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手推车,包括车体、输料管、料斗、搅拌机构、供水机构及电控单元,车体上方设有回转支架,输料管设在回转支架的顶部。料斗位于输料管后部上方,其下端与输料管相连且相通,搅拌机构设在输料管内部。回转支架后侧设有电机,搅拌机构的后端穿出输料管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供水机构包括三通接头、供水管和两个喷头,三通接头具有一个进水端和两个出水端,两个喷头均设在料斗的内侧下部,均通过供水管与三通接头相连,供水管上设有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施工现场直接制作砂浆或者混凝土,人工使用数量少,降低了施工成本,占地空间小,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位置,减少工人运送砂浆的难度,省时省力,提高施工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搅拌手推车
[0001]本技术涉及手推车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手推车。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市政或者小区内部沟渠的施工现场,需要使用一定量的砂浆或者混凝土。由于使用量不大,不适合购买成品商砼混凝土,因此需要工人在施工场地使用简单工具制作砂浆或者混凝土,占用一定的场地,并且砂浆造成一定的浪费,人工制作砂浆或者混凝土需要工人数量较多,费时费力,搅拌不均匀,施工成本高。另外,制作好的砂浆或者混凝土需要工人使用带斗的手推车推送至施工现场,通常情况下,施工现场道路多为崎岖不平的土路,砂浆在车斗内晃动,行走困难,容易将砂浆倒出车斗外部,造成一定的浪费。因此,现有技术亟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混凝土搅拌手推车,解决工人在施工场地使用简单工具制作砂浆或者混凝土,占用一定的场地,并且砂浆造成一定的浪费,人工制作砂浆或者混凝土需要工人数量较多,费时费力,搅拌不均匀,施工成本高,运输难度高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混凝土搅拌手推车,包括车体、输料管、料斗、搅拌机构、供水机构及电控单元,车体的上方设置有回转支架,所述输料管水平固定安装在回转支架的上端。
[0006]料斗位于输料管后部上方,其下端与输料管的顶部固定相连且相通,电控单元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固定于料斗的后侧。
[0007]搅拌机构设置在输料管的内部,所述回转支架的后侧设置有电机,搅拌机构的后端穿出输料管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电机的信号端与控制器通讯相连。
[0008]供水机构包括三通接头、供水管和两个喷头,所述三通接头固定在回转支架的一侧,三通接头具有一个进水端和两个出水端,两个喷头通过支架固定于料斗的内侧下部,其中一个喷头垂直向下,另一个喷头倾斜向下。
[0009]两个喷头的进水端均通过供水管与三通接头的其中一个出水端相连,所述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水泵的信号端与控制器通讯相连。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车体包括车架和安装板,所述车架是由圆管弯折制成的,安装板固定于车架的顶部。
[0011]所述车架的前端底部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车轮。
[0012]所述车架的后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为U形结构,把手的两端分别与车架的后端可拆卸固定相连。
[0013]进一步地,所述回转支架位于安装板的上方,回转支架的中心通过螺栓与安装板转动相连。
[0014]回转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插销座,插销座上配置有销杆,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可与销杆相配合的销孔,销孔位于回转支架的边缘外侧。
[0015]进一步地,所述输料管为金属直圆管,其后端固定有端板,输料管的后部与回转支架固定相连,其前部探出回转支架的外侧。
[0016]输料管的前侧顶部具有沿其轴向开设的槽口,所述槽口的上方配置有盖板。
[0017]输料管位于其槽口两侧的部分具有向外弯折形成的翻边,盖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翻边滑动配合,盖板的后端与料斗挂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轴螺旋叶片和无轴螺旋叶片,所述无轴螺旋叶片和有轴螺旋叶片均设在输料管的内部,并一前一后固定相连成一体。
[0019]所述有轴螺旋叶片的驱动轴后端穿过端板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相连,驱动轴与端板转动密封配合,工作状态下,电机的输出轴驱动有轴螺旋叶片和无轴螺旋叶片转动。
[0020]进一步地,料斗为顶部敞口的漏斗状壳体结构,料斗的下部具有纵向布置的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为倒“V”形结构,其前后两端分别与料斗的内壁固定相连。
[0021]分流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杆体,所有杆体均横向平行布置,各杆体的中部与分流板的顶部固定相连成一体。
[0022]进一步地,所述料斗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为拱形结构,且竖向布置在料斗的内侧,支撑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料斗的内壁固定焊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为齿形面。
[0023]进一步地,所述料斗的一侧安装有挂钩,所述三通接头的另一个出水端通过橡胶软管连接有手持式喷枪,三通接头的两个出水端分别配置有一个手动阀。
[0024]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表面具有规则开设的若干个长圆孔。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可在施工现场直接制作砂浆或者混凝土,人工使用数量少,降低了施工成本,搅拌均匀,制作出的砂浆或者混凝土品质高,占地空间小,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位置,减少工人运送砂浆的难度,省时省力,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工程进度。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一种混凝土搅拌手推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车体、回转支架及相关部分的组合结构图。
[0028]图3是图1本技术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4是本技术回转支架、输料管、料斗、搅拌机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图4中示出的组合结构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2]结合图1至图5,一种混凝土搅拌手推车,包括车体、输料管3、料斗4、搅拌机构、供水机构及电控单元,所述车体包括车架11和安装板12,所述车架11是由圆管弯折制成的,安装板12固定于车架11的顶部,所述车架11后部的左右两侧具有两个支撑腿。所述车架11的前端底部固定焊接有固定轴13,所述固定轴1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车轮14,车轮14的轮毂中心与固定轴13的端部通过轴承相连。
[0033]所述车架11的后侧设置有把手15,所述把手15为U形结构,把手15的两端分别与车架11的后端可拆卸固定相连。所述把手15的两端分别与车架11后端的对应侧插接并通过螺栓固定相连,工作人员站立于车体的后侧,双手握住把手15可推动车体前进及转向,可变换混凝土搅拌手推车在地面上的停放位置,车架11前侧的两个车轮14和其后侧的两个支撑腿对车架11及其上方的料斗4、搅拌机构、供水机构起支撑作用。
[0034]车体的上方设置有回转支架21,具体地,所述回转支架21位于安装板12的上方,回转支架21的中心通过螺栓与安装板12转动相连。回转支架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销座22,插销座22上配置有销杆23,销杆23活动穿设在插销座22上,所述销杆23的外部套设有弹簧24,所述弹簧24的作用使销杆23的下端保持穿入销孔内部。所述安装板12上开设有可与销杆23相配合的销孔,销孔位于回转支架21的边缘外侧。将销杆23向上提起后,通过转动回转支架21可调节其方向,当回转支架21转动至销杆23与销孔对应位置后,销杆23在弹簧的作用下穿入销孔,实现回转支架21在车架上的定位。
[0035]所述输料管3水平固定安装在回转支架21的上端,所述输料管3为金属直圆管,其后端固定有端板,输料管3的后部与回转支架21固定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搅拌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输料管、料斗、搅拌机构、供水机构及电控单元,车体的上方设置有回转支架,所述输料管水平固定安装在回转支架的上端;料斗位于输料管后部上方,其下端与输料管的顶部固定相连且相通,电控单元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固定于料斗的后侧;搅拌机构设置在输料管的内部,所述回转支架的后侧设置有电机,搅拌机构的后端穿出输料管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电机的信号端与控制器通讯相连;供水机构包括三通接头、供水管和两个喷头,所述三通接头固定在回转支架的一侧,三通接头具有一个进水端和两个出水端,两个喷头通过支架固定于料斗的内侧下部,其中一个喷头垂直向下,另一个喷头倾斜向下;两个喷头的进水端均通过供水管与三通接头的其中一个出水端相连,所述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水泵的信号端与控制器通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凝土搅拌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车架和安装板,所述车架是由圆管弯折制成的,安装板固定于车架的顶部;所述车架的前端底部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车轮;所述车架的后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为U形结构,把手的两端分别与车架的后端可拆卸固定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混凝土搅拌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架位于安装板的上方,回转支架的中心通过螺栓与安装板转动相连;回转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插销座,插销座上配置有销杆,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可与销杆相配合的销孔,销孔位于回转支架的边缘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凝土搅拌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为金属直圆管,其后端固定有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永刚,高阳,刘金锁,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振华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