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2926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包括:硅胶垫;药囊,所述药囊设置于所述硅胶垫的顶部,所述硅胶垫的顶部和所述药囊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加热袋,所述加热袋设置于所述药囊的顶部,所述加热袋的底部和所述药囊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粘连层。优选的,所述硅胶垫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无纺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通过硅胶垫、无纺布、绑带、魔术贴、药囊、粘连层、和加热袋等结构相互进行配合,在使用的时药囊与加热袋可拆卸替换避免消毒不彻底的问题,加热袋全程自发热,可避免传统方法散热快,冷却快的问题,可持续时间长,保温效果较好;该装置不受地点及环境限制,方便携带。方便携带。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

技术介绍

[0002]傣医药学是傣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而总结出的传统医学,它有着较系统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是中国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0003]包药疗法是傣医外治适宜技术中一种有效且常用的外治医疗手段,主要的使用方法是将药材置于锅中加药酒炒热后装入布袋用弹力绷带敷于患处进行治疗,传统使用方法中药包散热较快,消毒不彻底,不方便使用者进行携带。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解决了中药包散热较快,消毒不彻底,不方便使用者进行携带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包括:
[0007]硅胶垫;
[0008]药囊,所述药囊设置于所述硅胶垫的顶部,所述硅胶垫的顶部和所述药囊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
[0009]加热袋,所述加热袋设置于所述药囊的顶部,所述加热袋的底部和所述药囊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粘连层。
[0010]优选的,所述硅胶垫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绑带。
[0011]优选的,所述药囊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条,所述药囊的内侧面设置有药包。
[0012]优选的,所述加热袋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条,所述加热袋的内侧面设置有加热包。
>[0013]优选的,所述魔术贴设置有八个,所述粘连层设置有八个。
[0014]优选的,所述无纺布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的外侧面套设有滑套。
[0015]优选的,所述滑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海绵垫。
[001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通过硅胶垫、无纺布、绑带、魔术贴、药囊、粘连层、和加热袋等结构相互进行配合,在使用的时药囊与加热袋可拆卸替换避免消毒不彻底的问题,加热袋全程自发热,可避免传统方法散热快,冷却快的问题,可持续时间长,保温效果较好;该装置不受地点及环境限制,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的硅胶垫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的药囊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所示的加热袋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1、硅胶垫,11、无纺布,12、绑带,13、魔术贴,2、药囊,21、第一密封条,22、药包,3、粘连层,4、加热袋,41、第二密封条,42、加热包,5、松紧带,51、滑套,52、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第一实施例
[0026]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硅胶垫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药囊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加热袋内部结构示意图。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包括:硅胶垫1;
[0027]药囊2,所述药囊2设置于所述硅胶垫1的顶部,所述硅胶垫1的顶部和所述药囊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13;
[0028]加热袋4,所述加热袋4设置于所述药囊2的顶部,所述加热袋4的底部和所述药囊2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粘连层3。
[0029]所述硅胶垫1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无纺布11,所述无纺布1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绑带12。
[0030]所述药囊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条21,所述药囊2的内侧面设置有药包22。
[0031]所述加热袋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条41,所述加热袋4的内侧面设置有加热包42。
[0032]第一密封条21和第二密封条41在使用的时候,能够进行反复的密封。
[0033]所述魔术贴13设置有八个,所述粘连层3设置有八个。
[0034]该装置可以使用户可以在外界没有加热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持续保温。
[0035]加热包42通过无纺布药包中的碳粉、NaC1固体、Fe203固体以及含镁铝的盐、蛭石粉、水等聚合物利用铁氧化反应放热来作为发热源。通过利用水,食盐和活性炭形成原电池加快氧化反应速度,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具体来说通过铁的缓慢氧化放热,再利用原电池原理加速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最后在使用蛭石来保持温度以达到发热保温的效果。
[003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7]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将傣医包药炒热后的药物置于药包22中,然后放入到药囊2中,再用可重复撕开的第一密封条21密封,通过魔术贴13固定于硅胶垫1的顶部;然后将加热包42放进加热袋4的内部,加热袋4用第二密封条41密封再通过粘连层3固定于药囊2的顶部,最后将药囊2的位置紧贴皮肤,然后使用绑带12固定到患者的手臂上固定即可。
[003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9]通过硅胶垫1、无纺布11、绑带12、魔术贴13、药囊2、粘连层3、和加热袋4等结构相互进行配合,在使用的时药囊2与加热袋4可拆卸替换避免消毒不彻底的问题,加热袋4全程自发热,可避免传统方法散热快,冷却快的问题,可持续时间长,保温效果较好;该装置不受地点及环境限制,方便携带。
[0040]第二实施例
[0041]请结合参阅图5,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0042]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所述无纺布1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松紧带5,所述松紧带5的外侧面套设有滑套51。
[0043]所述滑套5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海绵垫52。
[0044]通过海绵垫52的阻隔在使用的时候,能够避免松紧带5对患者手臂的勒紧,造成对患者皮肤的损伤。
[004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46]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直接将松紧带5套在使用者的手臂上,然后使海绵垫52将手臂和滑套51进行阻隔,在使用的时候,方便使用者对硅胶垫1和无纺布进行进行安装到使用的手臂上,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
[004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8]通过松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胶垫;药囊,所述药囊设置于所述硅胶垫的顶部,所述硅胶垫的顶部和所述药囊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加热袋,所述加热袋设置于所述药囊的顶部,所述加热袋的底部和所述药囊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粘连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垫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绑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发热傣医包药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囊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条,所述药囊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琼超李翔白元美胡旭李知栋郑丽捷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