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式磁力驱动离心泵,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磁力耦合器主体,所述磁力耦合器主体的右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内转动连接有叶轮,所述叶轮上可拆卸连接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包括与叶轮可拆卸连接的泵轴承,所述泵轴承带动叶轮转动,所述磁力耦合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转子结构,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驱动组件与调节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离心泵技术领域。该混合式磁力驱动离心泵,通过设置的驱动组件与调节组件结构,使得本装置能够方便结构紧凑的磁力驱动离心泵进行搬运,取代传统搬运的辅助设备,从而不仅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且节约成本。约成本。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式磁力驱动离心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泵
,具体为一种混合式磁力驱动离心泵。
技术介绍
[0002]磁力驱动离心泵是应用永磁传动技术原理实现力矩的无接触传递的一种新型无密封泵,其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不存在机械联接,结构中不需动密封存在,所以该型泵无密封、可实现零泄漏,特别适用于输送易燃、易爆、易挥发、有毒、有腐蚀以及贵重液体,磁力泵多用于要求泵只能微漏甚至不漏的场合,以及机械密封较难胜任的高真空的场合。
[0003]磁力驱动离心泵的结构紧凑,但磁力驱动离心泵一般都是采用整体装配完成后进行整体运输,而设备较重,因此需要辅助设备对其进行搬运,不仅工作效率低,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式磁力驱动离心泵,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混合式磁力驱动离心泵,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磁力耦合器主体,所述磁力耦合器主体的右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内转动连接有叶轮,所述叶轮上可拆卸连接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包括与叶轮可拆卸连接的泵轴承,所述泵轴承带动叶轮转动,所述磁力耦合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转子结构,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驱动组件与调节组件;
[0006]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位于底座底部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均设置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杆,所述齿杆的底端贯穿固定箱延伸至外部并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与齿杆啮合传动,且齿轮位于固定箱内,所述连杆与转动杆通过锥齿轮组件进行传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锥齿轮组件包括位于位于齿轮箱内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安装在连杆的两端,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安装在转动杆的中部,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侧与第二锥齿轮的一侧相互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齿轮箱与连接块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槽的内壁。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壁的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杆转动的皮带轮组件。
[0010]优选的,所述磁力耦合器主体靠近泵体一侧设置有挡水盖子,所述挡水盖子靠近磁力耦合器主体内侧一端设置有轴承套筒,所述轴承套筒内壁与泵轴承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转子结构包括外磁转子结构、内磁转子结构以及隔离罩,所述内磁转
子结构包括内磁转子支座与第一磁钢,所述内磁转子与电动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磁钢安装在内磁转子的内侧,所述外磁转子结构包括外磁转子与第二磁钢,所述第二磁钢安装在外磁转子的外侧,所述内磁转子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连接、外磁转子通过泵轴承与叶轮连接,所述隔离罩位于内磁转子与外磁转子之间并紧固在泵体的泵壳上。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式磁力驱动离心泵。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通过设置的驱动组件与调节组件结构,使得本装置能够方便结构紧凑的磁力驱动离心泵进行搬运,取代传统搬运的辅助设备,从而不仅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且节约成本。
[0015](2)、通过外磁转子的外侧面和内磁转子的内侧面上均匀密布N、S极相间的磁钢,形成一对磁性联轴器,当电动机驱动内磁转子旋转时,外磁转子受到磁耦合作用力跟随内磁转子同步旋转,从而实现了电动机与负载之间的扭矩传输,位于内、外磁转子之间的隔离罩直接紧固在泵体的泵壳上,将可能外漏的输送介质通过静密封的形式与外界隔开,实现了无轴封、完全无泄漏的输送目的,与传统机械离心泵相比,磁力泵由于采用磁力传动,具有过载保护、振动小、噪声低和运行稳定等优点。
[0016](3)、磁力离心泵是靠自身输送的介质润滑的,主要对滑动轴承、轴套及止推盘进行冷却和润滑,一般利用叶轮出口和叶轮人口之间的压力差来实现磁力离心泵的冷却及润滑,从叶轮出口的高压区引出一部分介质,经过泵盖处,再经由内磁力联轴器和滑动轴承,回到泵的人口,从而对滑动轴承和隔离套进行冷却和润滑,并且介质将磁涡流及轴承摩擦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避免永磁体发生高温消磁现象,使得磁力驱动离心泵运行稳定。
[0017](4)、在转子结构旋转过程中,圆筒式排列组合磁路的磁场同时受到吸引力和拉力的作用,磁力驱动磁钢利用率高,单位体积的永磁体获得的传动力矩比较大,设计形成的磁力驱动离心泵的结构紧凑,隔离罩直接紧固在泵壳上,通过静密封的形式将输送介质与外界隔开,实现了无轴封、完全无泄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离心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转子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底座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驱动组件与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底座;2、电动机;3、磁力耦合器主体;4、泵体;5、泵轴承;6、叶轮;7、转子结构;8、驱动组件;9、调节组件;101、支撑腿;102、安装槽;301、轴承套筒;302、挡水盖子;701、内磁转子;702、第一磁钢;703、隔离罩;704、外磁转子;705、第二磁钢;801、驱动电机;802、皮带轮组件;901、连杆;902、齿轮箱;903、转动杆;904、固定箱;905、连接块;906、齿杆;907、万向轮;908、第一锥齿轮;909、第二锥齿轮;910、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
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合式磁力驱动离心泵,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2,电动机2的输出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磁力耦合器主体3,磁力耦合器主体3的右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泵体4,泵体4内转动连接有叶轮6,叶轮6上可拆卸连接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包括与叶轮6可拆卸连接的泵轴承5,泵轴承5带动叶轮6转动,磁力耦合器主体3的内部设置有转子结构7,底座1底部设置有驱动组件8与调节组件9。
[0027]由图2、图3所示,磁力耦合器主体3靠近泵体4一侧设置有挡水盖子302,挡水盖子302靠近磁力耦合器主体3内侧一端设置有轴承套筒301,轴承套筒301内壁与泵轴承5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子结构7包括外磁转子结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式磁力驱动离心泵,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2),所述电动机(2)的输出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磁力耦合器主体(3),所述磁力耦合器主体(3)的右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泵体(4),所述泵体(4)内转动连接有叶轮(6),所述叶轮(6)上可拆卸连接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包括与叶轮(6)可拆卸连接的泵轴承(5),所述泵轴承(5)带动叶轮(6)转动,所述磁力耦合器主体(3)的内部设置有转子结构(7),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驱动组件(8)与调节组件(9);所述调节组件(9)包括位于底座(1)底部的连杆(901),所述连杆(901)的两端均设置有齿轮箱(902),所述齿轮箱(90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903),所述转动杆(903)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箱(904),所述固定箱(9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05),所述连接块(90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杆(906),所述齿杆(906)的底端贯穿固定箱(904)延伸至外部并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万向轮(907),所述转动杆(90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齿轮(910),所述齿轮(910)的一侧与齿杆(906)啮合传动,且齿轮(910)位于固定箱(904)内,所述连杆(901)与转动杆(903)通过锥齿轮组件进行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式磁力驱动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组件包括位于位于齿轮箱(902)内的第一锥齿轮(908)与第二锥齿轮(909),所述第一锥齿轮(908)固定安装在连杆(901)的两端,所述第二锥齿轮(909)固定安装在转动杆(903)的中部,所述第一锥齿轮(9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东,杨荣东,王鹏彧,顾静,
申请(专利权)人: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