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道机车、车辆轮轴的超声波探伤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611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机车、车辆轮轴的超声波探伤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基板。安装基板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经由传动机构与直杠一端连接,直杠可活动地贯穿安装在间隔设置的多个安装座上,且直杠经由紧固机构与垂直检测设备的基座连接,垂直检测设备的基座底部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可滑移地安装在安装基板上的横向直线导轨上。直杠借由传动机构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能够水平移动,从而在滑动块沿横向直线导轨滑动的导向作用下,直杠带动垂直检测设备做水平平移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轨道机车、车辆的轮轴可实现高效、无损的超声波探伤,可及时发现轮座镶入部位的疲劳裂纹,探伤自动化程度高。探伤自动化程度高。探伤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轨道机车、车辆轮轴的超声波探伤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超声波检测设备,尤指一种用于对轨道机车、车辆的轮轴进行超声波探伤(B型扫描)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轮对、轮轴是轨道机车、车辆,包括铁路动车转向架的关键承载部件,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零件。轮对或轮轴若存在质量问题,不仅限制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还会给列车运行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进一步来说,在轮轴运行的过程中,它极易发生疲劳裂纹,而这种疲劳裂纹多发生在轮座镶入部位的一疲劳区域内,且完全是隐蔽的。如果一旦出现疲劳损伤并伴随扩展,则会导致断轴,从而造成列车脱轨,后果是严重的,因此,确保轮轴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为此,轨道机车、车辆在出厂前和运营过程中都应做到及时发现轮轴的疲劳裂纹,从而最大限度的探伤出缺陷,提高安全性。目前对轨道机车、车辆的轮轴仍大多沿用着人工超声波探伤的做法,此做法受个人技术水平、主观经验判断等因素的影响大,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易造成漏探、误探,探伤检测成本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轮轴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机车、车辆轮轴的超声波探伤检测装置,其对轨道机车、车辆的轮轴可实现高效、无损的超声波探伤,保障了轮轴质量,适于推广。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轨道机车、车辆轮轴的超声波探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基板,其中:安装基板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经由传动机构与直杠一端连接,直杠可活动地贯穿安装在间隔设置的多个安装座上,且直杠经由紧固机构与垂直检测设备的基座连接,垂直检测设备的基座底部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可滑移地安装在安装基板上的横向直线导轨上;直杠借由传动机构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能够水平移动,从而在滑动块沿横向直线导轨滑动的导向作用下,直杠带动垂直检测设备做水平平移运动;垂直检测设备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经由联轴器与滚珠丝杠的顶端连接,滚珠丝杠的底端经由丝杠螺母与垂直探杆的顶端连接,垂直探杆的底端安装有径向探头,垂直探杆的两侧安装有滑块,滑块可滑移地安装在基座上的竖向直线导轨上;滚珠丝杠借由联轴器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在滑块沿竖向直线导轨滑动的导向作用下,滚珠丝杠带动垂直探杆及径向探头做升降运动;垂直探杆包括探杆体,探杆体的底端与过渡筒的顶端连接,过渡筒的底端经由滑筒与径向探头的顶端连接,探杆体、过渡筒内设有发讯器,其中:当径向探头未接触轮轴表面时,发讯器上的顶块抵靠在滑筒的顶端,发讯器上的触头与触板处于接触状态;当径向探头在垂直探杆的带动作用下下降接触轮轴表面后,滑筒在径向探头的抵顶作用下向上滑动并顶升发讯器上的顶块,使发讯器上的触头与触板从接触变为分离状态,从而实现径向探头已接触轮轴表面的信号反馈。
[0006]本技术的优点是:
[0007]本技术对轨道机车、车辆的轮轴可实现高效、无损的超声波探伤(B型扫描),可及时发现轮座镶入部位的疲劳裂纹,探伤自动化程度高,探伤结果准确、可靠,确保了轮轴质量,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超声波探伤检测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0009]图2是垂直检测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0010]图3是图2的右视示意图。
[0011]图4是垂直探杆和径向探头的剖视示意图(径向探头局部剖视,触头与触板处于接触状态)。
[0012]图5是图4所示发讯器的放大示意图(触头与触板处于分离状态)。
[0013]图6是顶块的立体示意图。
[0014]图7是径向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8是径向探头的使用说明示意图。
[0016]图9是径向探头的纵剖立体示意图。
[0017]图10是探头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11是探头罩未安装卡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12是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3是五晶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至图13所示,本技术用于轨道机车、车辆轮轴的超声波探伤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基板310,其中:如图1,安装基板310上安装有驱动电机320,驱动电机320的输出轴经由传动机构330与光滑的直杠340一端连接,直杠340可活动地贯穿安装在间隔设置的多个安装座350上,且直杠340经由紧固机构360与垂直检测设备200的基座30连接,以使垂直检测设备200经由紧固机构360抱紧直杠340,垂直检测设备200的基座30底部安装有滑动块(图中未示出),滑动块可滑移地安装在安装基板310上的横向直线导轨311上;直杠340借由传动机构330在驱动电机320的驱动下能够水平移动,从而在滑动块沿横向直线导轨311滑动的导向作用下,直杠340带动垂直检测设备200做水平平移运动;垂直检测设备200包括基座30,如图2和图3,基座30上安装有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10的输出轴经由联轴器20与滚珠丝杠40的顶端连接,滚珠丝杠40的底端经由丝杠螺母(图中未示出)与垂直探杆60的顶端连接,垂直探杆60的底端安装有径向探头70,垂直探杆60的两侧经由例如L状的滑块连接件51安装有滑块50,滑块50可滑移地安装在基座30上的竖向直线导轨31上;滚珠丝杠40借由联轴器20在伺服电机10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在滑块50沿竖向直线导轨31滑动的导向作用下,滚珠丝杠40带动垂直探杆60及径向探头70做升降运动;如图4和图5,垂直探杆60包括探杆体,探杆体的底端与过渡筒64的顶端连接,过渡筒64的底端经由滑筒66与径向探头70的顶端连接,探杆体、过渡筒64内设有发讯器80,其中:当径向探头70未接触轮轴110表面时,发讯器80上的顶块82抵靠在滑筒66的顶端,发讯器80上的触头89与触板88处于接触状态;当
径向探头70在垂直探杆60的带动作用下下降接触轮轴110表面后,滑筒66在径向探头70的抵顶作用下向上滑动并顶升发讯器80上的顶块82,使发讯器80上的触头89与触板88从接触变为分离状态,从而以由合至开的形式实现径向探头70已接触轮轴110表面的信号反馈或说信号传递。
[0022]在本技术中,传动机构330用于将驱动电机320的转动运动转换为对直杠340的水平平移运动,紧固机构360用于将垂直检测设备200抱紧在直杠340上。
[0023]在实际设计中,直杠340上可抱紧安装有两个垂直检测设备200,如图1,这样便可对车轮100上的两个轮座镶入部位同步进行疲劳裂纹的探伤。
[0024]在实际设计中,如图4,探杆体包括探杆筒61,探杆筒61的顶口设有顶盖63而底口设有底盖62。过渡筒64的顶口通过封盖68密封且过渡筒64通过封盖68与底盖62之间安装的紧定螺钉672实现在探杆体的底端的固定,过渡筒64的底口敞开且过渡筒64的底端内部经由直线轴承65可上下滑移地安装有一滑筒66,发讯器80上的顶块82在滑筒66的作用下在过渡筒6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机车、车辆轮轴的超声波探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基板,其中:安装基板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经由传动机构与直杠一端连接,直杠可活动地贯穿安装在间隔设置的多个安装座上,且直杠经由紧固机构与垂直检测设备的基座连接,垂直检测设备的基座底部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可滑移地安装在安装基板上的横向直线导轨上;直杠借由传动机构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能够水平移动,从而在滑动块沿横向直线导轨滑动的导向作用下,直杠带动垂直检测设备做水平平移运动;垂直检测设备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经由联轴器与滚珠丝杠的顶端连接,滚珠丝杠的底端经由丝杠螺母与垂直探杆的顶端连接,垂直探杆的底端安装有径向探头,垂直探杆的两侧安装有滑块,滑块可滑移地安装在基座上的竖向直线导轨上;滚珠丝杠借由联轴器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在滑块沿竖向直线导轨滑动的导向作用下,滚珠丝杠带动垂直探杆及径向探头做升降运动;垂直探杆包括探杆体,探杆体的底端与过渡筒的顶端连接,过渡筒的底端经由滑筒与径向探头的顶端连接,探杆体、过渡筒内设有发讯器,其中:当径向探头未接触轮轴表面时,发讯器上的顶块抵靠在滑筒的顶端,发讯器上的触头与触板处于接触状态;当径向探头在垂直探杆的带动作用下下降接触轮轴表面后,滑筒在径向探头的抵顶作用下向上滑动并顶升发讯器上的顶块,使发讯器上的触头与触板从接触变为分离状态,从而实现径向探头已接触轮轴表面的信号反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机车、车辆轮轴的超声波探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杆体包括探杆筒,探杆筒的顶口设有顶盖而底口设有底盖;所述过渡筒的顶口通过封盖密封且所述过渡筒通过封盖与底盖之间安装的紧定螺钉实现在所述探杆体的底端的固定,所述过渡筒的底口敞开且所述过渡筒的底端内部经由直线轴承可上下滑移地安装有一所述滑筒,所述发讯器上的所述顶块在所述滑筒的作用下在所述过渡筒内、介于直线轴承与封盖之间运动;所述发讯器包括发讯杆,其中:发讯杆由上杆和下杆构成,上杆比下杆粗,上杆与下杆相连部位形成一台阶,以使套设于下杆上的所述顶块能够卡在上杆的下端台阶面上;所述探杆体的所述顶盖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上经由下绝缘套固定安装有触板,下绝缘套及触板处于所述探杆体的外部;下杆处于所述过渡筒内,上杆贯穿所述过渡筒、所述探杆体设置并可活动地从安装座及下绝缘套、触板伸出所述探杆体;上杆伸出所述探杆体的顶端上经由上绝缘套固定安装有触头;上杆处于所述探杆体内的部分上还安装有限位环,套设于上杆上的一压缩弹簧介于限位环与安装座之间;当所述径向探头未接触轮轴表面时,所述顶块在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及上杆底端的抵顶作用下,抵靠在所述滑筒的顶端上,使得触头与触板接触;当所述径向探头在所述垂直探杆的升降带动作用下下降接触轮轴表面后,所述滑筒在所述径向探头的抵顶作用下向上滑动并顶升所述顶块,以使所述顶块带动发讯杆和上绝缘套、触头一起向上运动,从而使触头与触板分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机车、车辆轮轴的超声波探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筒上竖向设有导向长条孔,一导向螺钉经由所述过渡筒的螺纹孔伸入导向长条孔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机车、车辆轮轴的超声波探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注油孔,以使润滑油从注油孔注入所述过渡筒后沿所述过渡筒的内壁流向所述顶块、所述直线轴承和所述滑筒而起到润滑防锈的目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机车、车辆轮轴的超声波探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飞颉进平胡元杰曹漾闫云谭兆海张汉武刘晓霞高成旺成伟杨亚楠王岳王伟王晓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力加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