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终端电源抗干扰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终端电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终端电源抗干扰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载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例如GPS定位模块,车载T
‑
BOX,摄像头,报警器等,可以实现车辆的在线监控、调度管理、OBD信息上传等操作。车载终端的运行一般使用车辆的电瓶电源供电,搭载到车辆的电气输出接口(点烟器接口、车载12VDC、10VDC或者5VDC等)进行取电。但车载终端的取电操作,会导致车辆车机系统以及车辆自身其他电子系统出现不稳定性,例如导航模块、收音机播放、娱乐影音等异常,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搭载的车载终端电源对整个车辆的电源系统产生了干扰,而且车载电子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电磁干扰,这些干扰的频带很宽,通过传导、耦合或者辐射的方式,传播到车辆电源系统内,会导致车辆车机系统以及模块出现工作不稳定的情况,尤其是在电动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具有大量的电气节点、控制器件和功率器件等,在工作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电磁干扰,电磁环境更加复杂并且恶劣。
[0003]国标GB/T32960.2
‑
2016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的第2部分对车载终端的电源提出了规范要求,采用电压法传导发射(VCE)测试,对车载终端的电气适应性能、环境适应性能、电磁兼容性能作了规范,对传导发射有规定限值标准要求。目前,很多车载终端为第三方厂商开发和销售的,其配套使用的车载终端电源电路在电气适应、环境适应以及电磁兼容性上均未达到车规级的抗扰动要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终端电源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防反接保护电路、浪涌保护电路,EMI滤波电路、电源模块电路以及输出滤波电路;所述防反接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连接在VBAT端电源输入端之间,防止电源反接;所述浪涌保护电路包括与电源输入端连接的第一TVS管(D2);所述EMI滤波电路包括磁珠(L1)、第一滤波电容(C1)、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三滤波电容(C3)、第四滤波电容(C4)、共模电感(L2)、差模电感(L3)以及第五滤波电容(C5):
‑
第一滤波电容(C1)、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三滤波电容(C3)、第四滤波电容(C4)以及共模电感(L2)构成共模电感滤波电路,所述第一滤波电容(C1)、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三滤波电容(C3)以及第四滤波电容(C4)成对称形式地设置于共模电感(L2)的两端;
‑
所述磁珠(L1)的一端连接电源输入端,用于抑制电源线的高频噪声和尖峰干扰,吸收静电脉冲,另一端连接共模电感滤波电路的输入端,即连接至第一滤波电容(C1)的正极端;
‑
所述共模电感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差模电感(L3)以及第五滤波电容(C5),差模电感(L3)以及第五滤波电容(C5)构成第一LC滤波电路;所述电源模块电路包括电源稳压芯片(Q1)、续流二极管(D3)、第一电阻(R1)、第六滤波电容(C6)、滤波储能电容(C7)以及储能电感(L4);所述电源稳压芯片(Q1)的IN脚连接所述差模电感(L3)和第五滤波电容(C5),电源稳压芯片(Q1)的引脚5和引脚3连接并共同接地,使能电源稳压芯片(Q1)的PWM调节,2脚输出连接储能电感(L4)的第一端,储能电感(L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滤波储能电容(C7);续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地,负极连接电源稳压芯片(Q1)的2脚,第一电阻(R1)和第六滤波电容(C6)构成第一RC滤波电路,其一端连接至电源稳压芯片(Q1)的2脚,另一端与电源稳压芯片(Q1)的引脚5和引脚3共地;所述输出滤波电路包括第二TVS管(D4)、第二电阻(R2)以及第八滤波电容(C8),第二TVS管(D4)连接至芯片供电端VCC以及能电源稳压芯片(Q1)的4脚,防止芯片供电端VCC电压超过预设值;所述第二电阻(R2)以及第八滤波电容(C8)并联,构成第二RC滤波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终端电源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电感(L2)的其中一侧接线中,其正极与磁珠(L1)、第一滤波电容(C1)的正极、第二滤波电容(C2)的一端连接,负极与第一滤波电容(C1)的负极、第二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共同接地;所述第一TVS管(D2)的正极并联接到第一滤波电容(C1)的负极并与其共同接地,第一TVS管(D2)的负极接入电源输入端;所述共模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丰阳,熊飘洋,赵鹏飞,柴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瀚深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