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固化模具及注塑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461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19
本申请提出一种光固化模具,包括第一模具,第一模具包括第一模板;第一模仁包括模仁主体、第一透光件和第二透光件。本申请还提供注塑成型方法,包括:使熔融聚四甲基戊烯分段成型至模仁主体上并覆盖拉胶结构,以形成第一透光件和第二透光件,第一透光件和第二透光件通过拉胶结构固定连接模仁主体;使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开模,以放置工件至成型腔内;使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模,以注射熔融胶体至成型腔内;使外部光源通过第一透光件和第二透光件照射胶体,以固化胶体至工件;使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开模,以取出固化有胶体的工件。通过拉胶结构支撑第一透光件和第二透光件,利用聚四甲基戊烯的高透光率以使胶体快速固化,提高成型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固化模具及注塑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
注塑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光固化模具及注塑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如今,光固化模具通常会使用玻璃、环氧树脂、硅胶三种材料组合形成透光件,以使紫外线光源通过透光件照射成型腔内的胶体,使得胶体固化至位于成型腔内的工件并形成产品。然而,玻璃、环氧树脂、硅胶所组成的透光件透光率低,使得胶体的固化时间延长,降低了成型效率。
[0003]现有的TPX(Transparent Polymer X)材料,即聚四甲基戊烯,因其具有高透光率和高熔点的特性,所以可作为光固化模具的透光件的优选材料。然而,将TPX材料成型至光固化模具的模板以形成透光件时,TPX材料会因自身的高收缩率特性,而出现透光件的成型尺寸与预设尺寸相差较大的情况,进而使所组成的光固化模具的注塑精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光固化模具及注塑成型方法,可将TPX材料注塑成型为透光件,以提高成型效率。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固化模具,包括开合适配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之间可形成成型腔,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模板,设有透光孔;第一模仁,包括:模仁主体,嵌设于所述第一模板并间隔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透光孔相连通,且所述模仁主体在合模时朝向所述第二模具的一侧设有拉胶结构;第一透光件,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并与部分所述拉胶结构连接,所述第一透光件在合模时抵接于所述第二模具形成所述成型腔,以使所述成型腔收容工件并接收熔融胶体;第二透光件,嵌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并与另一部分所述拉胶结构连接,用以维持所述成型腔的密封性,且所述第一透光件和所述第二透光件均为聚四甲基戊烯体,外部光源在合模时通过所述透光孔照射至所述第一透光件和所述第二透光件,以使外部光源透过所述第一透光件和所述第二透光件固化所述胶体至所述工件。
[0006]上述光固化模具作业时,首先,将熔融聚四甲基戊烯成型至模仁主体上,部分熔融聚四甲基戊烯位于第一连接孔内并覆盖部分拉胶结构,以形成第一透光件,另一部分熔融聚四甲基戊烯位于第二连接孔内并覆盖另一部分的拉胶结构以形成第二透光件,第一透光件和第二透光件在拉胶结构的支撑下保持结构稳定,可避免在第一透光件和第二透光件在成型后发生变形,使得模仁主体、第一透光件和第二透光件稳定地组成第一模仁;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开模,将工件放置于成型腔内;然后,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模,熔融胶体注射至成型腔内,接着外部光源通过第一透光件和第二透光件照射胶体,利用聚四甲基戊烯高透光率的特性,使得胶体快速地固化至工件;最后,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开模,以取出固化有胶体的工件。如此,通过将熔融聚四甲基戊烯成型至模仁主体上并覆盖拉胶结构以形成
第一透光件和第二透光件,使得第一透光件和第二透光件与拉胶结构固定连接,第一透光件和第二透光件在拉胶结构的支撑下稳定地连接模仁主体,以使第一透光件和第二透光件在成型后保持结构稳定,避免聚四甲基戊烯体因其高收缩率的特性而在成型后发生变形,且由于第一透光件和第二透光件均为聚四甲基戊烯体,利用其高透光率的特性提高了光固化模具的透光率,进而缩减胶体的固化时间,提高了成型效率。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胶结构包括:多个凸伸体,间隔排布于所述模仁主体在合模时朝向所述第二模具的一侧,所述凸伸体凸伸至所述聚四甲基戊烯体内,以使所述凸伸体支撑所述聚四甲基戊烯体。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胶结构还包括:多个凹陷部,与所述凸伸体间隔设于所述模仁主体上,部分所述聚四甲基戊烯体成型于所述凹陷部内,以使所述第一透光件和所述第二透光件连接于所述模仁主体,其中每个所述凹陷部的形状为水滴形或倒锥形。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外侧,所述第一透光件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透光件的硬度。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具还包括:通孔透光件,嵌设于所述透光孔内且所述通孔透光件为聚四甲基戊烯体,用以维持所述第一模具的密封性并透射外部光线,其中所述透光孔的孔壁设为锥形。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均设有隔料部,所述隔料部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都分隔成若干个通孔结构。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壁上均设有水滴形或倒锥形的凹陷结构。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模具包括:第二模板,在合模时与所述第一模板相对设置;第二模仁,嵌设于所述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仁在合模时抵接所述第一模板以形成所述成型腔。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模具还包括:柔性件,嵌设于所述第二模仁并围设于所述成型腔,用以维持所述成型腔的密封性。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件为硅胶体。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模具还包括:抵压件,所述抵压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模板转动连接,所述抵压件的另一端在合模时抵压所述第一模板至所述第二模板。
[0017]本申请实施例还通过一种注塑成型方法,所述注塑成型方法包括:使熔融聚四甲基戊烯分段成型至模仁主体上并覆盖拉胶结构,以形成第一透光件和第二透光件,所述第一透光件和所述第二透光件通过所述拉胶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模仁主体;使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开模,以放置工件至成型腔内;使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合模,以注射熔融胶体至所述成型腔内;使外部光源通过所述第一透光件和所述第二透光件照射所述胶体,以固化所述胶体至所述工件;使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开模,以取出固化有所述胶体的所述工件。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固化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的光固化模具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所示的模仁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所示的模仁主体Ⅳ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5为图1所示的光固化模具沿
Ⅴ‑Ⅴ
方向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3]图6为图5所示的光固化模具

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成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6]光固化模具100
[0027]第一模具101
[0028]成型腔1011
[0029]第一模板10
[0030]透光孔11
[0031]第一模仁20
[0032]模仁主体21
[0033]第一连接孔211
[0034]隔料部2111
[0035]第二连接孔212
[0036]拉胶结构213
[0037]凸伸体2131
[0038]凹陷部2132
[0039]第一透光件22
[0040]第二透光件23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固化模具,包括开合适配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之间可形成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模板,设有透光孔;第一模仁,包括:模仁主体,嵌设于所述第一模板并间隔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透光孔相连通,且所述模仁主体在合模时朝向所述第二模具的一侧设有拉胶结构;第一透光件,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并与部分所述拉胶结构连接,所述第一透光件在合模时抵接于所述第二模具形成所述成型腔,以使所述成型腔收容工件并接收熔融胶体;第二透光件,嵌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并与另一部分所述拉胶结构连接,用以维持所述成型腔的密封性,且所述第一透光件和所述第二透光件均为聚四甲基戊烯体,外部光源在合模时通过所述透光孔照射至所述第一透光件和所述第二透光件,以使外部光源透过所述第一透光件和所述第二透光件固化所述胶体至所述工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胶结构包括:多个凸伸体,间隔排布于所述模仁主体在合模时朝向所述第二模具的一侧,所述凸伸体凸伸至所述聚四甲基戊烯体内,以使所述凸伸体支撑所述聚四甲基戊烯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固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胶结构还包括:多个凹陷部,与所述凸伸体间隔设于所述模仁主体上,部分所述聚四甲基戊烯体成型于所述凹陷部内,以使所述第一透光件和所述第二透光件连接于所述模仁主体,其中每个所述凹陷部的形状为水滴形或倒锥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外侧,所述第一透光件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透光件的硬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还包括:通孔透光件,嵌设于所述透光孔内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惠泽冯炜杨丽侯瑞李慧君洪辰谕
申请(专利权)人:富联裕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