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坝堆筑连续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263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散料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坝堆筑连续输送系统,包括移动带式输送机、自升式输送机和移动布料输送机,移动带式输送机包括带式输送机一、头部漏斗和尾部导料槽,其底部设有移动滚轮和滑靴,滑靴后端通过软链条连接有锚固钉;自升式输送机包括带式输送机二和自升降支撑装置,其底部设有行走机构一;移动布料输送机包括带式输送机三,其头部桁架和尾部桁架顶部与中间桁架顶部之间分别通过牵拉油缸一和牵拉油缸二连接,头、尾部桁架可调节俯仰角度,尾部下方连接有行走机构二,头部下方连接有行走机构三,系统整体可随大坝堆筑工作面的垫高而升高,实现物料连续输送,改变传统汽车运输方式,节省修路成本,提高输送布料效率。输送布料效率。输送布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坝堆筑连续输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散料输送
,具体涉及一种大坝堆筑连续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大坝是指人堆砌修筑的用来拦截和调控河流水洗的大型水利工程,大坝堆筑需要大量的石块土方、水泥砂浆等散状物料输送,目前多数大坝施工现场还都是采用传统的汽车运输,由于汽车运输对路面要求较高,路面坡度一般不能超过6
°
,物料从山顶运输到谷底,需要修建大量的盘山公路,运输风险大、成本高;而且汽车运输会产生大量的汽车尾气和路面扬尘,不可避免地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另外汽车运输的物料输送效率由路途距离、车辆数量、往复频次等因素决定,无法实现物料的连续输送和均匀布料,大坝堆筑效率低、工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坝堆筑连续输送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大坝浇筑从山顶至谷底的物料运输问题,适应水库大坝浇筑、均质大坝碾压等工程现场的复杂地形。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大坝堆筑连续输送系统,包括移动带式输送机、自升式输送机和移动布料输送机,按照物料的输送方向,从堆筑大坝的山体到谷底从后到前依次首尾搭接布置有多台移动带式输送机,最前一台移动带式输送机的头部下方搭接有自升式输送机,自升式输送机前方搭接有移动布料输送机。
[0006]所述移动带式输送机包括带式输送机一,带式输送机一头部设置有头部漏斗,带式输送机一尾部设置有尾部导料槽,头部漏斗内设置有用于调节落料位置和落料流量的调节挡板,带式输送机一下方设置有V型支架,V型支架底部设置有移动滚轮,带式输送机一尾部下方可转动铰连接有滑靴,滑靴后端通过软链条连接有锚固钉,锚固钉下部钉入山体。
[0007]所述自升式输送机包括带式输送机二,带式输送机二下方设置有底部支座,底部支座下方设置有自升降支撑装置;自升降支撑装置包括有支撑框架和支撑立柱,支撑框架顶部设置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底部设置有吊装部件,吊装部件包括有悬挂横梁,悬挂横梁上设置有悬挂架,悬挂架上设置有吊链和吊钩,支撑框架下部设置有动力支撑部件,动力支撑部件是以液压杆为主体的支撑部件,支撑立柱的上部通过动力支撑部件与支撑框架连接,支撑立柱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一,谷底设置有转载工作面,行走机构一置于谷底转载工作面上;
[0008]所述移动布料输送机包括带式输送机三,带式输送机的头部桁架、尾部桁架与中间桁架之间均为可拆卸分体连接,头部桁架和尾部桁架底部各自通过铰接座与中间桁架底部可转动铰连接,头部桁架和尾部桁架顶部与中间桁架顶部之间分别通过牵拉油缸一和牵拉油缸二相连接,尾部桁架下方通过转盘连接架连接有行走机构二,尾部桁架可以在行走
机构二上做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进行扇形布料,中间桁架前部下方通过三角支撑架可转动连接有行走机构三,中间桁架前部可以在行走机构三上做竖直方向上的转动,大坝上方设置有堆筑工作面,行走机构三置于大坝堆筑工作面上,随着大坝堆筑工作面高度的逐渐垫高,中间桁架前部高度也随之逐层升高。
[0009]进一步地,所述山体上还设置有阻止移动滚轮向谷底下滑的刹车垫块,所述软链条与滑靴之间还设置有花篮螺栓。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头部漏斗上方罩设有防止落料扬尘的头部护罩,尾部导料槽的落料口左右两侧设置有防溢裙板,前后两侧设置有防尘皮帘。
[0011]进一步地,所述带式输送机一的尾部导料槽底部还设置有振动筛,倾斜式振动可以保证落料的可靠下滑和均匀落料。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头部漏斗与尾部导料槽之间还设置有管状的胶皮溜槽,延长头部漏斗落料口长度,缩小上游头部漏斗与下游导料槽之间的落料高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立柱由多个立柱模块组装而成,立柱模块包括圆柱形的立柱筒壁,立柱筒壁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支座和加强筋板,立柱筒壁底部连接有连接插筒,两个立柱模块之间通过连接插筒可拆卸插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带式输送机三的中间桁架前端下部还设置有储带装置,带式输送机三头部桁架和/或尾部桁架发生俯仰角度变化时,输送带的长度也需要相应地发生伸缩变化。
[0015]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三均为双履带行走机构,行走机构二为单履带行走机构,单履带行走机构和双履带行走机构均为本领域现有技术,具体结构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0016]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能够使其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手段,另外,本专利技术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如带式输送机、自升式输送机、单履带行走机构和双履带行走机构等,均采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坝堆筑连续输送系统,实现了大坝堆筑工程施工中物料从山体到谷底的连续输送,彻底改变传统大坝堆筑主要使用汽车运输的物料输送方式,避免修建盘山公路的人力、物力投入和时间、资金成本,避免汽车运输风险,避免汽车尾气污染,降低粉尘环境污染,同时可实现输送系统基面高度的快捷升降调整跟随,以及落料的连续、均匀布料,提高物料输送、转载和布料效率,有效保证大坝堆筑工期。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中大坝堆筑连续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大坝堆筑连续输送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1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1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
[0025]实施例
[0026]如图1

2所示,一种大坝堆筑连续输送系统,包括移动带式输送机1、自升式输送机2和移动布料输送机3,按照物料的输送方向,从堆筑大坝的山体4到谷底5从后到前依次首尾搭接布置有多台移动带式输送机,最前一台移动带式输送机的头部下方搭接有自升式输送机,自升式输送机前方搭接有移动布料输送机。
[0027]如图3所示,所述移动带式输送机包括带式输送机一101,带式输送机一头部设置有头部漏斗102,头部漏斗上方罩设有防止落料扬尘的头部护罩103,头部漏斗与尾部导料槽之间还设置有管状的胶皮溜槽104,延长头部漏斗落料口长度,缩小上游头部漏斗与下游导料槽之间的落料高度,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落料扬尘污染,尾部导料槽的落料口左右两侧设置有防溢裙板,前后两侧设置有防尘皮帘,减少落料迸溅和粉尘外溢,降低落料扬尘污染;带式输送机一尾部设置有尾部导料槽105,带式输送机一的尾部导料槽底部还设置有振动筛,倾斜式振动可以保证落料的可靠下滑和均匀落料,避免导料槽出物料堆积;头部漏斗内设置有用于调节落料位置和落料流量的调节挡板,带式输送机一下方设置有V型支架,V型支架底部设置有移动滚轮106,带式输送机一尾部下方可转动铰连接有滑靴107,滑靴后端通过软链条108连接有锚固钉1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坝堆筑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带式输送机、自升式输送机和移动布料输送机,按照物料的输送方向,从堆筑大坝的山体到谷底从后到前依次首尾搭接布置有多台移动带式输送机,最前一台移动带式输送机的头部下方搭接有自升式输送机,自升式输送机前方搭接有移动布料输送机;所述移动带式输送机包括带式输送机一,带式输送机一头部设置有头部漏斗,带式输送机一尾部设置有尾部导料槽,头部漏斗内设置有用于调节落料位置和落料流量的调节挡板,带式输送机一下方设置有V型支架,V型支架底部设置有移动滚轮,带式输送机一尾部下方可转动铰连接有滑靴,滑靴后端通过软链条连接有锚固钉,锚固钉下部钉入山体;所述自升式输送机包括带式输送机二,带式输送机二下方设置有底部支座,底部支座下方设置有自升降支撑装置;自升降支撑装置包括有支撑框架和支撑立柱,支撑框架顶部设置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底部设置有吊装部件,吊装部件包括有悬挂横梁,悬挂横梁上设置有悬挂架,悬挂架上设置有吊链和吊钩,支撑框架下部设置有动力支撑部件,动力支撑部件是以液压杆为主体的支撑部件,支撑立柱的上部通过动力支撑部件与支撑框架连接,支撑立柱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一,行走机构一置于谷底转载工作面上;所述移动布料输送机包括带式输送机三,带式输送机的头部桁架、尾部桁架与中间桁架之间均为可拆卸分体连接,头部桁架和尾部桁架底部各自通过铰接座与中间桁架底部可转动铰连接,头部桁架和尾部桁架顶部与中间桁架顶部之间分别通过牵拉油缸一和牵拉油缸二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杰张东方姚延娜李建光高明王强贾文静邢瑞彬吴宏伟郭乾龙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科瑞森重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