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06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包括模架,驱动体,所述驱动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模架的顶面设置,且所述驱动体的驱动端活动贯穿所述模架的顶面设置;上模,所述上模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体的驱动端;下模,所述下模固定安装于所述模架的内底面;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模架的底面;模板,所述模板与所述下模的内壁面滑动连接;隔板,所述隔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内壁面;通槽,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通槽贯通开设在所述隔板上;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内底面。该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能便于加工成型的汽车零部件自动进行脱模,提高脱模的便捷性,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简便灵活,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模具
,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零部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重要因素,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汽车零部件在加工时通槽使用模具进行制造,但现有的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
[0003]申请号为CN201520597370.8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在使用时不便于对加工成型的汽车零部件进行脱模,加工成型后的汽车零部件置于模具内不便取出,操作难度大,工作效率低,不能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种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不便脱模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包括模架,
[0006]驱动体,所述驱动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模架的顶面设置,且所述驱动体的驱动端活动贯穿所述模架的顶面设置;
[0007]上模,所述上模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体的驱动端;
[0008]下模,所述下模固定安装于所述模架的内底面;
[0009]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模架的底面;
[0010]模板,所述模板与所述下模的内壁面滑动连接;
[0011]隔板,所述隔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内壁面;
[0012]通槽,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通槽贯通开设在所述隔板上;
[0013]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内底面;
[0014]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移动机构相连接;
[0015]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移动机构相连接;
[0016]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接。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加工成型的汽车零部件进行脱模。
[00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0019]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内底面右端;
[0020]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右端与所述电机的轴端键连接,且所述双向丝杆的左端与所述底座的左侧内壁面轴承连接;
[0021]滑块,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滑块的底面与所述底座的内底面滑动连接,且所述双向丝杆贯穿所述滑块设置,并且所述双向丝杆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双向丝杆转动时使滑块产生移动。
[002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0024]直杆,所述直杆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块的顶面;
[0025]插杆,所述插杆固定安装于所述直杆的顶端;
[0026]滑动柱,所述滑动柱固定安装于所述模板的底面,且所述滑动柱滑动贯穿所述模架的底面设置;
[0027]插槽,所述插槽开设于所述滑动柱的表面,且所述插槽与所述插杆相吻合。
[00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插杆与插槽的设置将滑动柱进行固定。
[002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0030]锥形齿轮组,所述锥形齿轮组安装在所述双向丝杆上;
[0031]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隔板设置,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隔板轴承连接,并且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所述锥形齿轮组相连接。
[003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双向丝杆转动的同时通过锥形齿轮组带动螺纹杆产生转动。
[003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0034]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固定安装于隔板的顶面;
[0035]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固定安装于所述伸缩杆的顶端;
[0036]套管,所述套管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板的底面,且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并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套管螺纹连接。
[003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螺纹杆转动时通过套管带动移动板产生移动。
[003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以所述移动板的纵轴中线对称设置有2个。
[003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保障移动板移动的稳定性。
[00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能便于加工成型的汽车零部件自动进行脱模,提高脱模的便捷性,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简便灵活,实用性强;
[0041]1、当汽车零部件加工成型后,通过启动电机使双向丝杆进行转动,使得两个滑块产生向外背离移动,从而使直杆带动插杆同步向外移动,进而使插杆从插槽中移动;
[0042]2、双向丝杆转动的同时通过锥形齿轮组带动螺纹杆同步进行转动,使得通过套管带动移动板向上进行移动,在插杆从插槽中移动出后,向上移动的移动板抵触到滑动柱后将推动滑动柱及模板向上进行移动,实现自动脱模,从而提高了脱模的便捷性,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0043]3、脱模后通过电机使双向丝杆方向转动,使得移动板向下进行移动,从而使滑动柱及模板在自重的作用下同步向下移动,直至模板抵触模架的内底面,同时两个滑块向内相向移动,使得直杆带动插杆同步向内移动,从而使插杆重新插入插槽中,将滑动柱及模板进行固定,保障可稳定地进行汽车零部件的加工。
附图说明
[0044]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45]图2为本技术主视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6]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7]图4为本技术直杆与通槽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8]图中:1、模架;2、驱动体;3、上模;4、下模;5、底座;6、模板;7、隔板;8、通槽;9、电机;10、双向丝杆;11、滑块;12、直杆;13、插杆;14、滑动柱;15、插槽;16、锥形齿轮组;17、螺纹杆;18、伸缩杆;19、移动板;20、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5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包括模架1,驱动体2固定安装于模架1的顶面设置,且驱动体2的驱动端活动贯穿模架1的顶面设置,上模3固定安装于驱动体2的驱动端,下模4固定安装于模架1的内底面,底座5固定安装于模架1的底面模板6与下模4的内壁面滑动连接,隔板7固定安装于底座5的内壁面,对称设置的两个通槽8贯通开设在隔板7上,保障通过驱动体2驱动上模3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保障上模3与下模4合模后加工生产汽车零部件;
[0051]电机9固定安装于底座5的内底面右端,双向丝杆10的右端与电机9的轴端键连接,且双向丝杆10的左端与底座5的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包括模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体(2),所述驱动体(2)固定安装于所述模架(1)的顶面设置,且所述驱动体(2)的驱动端活动贯穿所述模架(1)的顶面设置;上模(3),所述上模(3)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体(2)的驱动端;下模(4),所述下模(4)固定安装于所述模架(1)的内底面;底座(5),所述底座(5)固定安装于所述模架(1)的底面;模板(6),所述模板(6)与所述下模(4)的内壁面滑动连接;隔板(7),所述隔板(7)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5)的内壁面;通槽(8),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通槽(8)贯通开设在所述隔板(7)上;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5)的内底面;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移动机构相连接;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移动机构相连接;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机(9),所述电机(9)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5)的内底面右端;双向丝杆(10),所述双向丝杆(10)的右端与所述电机(9)的轴端键连接,且所述双向丝杆(10)的左端与所述底座(5)的左侧内壁面轴承连接;滑块(11),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滑块(11)的底面与所述底座(5)的内底面滑动连接,且所述双向丝杆(10)贯穿所述滑块(11)设置,并且所述双向丝杆(10)与所述滑块(11)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刚朱晓波林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市睿盛机械模具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