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液双控泵用卸载阀,克服了现有卸载阀只能实现液控卸载,且压力波动值较大,以及不能实现空载启动与空载停泵的技术问题,特征是在先导阀内或先导阀外安装有电控旁路开关阀,在所述旁路开关阀的开关阀座压紧套外端面安装有连接板,通过连接板连通电磁先导阀和过滤单向多通阀,通过过滤单向多通阀连接小储能器和大储能器,有益效果是,实现了电控与液控并存,当电控失灵或失电时,液控自动维持正常工作;同时实现了空载启动与空载停泵,且电控卸载压力及停止电控卸载压力都可以根据需要由控制台方便地设定,其压力波动值可以由设定值控制,压力波动值可以控制在31.5MPa开始卸载,降到29.5MPa即可停止卸载,恢复供液状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泵站控制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乳化液泵站卸载 阀的电液双控泵用卸载阀。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乳化液泵站的卸载阀,由主阀和先导阀组成,这种液控结构的卸载阀,只 能实现液控卸载,而且压力波动值较大,通常在31. 5MPa开始卸载,降到24MPa时才能恢复。 同时,该结构的卸载阀也不能实现空载启动与空载停泵,调整压力还需要人力控制。现有技术中也有一种液控卸载与电控卸载共存机构,但其不能在电控卸载失灵或 系统不带电时,液控卸载机构自动维持正常工作。此外,现有技术中电控卸载都是一功能二 位三通阀,且都是电磁阀不带电执行卸载功能,带电停止卸载功能,正常输出高压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液双 控泵用卸载机构,实现电控卸载与液控卸载并存,降低压力波动值,实现空载启动与空载停 泵,以及在电控卸载失灵或电控系统不带电时,液控卸载机构自动维持正常工作的卸载阀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有主阀、先导阀和电磁先导阀,在先导阀内,或先导阀外安装有电 控旁路开关阀,所述电控旁路开关阀有一个开关阀座和与开关阀座接触的开关阀芯,在开 关阀芯下端安装有开启顶杆,在开关阀芯上端安装有复位弹簧,在开启顶杆外安装有开关 阀座压紧套,在所述开关阀座压紧套外端面安装有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上加工有与电磁 先导阀回液连通的卸压孔和与电磁先导阀进液连通的进液孔,还加工有既与电磁先导阀B 工作孔连通又与所述开启顶杆下端液孔连通的第一控制孔。在所述连接板上还安装有接头,接头上连接有过滤单向多通阀,所述过滤单向多 通阀有一个多通阀阀体,在多通阀阀体中安装有过滤器和单向阀,在多通阀阀体上加工有 与小储能器连接的第一接口、与连接板上的接头连接的第二接口、与大储能器连接的第三 接口和与泵出液口连接的第四接口,还加工有与过滤单向多通阀的单向阀后液孔及第一接 口和第二接口连通的沟通孔。在所述开关阀芯上端还安装有强关顶杆。在所述连接板上还加工有既与电磁先导阀A工作孔连通又与所述强关顶杆上端 液孔连通的第二控制孔。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先导阀内,或先导阀外既有液控先导阀又 有电控旁路开关阀,以及通过连接板连通电磁先导阀,实现了电控与液控并存,当电控失灵 或电控系统不带电时,液控自动起作用;由于本技术还通过过滤单向多通阀实现了与 小储能器的无障碍连接,因而实现了空载启动与空载停泵,且电控卸载压力及停止电控卸 载压力都可以根据需要由控制台方便地设定,其压力波动值可以由设定值控制,经试验性使用证明,压力波动值可以控制在31. 5MPa开始卸载,降到29. 5MPa即可停止卸载,恢复供 液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总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主阀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先导阀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电控旁路开关阀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连接板的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过滤单向多通阀结构图;图7是图6的左视图;图8是本技术带强关顶杆的电控旁路开关阀的结构图;图中1.主阀,1-1.主阀体,1-2.主阀控制活塞,1-3.卸载单向阀芯,1-4.主阀回液接口,1-5.主阀泵来液接口,1-6.主阀单向阀芯,1-7.高压液输出接口 ;2.先导阀,2-1先导阀体,2-2.先导阀座,2-3.先导阀芯,2_4.加力活塞,2-5.强弹簧,2-6.引压节流塞,2_7.泵来液节流塞,2-8.控制活塞节流塞,2-9.先导回液孔;3.电控旁路开关阀,3-1.开关阀座压紧套,3-2.开启顶杆,3-3.开关阀座,3_4.开关阀芯,3-5.复位弹簧,3-6.强关顶杆;4.连接板,4-1.进液孔,4-2卸压孔,4-3.第一控制孔,4_4,第二控制孔,4-5.小螺丝孔,4-6.大螺钉孔,4-7.第三控制孔,4-8.接头;5.电磁先导阀;6.过滤单向多通阀,6-1.多通阀阀体,6-2.过滤器,6-3.单向阀,6-4.第一接口,6-5.第二接口,6-6.沟通孔,6-7.第三接口,6-8.第四接口;7.小储能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提供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 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有一个主阀1、先导阀2和电磁先导阀5,所述主阀1如图2所示,它有一个主阀体1-1,在主阀体1-1内安装有主阀控制活 塞1-2、卸载单向阀芯1-3和主阀单向阀芯1-6,在主阀体1-1上加工有主阀回液接口 1-4、 主阀泵来液接口 1-5和高压液输出接口 1-7 ;所述先导阀2如图3所示,它有一个先导阀体2-1、先导阀座2-2、先导阀芯2_3、 加力活塞2-4和强弹簧2-5,在先导阀体2-1上加工有先导回液孔2-9,并安装有引压节流 塞2-6、泵来液节流塞2-7和控制活塞节流塞2-8,在先导阀体2-1内安装有电控旁路开关 阀3 ;所述电控旁路开关阀3如图4所示,它有一个开关阀座3-3和与开关阀座3_3接 触的开关阀芯3-4,在开关阀芯3-4下端安装有开启顶杆3-2,在开关阀芯3-4上端安装有 复位弹簧3-5,在开启顶杆3-2外安装有开关阀座压紧套3-1,在所述开关阀座压紧套3-1 外端面安装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如图5所示在所述,在连接板4上加工有与电磁先导阀5回液连通 的卸压孔4-2和与电磁先导阀5进液连通的进液孔4-1,还加工有既与电磁先导阀5工作孔 B连通又与所述开启顶杆3-2下端液孔连通的第一控制孔4-3,在所述连接板4上还安装有 接头4-8 ;以及用来与电磁先导阀5连接的小螺丝孔4-5和用来与先导阀2连接的大螺钉 孔 4-6。如图1所示,使用前,先将先导阀2通过连接板4连接电磁先导阀5,再将先导阀2 板式连接到主阀1 一侧,则先导阀体2-1上的先导回液孔2-9、引压节流塞2-6、泵来液节流 塞2-7和控制活塞节流塞2-8与主阀1的主阀回液接口 1-4、主阀泵来液接口 1-5和高压液 输出接口 1-7相应连通,再通过连接板4上的接头4-8连接到泵出口,当泵工作时,由泵出 口向电磁先导阀5供液。使用时,其液压卸载部分,从泵站出口来的压力经引压节流塞2-6进入先导阀2 内,给加力活塞2-4 —个向上的力与强弹簧2-5的力相平衡,当经引压节流塞2-6来的压力 液推动加力活塞2-4的力大于强弹簧2-5的力时,先导阀芯2-3离开先导阀座2-2,便经控 制活塞节流塞2-8卸掉主阀1的主阀控制活塞1-2的控制压力,形成液控卸载,当由于用户 对泵站出口压力液的使用,使经引压节流塞2-6来的压力液压降,推动加力活塞2-4的力小 于强弹簧2-5的力时,先导阀芯2-3与先导阀座2-2闭合,则主阀1的主阀控制活塞1-2的 控制压力逐步升高,直到停止卸载,泵来液再次向泵站出口供液。当使用电控卸载时,在泵站出口安装压力传感器,由控制台实时采集压力信号,当 实时压力高于预先设定的卸载压力(如31.5MPa)时,控制台发出指令,让电磁先导阀5的 电磁铁带电,使工作口 B从电磁先导阀5进液口获得压力液,经连接板4的第一控制孔4-3 推动电控旁路开关阀3的开启顶杆3-2,使开关阀芯3-4离开开关阀座3-3,则连通控制活 塞节流塞2-8的压力经开关阀芯3-4与开关阀座3-3之间的开口,经先导回液孔2-9回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液双控泵用卸载阀,包括有主阀(1)、先导阀(2)和电磁先导阀(5),其特征在于,在先导阀(2)内,或先导阀(2)外安装有电控旁路开关阀(3),所述电控旁路开关阀(3)有一个开关阀座(3-3)和与开关阀座(3-3)接触的开关阀芯(3-4),在开关阀芯(3-4)下端安装有开启顶杆(3-2),在开关阀芯(3-4)上端安装有复位弹簧(3-5),在开启顶杆(3-2)外安装有开关阀座压紧套(3-1),在所述开关阀座压紧套(3-1)外端面安装有连接板(4),在所述连接板(4)上加工有与电磁先导阀(5)回液连通的卸压孔(4-2)和与电磁先导阀(5)进液连通的进液孔(4-1),还加工有既与电磁先导阀(5)工作孔B连通又与所述开启顶杆(3-2)下端液孔连通的第一控制孔(4-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周,向虎,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