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炉炉缸炉底热电偶施工方法,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提前绘制高炉测温点分布图,确定热电偶的安装位置,根据分布图进行安装,避免了热电偶空间布置不合理出现的热电偶交叉现象,制作引出装置,并在引出孔和热电偶上设置标记,方便区分每一只热电偶,为现场施工提供良好的依据,避免了窝工现象,也为后续的运行和维护工作提供了方便。后续的运行和维护工作提供了方便。后续的运行和维护工作提供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炉炉缸炉底热电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炉测温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高炉炉缸炉底热电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钢铁冶金行业中,高炉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增加高炉的使用寿命是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一环,而高炉的使用寿命受炉缸炉底温度的影响,所以,高炉炉缸炉底侵蚀曲线的检测是高炉操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也是决定高炉寿命的重要因素。
[0003]目前国内外主要是采用热电偶测温来推算炉缸炉底侵蚀线,通常情况下一台高炉需要安装几百只热电偶来准确测量炉缸炉底温度;现有的方法一般为使用套管将热电偶引出至炉外,套管安装数量和布置方法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而定,没有提前设定具体要求,造成施工人员没有确切的施工依据,造成热电偶空间布置不合理,套管处密封不严,甚至出现热电偶交叉等问题,容易产生窝工现象,且为后续的运行和维护工作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高炉炉缸炉底热电偶施工方法,以防止出现热电偶空间布置不合理,套管处密封不严的问题,采用科学方法布置引出装置,方便区分每一只热电偶,为现场施工提供良好的依据,避免窝工现象,方便后续的运行和维护工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炉炉缸炉底热电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绘制高炉测温点纵剖面布置图及高炉测温点横剖面布置图;
[0006]S2:根据所述测温点布置图确定引出装置的数量、引出孔的数量及引出装置的安装高度和位置;
[0007]S3:在确定好引出装置的安装高度和位置后,在高炉炉壳上钻孔并将所述引出装置固定在所述高炉炉壳上;
[0008]S4:当高炉内具备砌筑炭砖的条件时,通过所述引出装置将预装好的热电偶穿入高炉内,进行高炉内的热电偶安装工作;
[0009]S5:使用耐高温材料填充所述引出装置的密封腔,施工结束。
[0010]其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引出装置包括引出管、与所述引出管相连通的密封腔和封闭所述密封腔的法兰;其中,所述引出管插入到所述高炉炉壳的内部,所述密封腔位于所述高炉炉壳的外部,所述法兰设置在所述密封腔上远离所述高炉炉壳的一端,在所述法兰上设置有引出孔。
[0011]其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引出孔的数量根据热电偶安装数量确定并预留备用孔,所述引出孔的大小根据与热电偶配套的锁紧螺母的尺寸确定。
[0012]其中,优选的方案为,还包括:在所述引出孔上设置有标记,所述标记为钢印刻制的阿拉伯数字。
[0013]其中,优选的方案为,在进行高炉内的热电偶安装工作时,根据所述热电偶的安装
位置及长度将所述热电偶的尾部通过所述引出孔引出并用所述锁紧螺母锁紧备用,记录所述热电偶的位号和与之对应的引出孔上的阿拉伯数字,并在所述热电偶尾部标注上同样的位号。
[0014]其中,优选的方案为,在进行高炉内的热电偶安装工作时,沿单独冷却壁之间的缝隙敷设所述热电偶至安装位置的高度后,先进行临时固定,待相应位置的炭砖砌筑工作完成后再在砌筑平面开设所述安装位置的固定槽。
[0015]其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引出管插入所述高炉炉壳内的冷却壁中且不超出所述冷却壁。
[0016]其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引出管插入所述冷却壁中的深度为所述冷却壁厚度的二分之一。
[0017]其中,优选的方案为,在所述高炉外侧采用金属密封垫将所述引出管焊接固定在高炉炉壳上。
[0018]其中,优选的方案为,所有的引出装置环绕固定在所述高炉炉壳的同一高度上。
[0019]其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引出装置位于所述高炉炉壳外侧的部分高于位于所述高炉炉壳内侧的部分。
[0020]其中,优选的方案为,每层热电偶敷设完成后用固定卡间隔固定,然后用捣打料进行密封。
[0021]通过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炉炉缸炉底热电偶施工方法,采用科学方法布置引出装置,并在引出装置上使用钢印刻制标记,方便区分每一只热电偶,为现场施工提供良好的依据,避免了窝工现象,也为后续的运行和维护工作提供了方便。
[0022]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专利技术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
附图说明
[0023]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专利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炉炉缸炉底热电偶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0025]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炉测温点纵剖面布置图;
[0026]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炉测温点横剖面布置图;
[0027]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引出装置的示意图;
[0028]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引出孔的示意图;
[0029]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引出装置分布图;
[0030]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引出装置安装示意图。
[0031]图中:1
‑
高炉;2
‑
高炉炉壳;3
‑
冷却壁;4
‑
砌筑层;5
‑
测温点;6
‑
捣料层;7
‑
引出装置;8
‑
引出管;9
‑
密封腔;10
‑
注料孔;11
‑
法兰;12
‑
引出孔;13
‑
热电偶;14
‑
锁紧螺母;15
‑
金属密封垫;16
‑
固定槽;17
‑
槽钢;18
‑
密封盖。
[0032]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0034]针对前述现有的高炉炉缸炉底热电偶施工方法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采用科学方法布置引出装置,并在引出装置上使用钢印刻制标记,方便区分每一只热电偶,为现场施工提供良好的依据,避免了窝工现象,也为后续的运行和维护工作提供了方便。
[003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6]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炉炉缸炉底热电偶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炉测温点纵剖面布置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炉测温点横剖面布置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引出装置的示意图;
[0037]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引出孔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炉缸炉底热电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绘制高炉测温点纵剖面布置图及高炉测温点横剖面布置图;S2:根据所述测温点布置图确定引出装置的数量、引出孔的数量及引出装置的安装高度和位置;S3:在确定好引出装置的安装高度和位置后,在高炉炉壳上钻孔并将所述引出装置固定在所述高炉炉壳上;S4:当高炉内具备砌筑炭砖的条件时,通过所述引出装置将预装好的热电偶穿入高炉内,进行高炉内的热电偶安装工作;S5:使用耐高温材料填充所述引出装置的密封腔,施工结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缸炉底热电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装置包括引出管、与所述引出管相连通的密封腔和封闭所述密封腔的法兰;其中,所述引出管插入到所述高炉炉壳的内部,所述密封腔位于所述高炉炉壳的外部,所述法兰设置在所述密封腔上远离所述高炉炉壳的一端,在所述法兰上设置有引出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炉缸炉底热电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孔的数量根据热电偶安装数量确定并预留备用孔,所述引出孔的大小根据与热电偶配套的锁紧螺母的尺寸确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炉缸炉底热电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引出孔上设置有标记,所述标记为钢印刻制的阿拉伯数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炉炉缸炉底热电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高炉内的热电偶安装工作时,根据所述热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