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全遮光复合面料,包括第一基布层,第一基布层的内侧等距间隔固定安装有第一柔性磁片,第一基布层的内侧包覆有第一遮光层,第一遮光层的另一侧热压有第二遮光层,第二遮光层的另一侧接触有第二基布层,第二基布层靠近第二遮光层的一侧等距间隔固定安装有第二柔性磁片;本申请通过在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的内侧刷有遮光涂层,并对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进行热压封闭,从而对遮光涂层起到保护的作用,并且通过第一柔性磁片和第二柔性磁片使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贴合在第一遮光层与第二遮光层的表面,从而保证整体的纹路美观,并且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通过拉链连接,方便拆下,进行清洗。进行清洗。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全遮光复合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遮光面料
,具体为一种柔性全遮光复合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遮光面料是一种能够对太阳强光和有害射线进行遮挡的面料,通常在窗户前方作为窗帘使用,复合面料是将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无纺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经粘结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具有多种材料的优点,能够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使用复合材料进行窗帘的制作能够在达到遮光的同时也具有其余材料的优势。
[0003]现有技术中,在制作全遮光面料时,通常采用多次涂层的方式来达到遮光的效果,在对遮光窗帘的使用中,通常情况下很少会对窗帘进行拆卸清洗,一是因为遮光窗帘的重量较大,二是因为在对遮光窗帘的清洗中会使窗帘进行较为复杂且随机的形变,容易破坏遮光涂层,影响遮光效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从而方便对遮光窗帘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全遮光复合面料及其生产工艺,通过设置的第一基布层、第一柔性磁片和第一遮光层等结构配合,达到便于拆卸清洗的目的,通过在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的内侧刷有遮光涂层,并对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进行热压封闭,从而对遮光涂层起到保护的作用,而氢气的质量分数轻,能够降低整体重量,并且通过第一柔性磁片和第二柔性磁片使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贴合在第一遮光层与第二遮光层的表面,从而保证整体的纹路美观,并且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通过拉链连接,方便拆下,具有便于拆卸清洗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全遮光复合面料,包括第一基布层,第一基布层的内侧等距间隔固定安装有第一柔性磁片,第一基布层的内侧包覆有第一遮光层,第一遮光层的另一侧热压有第二遮光层,第二遮光层的另一侧接触有第二基布层,第二基布层靠近第二遮光层的一侧等距间隔固定安装有第二柔性磁片。
[0006]优选的,第二基布层包覆第二遮光层,第一遮光层与第二遮光层之间通过正菱形排布的圆形胶层连接,相邻四个圆形胶层之间区域的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向外呈弧形突出。
[0007]优选的,第一遮光层与第二遮光层之间填充有三分之一容量的氢气。
[0008]优选的,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相对的一侧均匀涂抹有白色遮光涂层,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均为柔性片状橡胶制成,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的厚度均为1mm。
[0009]优选的,第一柔性磁片与第二柔性磁片的位置相对应且通过磁力进行吸附,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均通过编制工艺编制而成,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的外缘通过拉链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全遮光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具体制作流程如下:
S1:分别向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的一侧涂抹白色遮光涂层;S2:在第一遮光层涂抹有遮光涂层的一侧以正菱形的形状间隔黏贴圆形胶层;S3:把第一遮光层与第二遮光层对齐贴合,并采用点状热压的方式压制圆形胶层处,使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连接;S4:对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的外缘进行热压封闭,并注入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之间总容量三分之一的氢气;S5:在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的表面以圆形胶层分布的位置对应安装第一柔性磁片和第二柔性磁片,并对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的外缘缝制相对应的拉链;S6:把热压完成的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置入缝制好拉链的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内部,并使第一柔性磁片和第二柔性磁片对应位于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的圆形胶层处,第一柔性磁片和第二柔性磁片通过磁力吸附,最后拉上拉链使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称为整体。
[0011]优选的,S1中的白色遮光涂层的具体组成成分为:纺织乳液:40
‑
60%;水:10
‑
30%;分散剂:0.1
‑
0.5%;钛白粉:10
‑
20%;稳泡剂:1
‑
5%;增稠剂:0.1
‑
0.5%;催化剂:0.1
‑
0.5%;丙稀酸乳液:1
‑
5%。
[0012]优选的,S4中对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外缘的热压首先对其三边进行热压,热压完成后以剩余的未封闭的一边为注气口进行氢气的填充,填充完毕后进行热压封边。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通过设置的第一基布层、第一柔性磁片和第一遮光层等结构配合,达到便于拆卸清洗的目的,通过在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的内侧刷有遮光涂层,并对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进行热压封闭,从而对遮光涂层起到保护的作用,并且通过第一柔性磁片和第二柔性磁片使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贴合在第一遮光层与第二遮光层的表面,从而保证整体的纹路美观,并且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通过拉链连接,方便拆下,进行清洗,保证使用效果,而氢气的质量分数轻,能够降低整体重量,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剖视图。
[0015]图中:1、第一基布层;2、第一柔性磁片;3、第一遮光层;4、第二遮光层;5、第二柔性磁片;6、第二基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柔性全遮光复合面料,包括第一基布层1,第一基布层1的内侧等距间隔固定安装有第一柔性磁片2,第一基布层1的内侧包覆有第一遮光层3,第一遮光层3的另一侧热压有第二遮光层4,第二遮光层4的另一侧接触有第二基布层6,第二基布层6靠近第二遮光层4的一侧等距间隔固定安装有第二柔性磁片5;通过把遮光涂
层涂抹在第一遮光层3和第二遮光层4的内侧,并把第一遮光层3和第二遮光层4进行热压封闭,从而能够在保证遮光效果的同时,能够防止遮光涂层与外界接触,避免外界环境的腐蚀,同时,采用拉链与第一柔性磁片2和第二柔性磁片5磁力吸附的方式对第一基布层1和第二基布层6进行连接,便于拆卸与组合,拆卸后能够方便的对第一基布层1和第二基布层6进行清洗,保证洁净,同时通过第一遮光层3和第二遮光层4内部的氢气,能够通过氢气的上浮降低窗帘整体的质量。
[0018]其中,第二基布层6包覆第二遮光层4,第一遮光层3与第二遮光层4之间通过正菱形排布的圆形胶层连接,相邻四个圆形胶层之间区域的第一遮光层3和第二遮光层4向外呈弧形突出;通过正菱形排布的圆形胶层,且圆形胶层之间具有弧度的第一遮光层3和第二遮光层4,能够增加粘合后的美观性,吸引消费者。
[0019]其中,第一遮光层3与第二遮光层4之间填充有三分之一容量的氢气;通过注入氢气,而氢气质量分数小,能够在空气中上浮,从而降低窗帘在使用时的重量,进而使窗帘在活动中更加轻盈,而三分之一量的氢气,也不会对窗帘的开合造成影响,保证正常的使用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全遮光复合面料,包括第一基布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布层(1)的内侧等距间隔固定安装有第一柔性磁片(2),所述第一基布层(1)的内侧包覆有第一遮光层(3),所述第一遮光层(3)的另一侧热压有第二遮光层(4),所述第二遮光层(4)的另一侧接触有第二基布层(6),所述第二基布层(6)靠近第二遮光层(4)的一侧等距间隔固定安装有第二柔性磁片(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全遮光复合面料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布层(6)包覆第二遮光层(4),所述第一遮光层(3)与第二遮光层(4)之间通过正菱形排布的圆形胶层连接,相邻四个所述圆形胶层之间区域的第一遮光层(3)和第二遮光层(4)向外呈弧形突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全遮光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层(3)与第二遮光层(4)之间填充有三分之一容量的氢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全遮光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层(3)和第二遮光层(4)相对的一侧均匀涂抹有白色遮光涂层,所述第一遮光层(3)和第二遮光层(4)均为柔性片状橡胶制成,所述第一遮光层(3)和第二遮光层(4)的厚度均为1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全遮光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磁片(2)与第二柔性磁片(5)的位置相对应且通过磁力进行吸附,所述第一基布层(1)和第二基布层(6)均通过编制工艺编制而成,所述第一基布层(1)和第二基布层(6)的外缘通过拉链连接。6.一种柔性全遮光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制作流程如下:S1:分别向第一遮光层(3)和第二遮光层(4)的一侧涂抹白色遮光涂层;S2:在第一遮光层(3)涂抹有遮光涂层的一侧以正菱形的形状间隔黏贴圆形胶层;S3:把第一遮光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利民,龚文华,史爱娟,李健,任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君霖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