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遥控车辆对中摆正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5573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遥控车辆对中摆正调节装置,借助遥控装置、电机和传动装置实现摆正操作的电动化,包含一个驱动板和一个从动板,所述驱动板包含固定底座,设置于固定底座上的电控系统、传动装置和移动板,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形成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有涂有润滑油脂,所述移动板设置于所述滑槽中,所述移动板的三个侧面垂直布置有挡板使所述挡板形成箕形槽状的车轮承接卡槽结构,所述移动板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与电控系统连接;所从动板包括底座以及布置于底座上的移动调节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作过程极为平稳,电机匀速转动,带动车辆匀速左右移动,能有效防止车辆横移时假人晃动,且在摆正效率方面有大幅提升。且在摆正效率方面有大幅提升。且在摆正效率方面有大幅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遥控车辆对中摆正调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对中摆正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遥控车辆对中摆正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的对中摆正是碰撞试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按照各类碰撞标准的要求,在发车前应使车辆的纵向中垂面与牵引轨道中垂面重合。高精度的车辆摆正不仅能保证牵引过程的顺利进行,更能有效减少试验后偏移量,提高试验质量。传统摆正工具是两张不锈钢板之间涂一层油脂,将车轮推上钢板后,借助钢板间油脂的摩擦系数小于轮胎与钢板之间和地面与钢板之间的摩擦系数,通过推动上层不锈钢板的滑动实现整车在横向上的左右移动。这种简易摆正装置使用时需要人力推动,费时费力且精度低,特别是,需要人力去推动车辆。钢板之间的油脂中容易进入灰尘,造成摩擦系数增大,推动车辆会愈加费力。传统工具的摆正精度极难控制,主要依赖操作人员经验和钢板间油脂状态。另外,在对试验假人的影响方面,使用传统工具需要推动车辆,造成假人的左右晃动,影响假人定位精度,而且传统工具由于摆正精度难以控制等原因,整体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应用于车辆被动安全检测领域的遥控车辆对中摆正调节装置,使用电机驱动车辆横向移动,通过遥控装置控制电机,单人即可完成对中摆正操作,大大节省人力资源。
[0004]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遥控车辆对中摆正调节装置,借助遥控装置、电机和传动装置实现摆正操作的电动化,包含一个驱动板和一个从动板,所述驱动板包含固定底座,设置于固定底座上的电控系统、传动装置和移动板,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形成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有涂有润滑油脂,所述移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移动板的三个侧面垂直布置有挡板使所述挡板形成箕形槽状的车轮承接卡槽结构,所述移动板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电控系统连接;所述从动板包括底座以及布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移动调节板。
[0006]其中,所述固定底的一端配置有两个脚轮底座和脚轮;所述固定底座相对于所述脚轮的一端固定有把手。
[0007]其中,所述底座的一端配置有两个脚轮底座和脚轮,所述底座相对于所述脚轮的一端固定有把手。
[0008]其中,所述移动调节板是一块嵌入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第二滑槽中的可移动的钢板。
[0009]其中,所述固定底座上一侧形成车辆移动至移动板上的上板斜坡面,所述斜坡面位于所述移动板的箕形槽状的车轮承接卡槽结构的开口侧,与所述箕形槽状的车轮承接卡
槽结构的开口侧相接。
[0010]其中,所述底座上一侧形成便于车辆移动至移动调节板上的上板斜坡面,位于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
[0011]其中,所述电控系统包括锂电池、步进电机、变频器和控制装置,所述锂电池安装在几字形护罩上方,用于给用电设备供电;所述几字形护罩用于保护电控系统和传动装置,防尘防水;所述的变频器与步进电机连接,用于改变步进电机转速,以带动传动装置形成不同的横向移动速度,形成不同的摆正速度档位;所述控制装置与遥控开关通信连接,并与所述变频器电连接,接收遥控开关发出的遥控信号给所述变频器,通过变频器控制步进电机转动或是不转动。
[0012]其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丝杠以及轴承,用于将电机提供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水平横向移动。
[0013]其中,所述移动板的一端连接用于连接传动装置的支架,所述支架由三根矩形支撑板组成,中间的矩形支撑板垂直于车轮承接卡槽结构的侧方挡板,另外两根矩形支撑板在两侧倾斜布置,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所述传动装置通过推动或拉动支架,进而推动或拉动车轮承接卡槽结构沿滑槽在垂直于牵引轨道的方向上移动。
[0014]其中,所述几字形护罩的上方还设置用于关断或打开设备的电源供电回路的开关以及用于调节步进电机的转速的调速旋钮,所述调速旋钮与变频器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由于使用丝杠传动,摆正精度能控制在
±
1mm内,摆正精度的提高能有效降低碰撞试验后偏移量,提升试验质量。本专利技术的整个传动装置工作过程极为平稳,电机匀速转动,带动车辆匀速左右移动,能有效防止车辆横移时假人晃动。且在摆正效率方面有大幅提升,车辆平均摆正时间节约近50%。
[0016]本专利技术能应用于各类碰撞试验并发挥作用,有效保障各碰撞标准的实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板的轴测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板的侧视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板的主视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板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从动板的轴测示意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从动板的主视示意图。
[0024]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从动板的俯视示意图。
[0025]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从动板的侧视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对中摆正装置借助遥控装置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锂电池;2、开关;3、调速旋钮;4、第一把手;5、几字形护罩;6、支架;7、第一移动板;8、第一脚轮;9、第一上板斜坡面;10、第一固定底座;11、第一滑槽;12、传动丝杠;13、步进电机;14、控制装置;
[0029]21、第二把手;22、第二固定底座;23、第二滑槽;24、第二移动板;25、第二上板斜坡
面;26、第二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1]本专利技术的对中摆正装置借助遥控装置,电机和传动装置实现摆正操作的电动化,包含一个驱动板和一个从动板,所述驱动板包含第一固定底座10、电控系统、传动装置和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固定底座上设置所述电控系统、传动装置和第一移动板7;所述第一固定底座靠近电机的一端为首端,另外一端为尾端,首端固定有第一把手4,尾端配置两个脚轮底座和第一脚轮8,方便设备整体移动至需要位置。
[0032]其中,所述的固定底座在整体上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滑槽,即在第一固定底座靠近尾端用铝板制备了承接第一移动板的第一滑槽11,第一滑槽11内部涂有润滑油脂,便于移动板在第一滑槽11内左右滑动。所述的第一滑槽前方是一组与第一滑槽1等长度的第一上板斜坡面9,便于车轮经由第一上板斜坡面驶上第一移动板。
[00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底座出于减重和防锈的目的,可以由铝材制成。
[003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槽11的底部装有防滑橡胶(未法出),用于提高第一固定底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使用时第一固定底座应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
[0035]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底座10上靠近首端的区域为电控系统和传动装置等部件提供安装载体,其底部有一个大的矩形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遥控车辆对中摆正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借助遥控装置、电机和传动装置实现摆正操作的电动化,包含一个驱动板和一个从动板,所述驱动板包含固定底座,设置于固定底座上的电控系统、传动装置和移动板,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形成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有涂有润滑油脂,所述移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移动板的三个侧面垂直布置有挡板使所述挡板形成箕形槽状的车轮承接卡槽结构,所述移动板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电控系统连接;所述从动板包括底座以及布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移动调节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遥控车辆对中摆正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的一端配置有两个脚轮底座和脚轮;所述固定底座相对于所述脚轮的一端固定有把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遥控车辆对中摆正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一端配置有两个脚轮底座和脚轮,所述底座相对于所述脚轮的一端固定有把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遥控车辆对中摆正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调节板是一块嵌入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第二滑槽中的可移动的钢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遥控车辆对中摆正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上一侧形成车辆移动至移动板上的上板斜坡面,所述斜坡面位于所述移动板的箕形槽状的车轮承接卡槽结构的开口侧,与所述箕形槽状的车轮承接卡槽结构的开口侧相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遥控车辆对中摆正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一侧形成便于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民薄旭盛陶阳谢军田威朱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