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化纤复合纺短纤维的浸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470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化纤复合纺短纤维的浸浴槽,涉及化纤设备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若干个包裹在浸浴槽腔壁外围、腔底与外排放管道连通的U型溢流夹腔,多余油剂或泡沫进入U型溢流夹腔后汇流到外排放管道及时排放至合适的回收处,避免多余油剂及泡沫对纤维品质产生不良影响,提升纤维品质,便于后续环境清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浸浴槽出口处设置有前后两组、且一上一下的轧液导丝杆组件,能够轧去浸浴槽出口处纤维中多余油剂,避免纤维在后续运行过程中油剂飞溅,避免油剂浪费、节省成本,还能调整纤维张力。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浓度传感器与自动控制阀信号联锁,与油剂循环回路配用,能够实时监测油剂浓度并及时反馈、补充其它浓度的油剂,自动调控油剂浓度。油剂浓度。油剂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化纤复合纺短纤维的浸浴槽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化纤设备的
,具体说是一种适用于化纤复合纺短纤维的浸浴槽。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化纤复合纺短纤维时,由于纤维使用的特殊油剂容易产生泡沫,因此用于化纤复合纺短纤维的传统浸浴槽结构如图1、图2所示:在传统辅槽6

中设置了一个溢流圆孔6
‑1’
,多余的油剂及泡沫通过溢流圆孔6
‑1’
溢流出去。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传统浸浴槽结构存在着下述不足之处:第一,多余的油剂及泡沫有时不能从溢流圆孔6
‑1’
及时溢流出去,一方面影响纤维品质,另一方面也给现场的环境清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第二,由于经过浸浴的纤维15自身油剂过多,增加了后续牵伸工序的负载——纤维在随着牵伸辊高速运转的过程中产生油剂飞溅,造成油剂浪费;第三,槽体内的油剂浓度需要人工定期对其进行取样测试、调配,操作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新设计的一种适用于化纤复合纺短纤维的浸浴槽。利用本专利技术能够将浸浴槽里多余的油剂或泡沫及时地排放至合适的回收处,既能够避免多余的油剂及泡沫对纤维品质产生不良影响,有效提升纤维品质,又能够避免污染浸浴现场、便于后续环境清理;利用本专利技术还能够有效轧去运行至浸浴槽出口处的纤维中多余油剂,不仅避免了纤维在后续运行过程中的油剂飞溅,而且还避免油剂浪费、节省油剂成本,同时还能够调整纤维的张力以满足对应的工艺需要;另外本专利技术中浓度传感器与自动控制阀进行信号联锁,与油剂循环回路配合使用,能够实时监测油剂浓度并及时反馈、补充其它浓度的油剂,实现自动调控油剂浓度。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适用于化纤复合纺短纤维的浸浴槽,包括进丝端连接有进油管、出丝端连接有循环回油管的浸浴槽,浸浴槽内盛装有液面高于浸渍辊辊底高度的油剂,浸浴槽作为浸浴纤维的工作场所;由泵送管、辅槽、进油管、浸浴槽、循环回油管依次连通后再回到辅槽,形成了一个油剂循环回路,并与信号联锁的浓度传感器、自动控制阀配合使用,能够实时监测油剂浓度并及时反馈、补充其它浓度的油剂,实现自动调控油剂浓度),对称布置在浸浴槽进出口两端且配对使用的导丝辊和浸渍辊(纤维沿着导丝辊和浸渍辊进行转向和导向,同时纤维借助两个浸渍辊被完全压浸在油剂中);在所述浸浴槽的长度方向上前后平行设置有若干个沿横截面方向包裹在浸浴槽的腔壁外围、且腔底与外排放管道连通的U型溢流夹腔(纤维在浸浴槽中边浸浴边运行的过程中,当浸浴槽中油剂或泡沫高于溢流槽孔时,多余的油剂或泡沫就会沿着溢流槽孔进入U型溢流夹腔,再汇流到外排放管道后及时地排放至合适的回收处,既能够避免多余的油剂及泡沫对纤维品质产生不良影响,有效提升纤维品质,又能够避免污染浸浴现场、便于后续环境清理);在浸浴槽的出口处设置有前
后两组、且一上一下布置的轧液导丝杆组件(经过两组轧液导丝杆组件两次轧液,能够有效轧去运行至浸浴槽出口处的纤维中多余油剂,不仅避免了纤维在后续运行过程中的油剂飞溅,而且还避免油剂浪费、节省油剂成本。同时借助两组轧液导丝杆组件还能够调整纤维的张力以满足对应的工艺需要);在循环回油管上安装有浓度传感器,在进油管的另一端连通有辅槽,同时辅槽还连通着循环回油管的出丝端和泵送管的出丝端,在进入辅槽前的泵送管出丝端安装有自动控制阀,且自动控制阀与浓度传感器之间信号联锁(信号联锁的浓度传感器和自动控制阀与油剂循环回路配合使用,能够实时监测油剂浓度并及时反馈、补充其它浓度的油剂,实现自动调控油剂浓度)。
[000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浸浴槽中被每个U型溢流夹腔所包裹的左右侧腔壁段均开设有连通对应U型溢流夹腔的溢流槽孔(当浸浴槽中油剂或泡沫高于溢流槽孔时,多余的油剂或泡沫就会沿着溢流槽孔进入U型溢流夹腔),且每个溢流槽孔的形状、规格及高度位置均相同(保证所有U型溢流夹腔的工作状态相同);所述溢流槽孔为沿水平方向布置的长方形条状孔(既保证对应所需的溢流高度及液面高度,又能保证具有一定的溢流截面)。
[000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溢流槽孔的孔底位置高于浸渍辊的辊底高度(保证液面高度高于浸渍辊的辊底,即保证纤维在浸浴槽内腔里运行的过程中完全浸浴在油剂中)。
[000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外排放管道设置在所有U型溢流夹腔的相同侧,与所有U型溢流夹腔的腔底相连通,外排放管道的高度低于U型溢流夹腔的腔底高度(便于各个U型溢流夹腔中的油剂或泡沫快速顺利地汇流到外排放管道中,进而及时地排放至合适的回收处)。
[0008]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原理如下:本专利技术在浸浴槽的长度方向上前后平行设置有若干个沿横截面方向包裹在浸浴槽的腔壁外围、且腔底与外排放管道连通的U型溢流夹腔,这样纤维在浸浴槽中边浸浴边运行的过程中,当浸浴槽中油剂或泡沫高于溢流槽孔时,多余的油剂或泡沫就会沿着溢流槽孔进入U型溢流夹腔,再汇流到外排放管道后及时地排放至合适的回收处,既能够避免多余的油剂及泡沫对纤维品质产生不良影响,有效提升纤维品质,又能够避免污染浸浴现场、便于后续环境清理。同时,本专利技术在浸浴槽的出口处设置有前后两组、且一上一下布置的轧液导丝杆组件,这样经过两组轧液导丝杆组件的两次轧液,能够有效轧去运行至浸浴槽出口处的纤维中多余油剂,不仅避免了纤维在后续运行过程中的油剂飞溅,而且还避免油剂浪费、节省油剂成本。而且借助两组轧液导丝杆组件还能够调整纤维的张力以满足对应的工艺需要。另外,本专利技术在循环回油管中设置的浓度传感器与在进入辅槽前的泵送管出丝端安装有自动控制阀泵送管中设置的自动控制阀进行信号联锁,与油剂循环回路配合使用,能够实时监测油剂浓度并及时反馈、补充其它浓度的油剂,实现自动调控油剂浓度。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利用本专利技术能够将浸浴槽里多余的油剂或泡沫及时地排放至合适的回收处,既能够避免多余的油剂及泡沫对纤维品质产生不良影响,有效提升纤维品质,又能够避免污染浸浴现场、便于后续环境清理;利用本专利技术还能够有效轧去运行至浸浴槽出口处的纤维中多余油剂,不仅避免了纤维在后续运行过程中的油剂飞溅,而且还避免油剂浪费、节省油剂成本,同时还能够调整纤维的张力以满足对应的工艺需要;另外本专利技术中浓度传感器与自动控制阀进行信号联锁,与油剂循环回路配合使用,能够实时监测油剂浓度并及时反馈、补充其它浓度的油剂,实现自动调控油剂浓度。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现有浸浴槽的结构主视图。
[0011]图2是图1中的B

B剖视图。
[001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视图。
[0013]图4是图3的俯视图。
[0014]图5是图3中的A

A剖视图。
[0015]图6是浓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16]图中零件序号说明:1、浸浴槽,2、导丝辊,3、浸渍辊,4、U型溢流夹腔,5、轧液导丝杆组件,6、辅槽,7、自动控制阀,8、循环回油管,9、浓度传感器,10、进油管,11、泵送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化纤复合纺短纤维的浸浴槽,包括进丝端连接有进油管(10)、出丝端连接有循环回油管(8)的浸浴槽(1),对称布置在浸浴槽进出口两端且配对使用的导丝辊(2)和浸渍辊(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浸浴槽(1)的长度方向上前后平行设置有若干个沿横截面方向包裹在浸浴槽的腔壁外围、且腔底与外排放管道(12)连通的U型溢流夹腔(4);在浸浴槽(1)的出口处设置有前后两组、且一上一下布置的轧液导丝杆组件(5);在循环回油管(8)上安装有浓度传感器(9),在进油管(10)的另一端连通有辅槽(6),同时辅槽(6)还连通着循环回油管(8)的出丝端和泵送管(11)的出丝端,在进入辅槽前的泵送管(11)出丝端安装有自动控制阀(7),且自动控制阀(7)与浓度传感器(9)之间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奇徐子瑜王少平曹亚萍刘国志潘旺逯发虎汪剑文白现永尚志恒万森
申请(专利权)人: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