滚轮与充电桩导轨的内腔顶壁滚动连接;
[0013]所述移动盘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与充电桩导轨的内腔侧壁接触,所述第三滚轮与充电桩导轨的内腔侧壁之间滚动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充电桩导轨和充电桩岔接导轨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
[0015]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连接座,所述第一支撑连接座的内壁插接有联接杆,所述第一支撑连接座和联接杆上均开设有对应的内螺纹孔,所述第一支撑连接座和联接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支撑连接座固定安装在充电桩导轨的外壁上;
[0016]所述联接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撑连接座的一端插接有第二支撑连接座,所述联接杆和第二支撑连接座的对应位置上均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联接杆和第二支撑连接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支撑连接座固定安装在U形支架上。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充电桩导轨的两端均安装有封堵盖,所述封堵盖和充电桩导轨的对应位置上均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封堵盖和充电桩导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母接电头的内腔底壁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母接线端子,母接线端子顶端开设有接电槽,所述母接线端子用于与公接线端子插接;
[0019]所述母接线端子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上套设有固定环,所述接线柱和固定环的对应位置上均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接线柱和固定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固定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母接电头;
[0020]所述U形支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固定安装有导套,所述导套内壁滑动连接接线柱。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U形支架左侧的接线柱共同连接导线,左侧所述导线通过第一导线连接交流电
源,右侧所述导线通过第二导线连接直流电源。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母接电头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入缺口,滑入缺口的尺寸大于公接线端子的尺寸。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入缺口的底端设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通过销轴铰接封堵板,所述封堵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封堵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母接电头的内腔底壁。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
[0025]1、通过设置充电桩导轨,并在充电桩导轨上设置多个充电桩本体,同时在充电桩导轨的一侧设置U形支架,U形支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供直流电和交流电的母接电头,充电桩本体在充电桩导轨滑动,从而使得充电桩本体供应交流电或者直流电;
[0026]2、由于充电桩本体能够在充电桩导轨上滑动,因此能够根据使用交流电或者直流电的设备的数量,来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6)滑动设置在充电桩导轨(1)上,充电桩导轨(1)的中部设有充电桩岔接导轨(3),所述充电桩导轨(1)上开设有对接缺口(23);还包括U形支架(7),所述U形支架(7)的内腔中安装有若干个母接电头(17),其中部分所述母接电头(17)通过导线连接交流电源,另一部分所述母接电头(17)通过导线连接直流电源,充电桩本体(6)上设有公接线端子(15),母接电头(17)内壁插接所述公接线端子(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导轨(1)和充电桩岔接导轨(3)的截面的形状、结构和大小完全相同;充电桩导轨(1)上设有第一T形空腔(39),充电桩本体(6)上设有第二T形空腔(4),所述充电桩岔接导轨(3)的两端均焊接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和充电桩导轨(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导轨(1)和充电桩岔接导轨(3)的内腔截面均为T形;所述充电桩导轨(1)的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底部支撑板(40),底部支撑板(40)的底端焊接有第一加固板(37),所述第一加固板(37)底端固定连接有矩形环状支架(35),所述矩形环状支架(3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板(36),所述第二加固板(3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盘(38),所述移动盘(38)能够在充电桩导轨(1)的内腔中移动,并且能够在充电桩岔接导轨(3)的内腔中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盘(3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滚轮(32),所述第一滚轮(32)底部接触充电桩导轨(1)的内腔的底壁,所述第一滚轮(32)与充电桩导轨(1)的内腔底壁滚动连接;所述移动盘(3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滚轮(34),所述第二滚轮(34)的顶端接触充电桩导轨(1)的内腔的顶壁,所述第二滚轮(34)与充电桩导轨(1)的内腔顶壁滚动连接;所述移动盘(38)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滚轮(33),所述第三滚轮(33)与充电桩导轨(1)的内腔侧壁接触,所述第三滚轮(33)与充电桩导轨(1)的内腔侧壁之间滚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一体化高效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导轨(1)和充电桩岔接导轨(3)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连接座(12),所述第一支撑连接座(12)的内壁插接有联接杆(13),所述第一支撑连接座(1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信石清国许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绿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