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颌面护理引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443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颌面护理引流器,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外部套设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位于引流管两侧的内部均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固定器位于调节机构位置的前侧侧壁均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固定器的外壁设置有佩戴机构,当引流管与固定器分离以后,橡胶插管通过从排出管的端部抽出,即可将导流管拆卸下来,可根据伤口不同阶段的大小设置不同口径的导流管,通过不同口径的导流管搭配相通口径的橡胶插管与排出管穿插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改变导流管的口径来适配不同阶段伤口的引流工作,不仅方便更换,同时能够节省器械成本,避免传统口径统一的引流端口不适用于不同阶段的伤口而带来不便的问题。口而带来不便的问题。口而带来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颌面护理引流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口腔颌面护理引流器。

技术介绍

[0002]口腔颌面部位于消化道与呼吸道的起端,通过口腔和鼻腔与外界直接相通,解剖结构、温度、湿度均适合细菌的滋生与繁殖,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就有大量微生物存在,当口腔颌面部遭受创伤、全身抵抗力低下等因素影响下,均容易导致间隙感染的发生。
[0003]在发生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时,外科治疗手段主要是脓肿切开引流术,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通过留置引流管来保证脓肿引流顺畅,传统脓肿引流所用的引流器具有以下不足:
[0004]1、随着伤口的恢复,伤口内的脓肿液会减少,引流量也会跟着减小,而传统引流管引流端口的大小是固定的,使得引流管仅适用脓腔愈合过程中的前半段,当伤口变小,较大口径的引流管则不方便适用;
[0005]2、在引流时,引流管靠透明性贴膜固定在病人的颌面创部,创伤部位都是潮湿的,贴膜的粘度下降,从而导致引流管固定不稳,影响引流效果;
[0006]为此提出一种口腔颌面护理引流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口腔颌面护理引流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颌面护理引流器,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外部套设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位于引流管两侧的内部均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固定器位于调节机构位置的前侧侧壁均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固定器的外壁设置有佩戴机构;
[0011]所述引流管包括排出管和导流管,所述排出管靠近导流管一端的外壁固定有二号环板,所述导流管靠近排出管一端的外壁固定有一号环板,所述一号环板靠近排出管的一侧侧壁设置有橡胶插管,所述导流管与橡胶插管相通,且所述橡胶插管远离一号环板的一端插设于排出管相靠近一端的内部,所述橡胶插管的外径尺寸与排出管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一号环板和二号环板外径尺寸相匹配,且所述一号环板和二号环板相靠近的一侧相互贴合。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器包括咬合块,所述咬合块位于排出管的位置贯穿开展有引流腔,所述排出管与引流腔贯穿相通,且所述导流管位于咬合块的外部,所述咬合块位于引流腔的内部两侧均开凿有牵引腔,所述咬合块位于牵引腔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凿有调节腔,所述咬合块前侧位于调节腔的位置均贯穿开凿有限位腔,所述咬合块位于限位
腔前侧的上方均开凿有滑道,所述限位机构分别位于滑道内部,所述滑道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均开凿有两个插孔;
[0013]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旋转杆和调节杆,所述旋转杆均位于牵引腔的内部,所述旋转杆外壁两端均穿插转动有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的外壁分别与牵引腔的内壁固定,所述旋转杆位于旋转支架之间的外壁上设置有螺齿,所述旋转杆位于螺齿位置的外壁套设有内螺纹筒,且所述旋转杆通过螺齿与内螺纹筒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筒与牵引腔滑动连接,所述内螺纹筒相互靠近的侧壁两端均固定有牵引杆,所述引流腔位于排出管的外两侧均设置有弧形内齿板,所述牵引杆远离内螺纹筒的一端分别贯穿旋转支架后与弧形内齿板相靠近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排出管位于二号环板远离一号环板一侧的两端外壁均固定有硬环板,所述硬环板的外壁均设置有环外齿,所述弧形内齿板分别与环外齿相靠近的一侧啮合连接。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杆位于限位腔的位置与咬合块穿插转动,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插设于调节腔内部,所述调节杆插入调节腔内部的一端固定有主动面齿轮,所述主动面齿轮远离调节杆的一端与调节腔相靠近的内壁转动连接。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杆远离弧形内齿板的一端插设于调节腔内部,且所述旋转支架插入调节腔内部的一端固定有从动面齿轮,所述从动面齿轮分别与主动面齿轮相靠近的一端啮合连接。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杆位于限位腔位置的外壁套设固定有外齿筒。
[00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道的内部,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有张力弹簧,所述张力弹簧的顶部与滑道的内壁顶端固定,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有限位齿,所述限位齿远离滑块的一端与外齿筒外壁啮合连接。
[00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块靠近引流腔的侧壁上开凿有移动槽,所述滑块内部位于移动槽远离引流腔的一端贯穿开凿有调节槽,所述移动槽和调节槽相通,所述调节槽内侧壁固定有弹簧推杆,所述弹簧推杆靠近移动槽的一端固定有拉板,所述拉板前端的端部与滑块位于调节槽前侧敞口处相平行,所述拉板位于移动槽位置且远离弹簧推杆的一侧固定有插杆,所述插杆远离拉板的一端与尺寸相匹配的移动槽贯穿相通,所述插杆的外径尺寸分别与插孔的内径尺寸相匹配。
[00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佩戴机构包括耳板,所述耳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耳板分别固定在咬合块的两侧外壁,所述耳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穿插套设有弹力绑带,其中一个所述弹力绑带远离耳板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魔术贴钩面,另一个所述弹力绑带远离耳板的另一侧侧壁上设置有魔术贴粘面。
[0020](三)有益效果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口腔颌面护理引流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1、当引流管与固定器分离以后,橡胶插管通过从排出管的端部抽出,即可将导流管拆卸下来,可根据伤口不同阶段的大小设置不同口径的导流管,通过不同口径的导流管搭配相通口径的橡胶插管与排出管穿插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改变导流管的口径来适配不同阶段伤口的引流工作,不仅方便更换,同时能够节省器械成本,避免传统口径统一的引流端口不适用于不同阶段的伤口而带来不便的问题;
[0023]2、调节杆旋转而带动主动面齿轮转动,主动面齿轮与从动面齿轮的啮合从而带动
螺齿进行转动,螺齿的转动而带动滑动在调节腔内的内螺纹筒进行移动,内螺纹筒从而能够通过牵引杆来牵引弧形内齿板移动,当弧形内齿板相互靠近时,能够与硬环板外壁的环外齿啮合,当弧形内齿板相互远离时,弧形内齿板则失去对引流管的限位,从而使得引流管能够借助调节杆的转动进行拆卸的操作;
[0024]3、滑块通过张力弹簧的下压而在滑道内滑动至限位腔内部,并通过限位齿啮合外齿筒而对调节杆进行限位,且滑块内弹簧推杆通过拉板带动插杆插入底端的插孔内部时,能够使得限位齿稳定地啮合在外齿筒上,进而使得弧形内齿板与环外齿的啮合能够对引流工作中的引流管达到防误触失位的效果,进而使得引流管在引流时能够稳定,替代传统引流器通过透明性贴膜限位时因潮湿而导致失去黏性后的频繁更换的繁琐操作;
[0025]4、弹力绑带由面部位置绕至后脑以后,并通过魔术贴钩面与魔术贴粘面的粘接,从而使得引流管能够更加稳定地进行引流工作。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前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后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引流管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颌面护理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1),所述引流管(1)外部套设有固定器(2),所述固定器(2)位于引流管(1)两侧的内部均设置有调节机构(3),所述固定器(2)位于调节机构(3)位置的前侧侧壁均设置有限位机构(5),所述固定器(2)的外壁设置有佩戴机构(4);所述引流管(1)包括排出管(11)和导流管(12),所述排出管(11)靠近导流管(12)一端的外壁固定有二号环板(14),所述导流管(12)靠近排出管(11)一端的外壁固定有一号环板(13),所述一号环板(13)靠近排出管(11)的一侧侧壁设置有橡胶插管(15),所述导流管(12)与橡胶插管(15)相通,且所述橡胶插管(15)远离一号环板(13)的一端插设于排出管(11)相靠近一端的内部,所述橡胶插管(15)的外径尺寸与排出管(11)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一号环板(13)和二号环板(14)外径尺寸相匹配,且所述一号环板(13)和二号环板(14)相靠近的一侧相互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颌面护理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2)包括咬合块(21),所述咬合块(21)位于排出管(11)的位置贯穿开展有引流腔(22),所述排出管(11)与引流腔(22)贯穿相通,且所述导流管(12)位于咬合块(21)的外部,所述咬合块(21)位于引流腔(22)的内部两侧均开凿有牵引腔(24),所述咬合块(21)位于牵引腔(2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凿有调节腔(23),所述咬合块(21)前侧位于调节腔(23)的位置均贯穿开凿有限位腔(26),所述咬合块(21)位于限位腔(26)前侧的上方均开凿有滑道(25),所述限位机构(5)分别位于滑道(25)内部,所述滑道(25)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均开凿有两个插孔(27);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旋转杆(31)和调节杆(38),所述旋转杆(31)均位于牵引腔(24)的内部,所述旋转杆(31)外壁两端均穿插转动有旋转支架(32),所述旋转支架(32)的外壁分别与牵引腔(24)的内壁固定,所述旋转杆(31)位于旋转支架(32)之间的外壁上设置有螺齿(33),所述旋转杆(31)位于螺齿(33)位置的外壁套设有内螺纹筒(34),且所述旋转杆(31)通过螺齿(33)与内螺纹筒(34)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筒(34)与牵引腔(24)滑动连接,所述内螺纹筒(34)相互靠近的侧壁两端均固定有牵引杆(35),所述引流腔(22)位于排出管(11)的外两侧均设置有弧形内齿板(36),所述牵引杆(35)远离内螺纹筒(34)的一端分别贯穿旋转支架(32)后与弧形内齿板(36)相靠近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排出管(11)位于二号环板(14)远离一号环板(13)一侧的两端外壁均固定有硬环板(16),所述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卫花孙明磊李慧川陈帅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