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子对接结合能与谱效分析综合评价猴耳环降血糖活性物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556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对接结合能与谱效分析综合评价猴耳环降血糖活性物质的方法。该评价方法步骤包括:将猴耳环的主要单体成分对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分子对接结合能与谱效分析综合评价猴耳环降血糖活性物质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活性成分筛选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子对接结合能与谱效分析综合评价猴耳环降血糖活性物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猴耳环(Pithecellobium clypearia Benth.)为豆科猴耳环属植物,别名围涎树、蛟龙木、洗头木、落地金钱、三不正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东、浙江、福建、云南、广西、海南等省区,以及越南、老挝、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牙买加等国家。猴耳环始载于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并且广泛收录在不同地方相关的中草药相关典籍中。其干燥带叶茎枝可入药,味微苦、涩,性微寒,归脾、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泻、去湿敛疮的功效;目前已有相关的猴耳环消炎止痛类产品上市,但其用于降血糖作用的报道仍较少。
[0003]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持续加快,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降血糖类药物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目前降血糖类药物主要包括口服降血糖类药物和胰岛注射类药物,其中以口服降糖药为主。传统如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等虽然药效强大,但仍然不可避免带来各式各样的副作用,而传统中草药毒性低,药效广泛,因此从中草药发掘新的降血糖药物有望弥补现阶段降血糖药物的短板,为病人带来更加多样化选择,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水平。
[0004]天然产物复杂提取液中筛选活性成分的传统方法是通过有机溶剂进行多步萃取与分离,然后再进行活性测定,这种方法耗时、耗力、污染大且效率低下。在相关分析技术中,分子对接可用于模拟药物分子与其对应配体之间结合的位点,评估其作用能量的高低,是指导药物开发、阐明药物作用机制的有利工具。谱效关系是利用化学计量学的方式,将研究对象谱图中成分的含量与其具体的功效进行关联分析,从而找出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其不需要经多步萃取与分离而提前锁定活性成分。但单指标、单形式的谱效筛选可能会有失偏颇,为进一步提高相关药物的筛选效率,需要一种更为准确与高效的药物有效成分的分析评价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分子对接结合能与谱效分析综合评价猴耳环降血糖活性物质的方法,从而用于综合评价猴耳环的降血糖活性物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分子对接结合能与谱效分析综合评价猴耳环降血糖活性物质的方法,所述分子对接结合能为猴耳环活性成分与降血糖相关酶的结合能;所述谱效分析为对猴耳环不同活性成分建立UPLC色谱图谱并结合样本,和对两种降血糖酶抑制率在数学模型中进行分析。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对猴耳环进行醇提,蒸发除去乙醇,得到猴耳环醇提物;猴耳环醇提物加水,依次使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二氯甲烷部、乙酸乙酯部和正丁醇部,收集萃取余液为水部;另取猴耳环醇提物加水,过聚酰胺层析柱,用不同梯度浓度乙醇洗脱,得到不同梯度浓度乙醇洗脱流份;
[0009]S2使用质谱筛选并鉴别猴耳环醇提物中的特征化合物;其中,所述特征化合物为离子流峰面积在8.58
×
105~1.03
×
108的化合物;
[0010]S3对于步骤S2筛选出的特征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进一步筛选出特征化合物中与α

淀粉酶和α

葡萄糖苷酶都具有结合能力的目标化合物;
[0011]S4使用UPLC得到步骤S1中猴耳环醇提物、石油醚部、二氯甲烷部、乙酸乙酯部、正丁醇部以及不同梯度浓度乙醇洗脱流份的特征峰图谱,并测试步骤S1中猴耳环醇提物、石油醚部、二氯甲烷部、乙酸乙酯部、正丁醇部以及不同梯度浓度乙醇洗脱流份的α

淀粉酶抑制率和α

葡萄糖苷酶抑制率;
[0012]S5基于步骤S4中的特征峰图谱、α

淀粉酶抑制率和α

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进行谱效相关性分析,预测石油醚部、二氯甲烷部、乙酸乙酯部、正丁醇部以及不同梯度浓度乙醇洗脱流份中的降血糖活性成分。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制备猴耳环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及不同洗脱流份的方法为:
[0014]A1取猴耳环叶研磨至0.2~0.45mm的粗粉,再用乙醇超声提取,过滤,取滤液旋蒸去除乙醇,得总提取溶液,干燥制得猴耳环醇提物;
[0015]A2取一部分猴耳环醇提物,加水混悬于分液漏斗,分别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极性溶剂的萃取液和萃取余液,干燥后得到不同极性部位;
[0016]A3再取另一部分猴耳环醇提物,加水超声混悬,装入含有聚酰胺的层析柱中洗脱,洗脱液分别为不同浓度梯度的乙醇,干燥后得到不同洗脱流份。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3中不同浓度梯度的乙醇依次为20%乙醇、40%乙醇、60%乙醇、80%乙醇。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的猴耳环醇提物的成分进行鉴别后,测得26个峰。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鉴别后测得的26个峰经过质谱分析后,共鉴别出24种物质。
[0020]在本专利技术中,专利技术人在步骤S2鉴别出24中物质后,在质谱信息表中选取20个特征峰进行标定。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选取特征峰的方法为:在26个峰中选择峰形明显,离子流峰面积为8.58
×
105~1.03
×
108的峰作为特征峰,并作为特征化合物。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峰选取结果为:标定了20个特征峰,并对这20个特征化合物进行编号P1~P20,其中P4为没食子酸,P8为没食子酸乙酯,P13为杨梅苷,P17为槲皮苷。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中的目标化合物为猴耳环中含量高于1.26%的物质。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化合物包括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乙酯、没食子儿茶素
‑7‑
O

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7

没食子酰基特利色黄烷、7,4
′‑


O

没食子酰基特利色黄烷、7,3
′‑


O

没食子酰基特利色黄烷、杨梅苷、槲皮苷。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猴耳环中含量高于1.26%的物质为猴耳环中含量最高的9种物质;所述的9种物质的离子流峰面积占总离子流峰峰面积70%以上。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含量最高的9种物质分为三类,包括有机酸类: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乙酯;黄酮类:槲皮苷、杨梅苷;黄烷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子对接结合能与谱效分析综合评价猴耳环降血糖活性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对接结合能为猴耳环活性成分与降血糖相关酶的结合能;所述谱效分析为对猴耳环不同活性成分建立UPLC色谱图谱并结合样本,和对两种降血糖酶抑制率在数学模型中进行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猴耳环进行醇提,蒸发除去乙醇,得到猴耳环醇提物;猴耳环醇提物加水,依次使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二氯甲烷部、乙酸乙酯部和正丁醇部,收集萃取余液为水部;另取猴耳环醇提物加水,过聚酰胺层析柱,用不同梯度浓度乙醇洗脱,得到不同梯度浓度乙醇洗脱流份;S2使用质谱筛选并鉴别猴耳环醇提物中的特征化合物;其中,所述特征化合物为离子流峰面积在8.58
×
105~1.03
×
108的化合物;S3对于步骤S2筛选出的特征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进一步筛选出特征化合物中与α

淀粉酶和α

葡萄糖苷酶都具有结合能力的目标化合物;S4使用UPLC得到步骤S1中猴耳环醇提物、石油醚部、二氯甲烷部、乙酸乙酯部、正丁醇部以及不同梯度浓度乙醇洗脱流份的特征峰图谱,并测试步骤S1中猴耳环醇提物、石油醚部、二氯甲烷部、乙酸乙酯部、正丁醇部以及不同梯度浓度乙醇洗脱流份的α

淀粉酶抑制率和α

葡萄糖苷酶抑制率;S5基于步骤S4中的特征峰图谱、α

淀粉酶抑制率和α

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进行谱效相关性分析,预测石油醚部、二氯甲烷部、乙酸乙酯部、正丁醇部以及不同梯度浓度乙醇洗脱流份中的降血糖活性成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制备猴耳环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及不同洗脱流份的方法为:A1取猴耳环叶研磨至0.2~0.45mm的粗粉,再用乙醇超声提取,过滤,取滤液旋蒸去除乙醇,得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红纪温铎张蜀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